- 年份
- 2023(2696)
- 2022(2412)
- 2021(2386)
- 2020(2120)
- 2019(4884)
- 2018(4802)
- 2017(9810)
- 2016(5800)
- 2015(6874)
- 2014(6861)
- 2013(7010)
- 2012(6663)
- 2011(5822)
- 2010(6159)
- 2009(6002)
- 2008(6567)
- 2007(6333)
- 2006(5911)
- 2005(5722)
- 2004(5265)
- 学科
- 业(26024)
- 企(25002)
- 企业(25002)
- 管理(24994)
- 济(21486)
- 经济(21433)
- 财(15606)
- 务(12902)
- 财务(12882)
- 财务管理(12853)
- 企业财务(12472)
- 方法(9516)
- 制(8246)
- 数学(7316)
- 数学方法(7171)
- 体(5936)
- 中国(5881)
- 学(5780)
- 业经(5353)
- 农(5310)
- 公司(5229)
- 体制(5204)
- 理论(4966)
- 银(4891)
- 银行(4886)
- 行(4436)
- 融(4212)
- 金融(4211)
- 策(4115)
- 税(3848)
- 机构
- 大学(91635)
- 学院(89981)
- 济(33385)
- 经济(32584)
- 管理(31459)
- 研究(28596)
- 中国(25646)
- 理学(25472)
- 理学院(25184)
- 管理学(24776)
- 管理学院(24608)
- 财(23737)
- 京(19427)
- 财经(17348)
- 科学(16952)
- 所(16031)
- 经(15448)
- 江(15127)
- 研究所(13492)
- 中心(13137)
- 北京(13066)
- 农(12780)
- 财经大学(12667)
- 州(12595)
- 范(12224)
- 师范(12112)
- 业大(10176)
- 省(10045)
- 系(9905)
- 商学(9845)
- 基金
- 项目(44766)
- 科学(35057)
- 研究(33388)
- 基金(32796)
- 家(27596)
- 国家(27326)
- 科学基金(23588)
- 社会(19999)
- 社会科(18871)
- 社会科学(18865)
- 省(17120)
- 基金项目(17012)
- 教育(16087)
- 自然(15820)
- 自然科(15419)
- 自然科学(15418)
- 自然科学基金(15155)
- 划(14720)
- 资助(14189)
- 成果(13895)
- 编号(13613)
- 部(10402)
- 重点(10283)
- 性(10280)
- 课题(9854)
- 教育部(9212)
- 项目编号(9146)
- 人文(8779)
- 大学(8771)
- 科研(8766)
共检索到15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本文对资不抵债但仍持续经营的子公司的报表合并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指出了处理子公司超额亏损时存在的误区 ,然后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并提出以准重组方式变通处理资不抵债子公司特有的不对应关系 ,最后以一个案例说明资不抵债子公司的报表合并方法。
关键词:
资不抵债 子公司 报表合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永义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同时要求以"实质重于形式"的控制权界定为基础来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及合并范围。当子公司已资不抵债时,实务中对个别报表层面如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以及合并报表层面如何处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均存在诸多疑问。本文拟对资不抵债子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探析,以期引起关注和思考。一、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相关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相关后续规定,当子公司发生了持续的、大幅度的亏损时,应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维宾 葛希群
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常会遇到子公司净资产减记至零以后继续亏损即超额亏损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和介绍实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需要解决的实务问题:少数股东承担超额亏损与否对合并报表的不同影响;处置超额亏损子公司的当期合并报表处理;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以前未确认超额亏损的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国永 院蕾
在一些集团公司中普遍存在多个子公司之间的间接交叉持股现象,而现行准则及指南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子公司之间间接交叉持股形成的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的计量差异,在对该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补充调整抵销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合并会计问题并进行了验证,从而为相关准则的完善及实务中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桂荣 宋茹
某银行准备对某集团下属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由于集团对银行存在保护性条款,无论融资方案如何设计,集团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必须严格遵循"一体化原则"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即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将整个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报告主体)。该业务本质上属于外部债务融资,应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负债,不能确认为权益工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正辉
对于企业因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而丧失对其控制权,现行规范通常是先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进行股权处置的处理,然后再在合并报表中进行调整。本文视原子公司部分股权在个别报表中未处置,直接将原子公司纳入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进行处置的会计处理,旨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解析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的处理。
关键词:
丧失控制权 处置部分股权 合并报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柳睿
在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最为复杂的莫过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的编制。而调整抵销分录中最重要且最难理解的便是对子公司利润调整事项的处理,这是因为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合营、联营企业采用部分权益法核算,而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按照完全权益法调整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净利润。本文拟从集团整体和个别财务报表角度的差别来理解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建华 赵淑慧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就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资而稀释母公司拥有的股权比例的会计处理之后,认为其未就合并财务会计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不便于实际操作,为此笔者调研了上市公司并通过案例对会计准则和解释公告进行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嘉源 丁静
当集团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仅集团公司期初和报告期的合并范围不同,而且报告期内集团公司合并报表对被处置子公司各报表的纳入范围要求亦不一致,导致纳入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直接使用的被处置子公司各单体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不一致,进而导致直接按照会计准则要求简单合并起来的合并报表间勾稽关系亦不成立。目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问题未提出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案例直观说明此问题,并结合成因分析选取两种方案进行会计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志凤 韩丽丽
本文就投资持股比例变动是否属于权益性交易分别论述了其会计处理原理及方法,如: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出售部分投资不丧失控制权、因子公司其他投资者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因母公司对子公司增资导致子公司其他投资者股权稀释等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均属于权益性交易,其会计处理原理是不能影响损益和商誉;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司因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等业务均与权益性交易无关。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 持股比例变动 权益性交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祝利芳
当母公司存在境外经营子公司时,同一笔涉及外币项目的业务发生会在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与境外经营子公司经折算后的个别财务报表中产生不同的列示结果。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母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本文运用"连环替代法"、"定性分析法"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可比的差异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涛 千峰
完善会计体系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将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论入手,结合今年最新会计准则,论述了控股合并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几种特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希望能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尽稀微绵力。
关键词:
合并会计报表 控股合并 特殊合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司胜华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合并逐渐加剧,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数目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合并形式问题,合并方法及理论依据问题,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观念问题,抵销项目问题及会计政策问题等,提高合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晓安 王国兴
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购买、处置子公司等行为而引起的股权结构变动屡见不鲜,由此导致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合并范围的频繁变动。而合并范围的改变,使各期连续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主体范围不相同,从而导致各期合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间的不可比和不连续,使得本来就存在失真成分的个别会计报表信息在合并后产生再次失真。目前对于合并范围确定的相关规范都属于原则性的,弹性很大,很容易被操纵。本文抽取部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合并范围变动的手段和影响,并提出规范合并范围变动操作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