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9)
2023(8972)
2022(7459)
2021(6772)
2020(5574)
2019(12458)
2018(11953)
2017(21160)
2016(11232)
2015(12400)
2014(12288)
2013(12042)
2012(11157)
2011(10394)
2010(10254)
2009(9775)
2008(9649)
2007(8499)
2006(7531)
2005(6744)
作者
(35175)
(29665)
(29659)
(27684)
(18592)
(14316)
(13232)
(11550)
(11250)
(10342)
(10135)
(9664)
(9599)
(9216)
(9096)
(9032)
(8990)
(8715)
(8670)
(8382)
(7483)
(7214)
(7157)
(6856)
(6747)
(6502)
(6422)
(6319)
(5884)
(5824)
学科
(50147)
经济(50056)
管理(32537)
(31396)
(23595)
企业(23595)
方法(21174)
(20599)
贸易(20589)
(19953)
(18653)
数学(17989)
数学方法(17860)
(13487)
中国(13429)
业经(13165)
农业(12660)
(10728)
(10245)
地方(9760)
(8327)
关系(8105)
(7973)
银行(7940)
(7933)
金融(7932)
(7614)
收入(7179)
(7120)
环境(6992)
机构
大学(178176)
学院(176428)
(77294)
经济(76033)
管理(63724)
研究(60164)
理学(55606)
理学院(54969)
管理学(54131)
管理学院(53814)
中国(43742)
科学(36545)
(35543)
(34714)
(34446)
(30448)
业大(28503)
财经(28031)
研究所(27847)
农业(27077)
中心(26279)
(25441)
(25258)
经济学(24958)
(23260)
师范(22962)
经济学院(22705)
北京(21753)
(21233)
财经大学(20614)
基金
项目(119001)
科学(93006)
基金(88286)
研究(83412)
(78912)
国家(78203)
科学基金(65529)
社会(56765)
社会科(53789)
社会科学(53777)
基金项目(46739)
(45008)
自然(41422)
自然科(40472)
自然科学(40458)
自然科学基金(39766)
(38299)
教育(37169)
资助(34308)
编号(31841)
重点(26905)
(26543)
成果(25332)
(25324)
(24703)
国家社会(24672)
创新(23111)
科研(23107)
教育部(22798)
人文(22188)
期刊
(85086)
经济(85086)
研究(51313)
学报(34014)
(33089)
中国(30829)
科学(28740)
大学(25674)
(25478)
学学(24637)
农业(22149)
管理(20937)
业经(15467)
(15008)
财经(14947)
经济研究(14872)
(14643)
金融(14643)
教育(13850)
问题(13029)
国际(12965)
(12850)
(10618)
技术(10488)
(10353)
商业(10175)
世界(8889)
业大(8751)
科技(7678)
技术经济(7638)
共检索到25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彦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的影响作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更大,贸易开放度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0.9878元;城镇居民消费对贸易开放度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而不同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对贸易开放度的敏感度没有很大差异。因此,政府在制定扩大内需及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时,要注意城乡消费差异、不同省份消费差异,分别对待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东  
基于30个省区2005到2016年对外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公路里程差异也有加深作用。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根据本文的分析,对外贸易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没有直接作用。因此,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应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同时加大财政扶持乡村建设的力度,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梅兰兰  
本文借助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模型深入刻画了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消费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差异化结果。研究发现:一方面,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其对高收入区域的城乡居民消费均衡正向影响显著,但不利于低收入区域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减;另一方面,商贸流通效率对本地消费的净流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收入区域会随着流通效率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而低收入区域则会加剧本地消费的流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若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流通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而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等方面。加之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日益增加,消费结构得到升级发展,这种情况下,农村消费也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入手,进而提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德红  周志宏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的基础消费支出较之城镇要低很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有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大多数均用于消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一种膨胀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伟群  程世勇  
本文指出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快速拉动内需,必须积极探索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增加土地要素资产性收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显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村镇居民的收入逐渐提高,其消费能力也大大增强。村镇是发展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阵地,面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扩大国内需求,挖掘村镇居民的消费潜力,提高村镇居民的消费质量。村镇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和村镇居民消费升级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为达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探究提升村镇居民消费经济确有必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尹虹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愿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城市化演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并引导农民增加对工业品的消费,以及消除相关制度障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延召  
本文以1978-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宏观数据,结合收入与支出数据综合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动以及与时代结合的特征。借助"调整离差率"方法来预测不确定性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建立消费函数扩展模型,通过真实案例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所受到的来自于收入、支出两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对两者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展开对比,总结其异同。研究得出两类因素中,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所受到的来自支出所占据的实际比重相对是比较大的;而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受到来自于收入的影响因素是最大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万建军  
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消费扩大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发挥了“数字效应”和“普惠效应”的双重作用。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明显高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领域的“普惠效应”有待提升。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金融观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思进   陶士贵  
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以及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2014—2021年省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规模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促进作用有限。此外,家庭抚养负担越重,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促进作用越显著,对于农村居民则难以改变其消费结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华  雷鸣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灵芝  王雅鹏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利用截面数据、运用CS模型研究收入分配因素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城乡对比。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农村居民消费受收入等级的影响不如城市居民,即城市的收入分配效应普遍大于农村地区,说明收入两极化对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强。通过收入分配调节促进消费增长要结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农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事实,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不仅是在农村或城镇内部进行收入分配再调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翰  郑江淮  
近年来,中国城乡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传统金融重效率轻公平的特点更加剧了城乡消费不平衡的问题。作为新一代金融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呢?选取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为了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发挥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使用门限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