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6)
- 2023(3990)
- 2022(3241)
- 2021(3003)
- 2020(2338)
- 2019(5424)
- 2018(5004)
- 2017(8670)
- 2016(4770)
- 2015(4997)
- 2014(5038)
- 2013(5331)
- 2012(5121)
- 2011(4793)
- 2010(4960)
- 2009(4791)
- 2008(4694)
- 2007(4594)
- 2006(4330)
- 2005(3852)
- 学科
- 济(23658)
- 经济(23540)
- 农(15904)
- 业(15022)
- 农业(11937)
- 管理(11236)
- 地方(8483)
- 企(8116)
- 企业(8116)
- 中国(7743)
- 业经(7735)
- 制(6937)
- 收入(6844)
- 财(6651)
- 方法(6142)
- 农业经济(5051)
- 学(4943)
- 发(4926)
- 数学(4818)
- 度(4810)
- 制度(4804)
- 数学方法(4725)
- 分配(4648)
- 发展(4261)
- 展(4241)
- 地方经济(4005)
- 教育(3971)
- 理论(3856)
- 服务(3649)
- 工作(3560)
- 机构
- 大学(77843)
- 学院(77463)
- 济(29723)
- 经济(28781)
- 研究(27850)
- 管理(25386)
- 理学(20985)
- 理学院(20619)
- 中国(20450)
- 管理学(20157)
- 管理学院(19995)
- 科学(16605)
- 京(16556)
- 财(15567)
- 范(14253)
- 师范(14196)
- 所(14176)
- 中心(13299)
- 农(13243)
- 江(13063)
- 研究所(12666)
- 财经(11737)
- 师范大学(11376)
- 州(11120)
- 北京(10438)
- 经(10422)
- 省(10161)
- 业大(9808)
- 经济学(9769)
- 农业(9580)
- 基金
- 项目(47711)
- 研究(38435)
- 科学(37218)
- 基金(33613)
- 家(28804)
- 国家(28457)
- 社会(25450)
- 社会科(23623)
- 社会科学(23612)
- 科学基金(23521)
- 省(18487)
- 基金项目(17558)
- 教育(17428)
- 编号(16299)
- 划(15522)
- 成果(15044)
- 资助(12544)
- 自然(12386)
- 课题(12059)
- 自然科(12039)
- 自然科学(12035)
- 自然科学基金(11813)
- 发(11325)
- 重点(10924)
- 国家社会(10674)
- 部(10551)
- 性(10309)
- 年(10149)
- 制(9697)
- 发展(9387)
共检索到12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吉峰
农民分化是我国当前制定城乡医疗衔接政策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而贫困地区农民分化更为复杂。本文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在城乡医疗统筹中的衔接难点,然后对不同层次农民的衔接难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在城乡医疗衔接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农民应当实行分层衔接。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民分层 医疗保障 分层衔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川 游岚 张维斌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在政策设计和管理制度上实现新农合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推动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联动,才能够使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
乡镇公共卫生体系 财政支出 乡镇卫生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大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危机,目前,虽在进行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在内的制度建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结论:今后应考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做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以及各项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影响城市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的原因。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均不及非贫困人口,目前的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都无法有效满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结论:这是由资金安排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相应地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宇 施若
医疗保障水平是指政府或社会承担个人医疗支出的人均水平。该文通过在对我国农村GDP估算的基础上,测算了滇、黔、陕、甘、青等五个西部贫困省份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2012年这五省份农村人口平均的医疗保障水平为占当地GDP的2.86%-4.62%,其中新农合的医疗保障水平为占当地GDP的2.68%-3.97%,均高于该指标全国平均1.31%和1.25%的水平。西部贫困省份较高的医疗保障支出水平源于中央财政的巨额补助。在总体上,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体制呈现为筹资渠道单一、保障水平不统一、资金管理和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民医保金融服务体系是未来西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波 聂凤英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卫
卫生人力是卫生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卫生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卫生资源的消耗中,卫生人力资源占了很大比例。要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益,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重要的环节就是利用好卫生人力资源。在农村贫困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与全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平均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彦生 王虎峰
目的:解决跨区域政策性人口迁移带来的医疗保障权益损失、保障待遇衔接不顺及基金区域平衡等问题。方法:根据"以支定收"原则进行测算,确定雄安新区职工医保筹资与待遇机制。结果:未来10年,雄安新区医保在"6+2"筹资标准模式下,医疗费用按照北京现行职工标准待遇支出能够可持续运行。结论:跨区域迁移人口可通过"以支定收"测算原则,充分考虑人口结构构成、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保障功能定位等因素,尊重迁入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做好保障待遇衔接。
关键词:
跨区域 职工医保 筹资与待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新亮 申宇鹏 熊先军
切实防控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工作。本文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建立三重差分计量模型,系统评估医疗保险对慢性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风险,这种影响在较低收入组更加明显;产生这一影响的机制主要在于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消费自付金额,但并未显著影响其收入水平;医疗保险提高慢性病患者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风险的效应是长期的,总体上呈"N"型变化,此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医保项目在保障程度上存在差异,对慢性病患者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风险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翔
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是新医改工作的一项重点和明确任务,也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经验,分析当前城乡统筹探索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对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城乡统筹 建议和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佐君
2009年以来,我国统筹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惠及全民、世界最大的基本医保安全网,构建了全民医保体系的基本框架。但目前医疗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工作,应当成为下一步推进医改的重要着力方向。一、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势在必行城乡医保体系由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组成。由于各项制度建立时间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设、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瑞均 马新力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格局,通过对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与完善,实行"统一制度"和"省级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由职工向居民、由城镇向农村延伸。同时,减少待遇层次,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待遇差别,将医疗保险这一公共产品的公平性、可及性与公众的自主选择性、灵活性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有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城乡一体推进、一体管理的更高层面上加速发展。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城乡统筹 制度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振刚 黄琳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不科学的公共财政体制、缺乏充足的财力保障以及城乡地域差异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力度、经费投入、卫生资源配置、服务可及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文章探讨了医疗保障均等化动态发展路径,这种动态性体现在公共服务资源与能力的更新方面——借助于组织惯例和学习行为将上一轮均等化推进所积累的技术经验投入到新的资源与能力的开发中以持续推进均等化,为实时准确地把握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提供了动态决策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章程 董才生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演化过程。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国家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演化的主导力量,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新时代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构的导向,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制度演化 城乡医疗保障 全面医疗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