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5)
- 2023(9296)
- 2022(7692)
- 2021(7397)
- 2020(6118)
- 2019(14185)
- 2018(13670)
- 2017(26377)
- 2016(13939)
- 2015(16062)
- 2014(15581)
- 2013(15867)
- 2012(14887)
- 2011(13605)
- 2010(13546)
- 2009(12955)
- 2008(11986)
- 2007(10399)
- 2006(9466)
- 2005(8823)
- 学科
- 济(61034)
- 经济(60979)
- 管理(34245)
- 业(34226)
- 融(26939)
- 金融(26936)
- 企(26736)
- 企业(26736)
- 中国(26128)
- 方法(25168)
- 银(24516)
- 银行(24506)
- 行(23841)
- 数学(22668)
- 数学方法(22545)
- 农(16590)
- 财(15598)
- 贸(15289)
- 贸易(15271)
- 易(14982)
- 制(14912)
- 地方(13985)
- 业经(12964)
- 中国金融(11366)
- 农业(11314)
- 学(11149)
- 体(9696)
- 务(9636)
- 财务(9612)
- 财务管理(9598)
- 机构
- 大学(199099)
- 学院(195785)
- 济(92551)
- 经济(90889)
- 研究(72897)
- 管理(68421)
- 中国(66301)
- 理学(57381)
- 理学院(56697)
- 管理学(55965)
- 管理学院(55602)
- 财(44070)
- 京(42763)
- 科学(39987)
- 所(36159)
- 中心(35081)
- 财经(35055)
- 研究所(32609)
- 经(32041)
- 经济学(31774)
- 农(28831)
- 经济学院(28672)
- 北京(27918)
- 江(27856)
- 财经大学(26349)
- 范(26025)
- 师范(25841)
- 院(25653)
- 融(25601)
- 金融(25208)
- 基金
- 项目(124002)
- 科学(97879)
- 研究(93464)
- 基金(92372)
- 家(79710)
- 国家(79089)
- 科学基金(67249)
- 社会(62058)
- 社会科(59071)
- 社会科学(59060)
- 基金项目(47746)
- 省(44697)
- 教育(41908)
- 自然(40368)
- 自然科(39418)
- 自然科学(39405)
- 资助(38954)
- 自然科学基金(38749)
- 划(38392)
- 编号(36054)
- 成果(30792)
- 部(29254)
- 重点(28316)
- 发(27647)
- 国家社会(27173)
- 中国(26562)
- 教育部(25727)
- 创(25623)
- 课题(25559)
- 性(24989)
共检索到31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讨论货币锚,必须明确货币锚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来的,货币锚进入与退出的基本条件。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考察货币锚时,要把货币购买力、货币保障力和货币的偿债能力区别开来。把GDP作为人民币的偿债能力是不妥当的,把GDP作为人民币的锚定物是不妥当的;把土地作为人民币锚定物也是不妥当的。我国人民币的锚定物曾经是黄金、美元、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但现阶段,应坚持汇率为人民币的锚定物。因此,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本质和规律的重要论述;要确认当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在起着变化;要确立货币的锚定物不能只着眼于国内,而要着眼于国际;要发挥人民币锚定物的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平祥 李颖
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货币国际流动循环的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然能继续充当国际货币,其必要条件是美元国际循环始终保持有效运行。国际货币载体以商品、技术和金融资产等形式表现出多种循环模式,如当前美元的金融产品主导型。美元国际循环在金融化转型之后,载体已由商品和服务演变为金融产品,回流渠道已由实体部门转为虚拟经济部门,其是否能顺畅取决于货币国际循环中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关系。国债市场在货币国际循环中起到锚定作用,形成锚定效应促进货币循环。一方面,国债直接作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能通过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成为其他金融产品的"锚",所以国债市场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关键。同时,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稳定性引导作用,促进国际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锚定效应及其国际货币循环载体的创造功能,从规模、流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等维度促进人民币国债市场发展。
关键词:
国债市场 货币国际循环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本文将前瞻性泰勒规则推广至随机状态,构建了两种目标锚定情景下的前瞻性决策规则,其能显性刻画未来多期前瞻信息的预期变动对当前名义利率调整的具体影响。对我国短期名义利率的拟合表明,货币当局对通胀和产出分别有长期锚定目标和短期锚定目标,且分别盯住通胀的长期趋势和产出的短时变动。当前名义利率调整前瞻性地虑及了未来通胀预期和经济不确定预期的影响:当未来预期通胀上升(下降)时,货币当局倾向于调低(提高)当前名义利率,当前扩张(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是未来高通胀(低通胀)的原因,且倾向于放大后者的波动性;当未来经济的不确定预期下降(上升)时,货币当局倾向于调低(调高)当前名义利率,未来较低(较高)的经济不确定预期为当前货币扩张(紧缩)提供了缓冲空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妍 冯芸
对经典货币规则进行了理论拓展推演,分析了商品期货价格信息的引入对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6年至201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与商品期货价格数据,采用小波变换与时差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商品期货价格可以作为货币政策锚定变量,且能缩短货币政策时滞。
关键词:
商品期货 货币政策 锚定变量 通货膨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剑 柳开
人民币在中亚区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化基础,人民币成为中亚区域的货币锚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对2005年9月至2017年5月中亚区域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拆分成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和2010年8月至2017年5月两个时间段再次借用于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仍然是中亚地区普遍钉住的货币锚,卢布在中亚部分地区有影响力但影响力有所下降。人民币已经成为中亚区域最发达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的货币锚,但还没有成为中亚国家普遍的货币锚。
关键词:
人民币 货币锚 中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小好 蔡幸 王海全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以2005年7月26日~2017年7月31日为样本区间,运用改进的FrankelWei模型分段考察人民币国际化启动前后人民币在东盟主要经济体货币锚地位的变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动以来,对东盟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影响力显著上升,而美元的货币影响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人民币在东盟主要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比重仍然远低于美元,并未成为主要的驻锚货币。因此,本文建议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升级、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加强国内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锚货币地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翁洪服
本文针对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后出现的结算货币与计价货币分离、人民币计价职能难以发挥等问题,从驻锚货币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成为货币锚是货币广泛发挥国际计价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关键基础,也是一国货币国际化成败的最终标志。为此,本文构建了货币替代模型,研究人民币形成货币锚的初始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发展路径。
关键词:
驻锚货币 区域性货币锚 发展路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志昂 卢一思
本文基于费雪方程式,建立冲销能力与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越大,冲销能力越强。在东亚区域中,中国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冲销能力强于东亚小国,这种冲销能力的不同能够保证人民币升值带动东亚货币集体升值。结合人民币货币锚理论,人民币可以成为区域货币的"隐性锚"。
关键词:
冲销能力 经济规模 人民币升值 货币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陈丽雪
"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已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1)之间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优先选择。运用货币锚效应模型和VAR-GARCH-BEKK模型,使用2005年7月21日至2017年6月9日之间的人民币汇率日数据分四个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在港澳台"锚货币"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和人民币与港澳台货币汇率的联动性及持续性。货币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已成为港澳台货币汇率波动中重要的"隐性锚";VAR-GARCH-BEKK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元仍然是影响港澳台汇率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周边化的经济基础受到人民币汇改以及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强弱关系的影响。现阶段应将推进两岸四地人民币周边化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本地战略加以实施,可考虑先行启动港澳地区的货币单一化进程,并等待台湾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后择机逐渐将台湾纳入到"人民币区"范围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陈丽雪
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已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1)之间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优先选择。运用货币锚效应模型和VAR-GARCH-BEKK模型,使用2005年7月21日至2017年6月9日之间的人民币汇率日数据分四个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在港澳台"锚货币"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和人民币与港澳台货币汇率的联动性及持续性。货币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已成为港澳台货币汇率波动中重要的"隐性锚";VAR-GARCH-BEKK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元仍然是影响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海 李亚波
本文基于2001Q1—2015Q1的季度数据,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占比法和FH条件,计算了中国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再运用经典的"货币锚"模型在面板数据基础上,分2001Q1—2009Q4与2010Q1—2015Q1两个阶段,讨论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货币锚"地位的影响。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往来国家的隐性"货币锚",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账户会强化这一关系。其次,在2010Q1—2015Q1期间,人民币汇率对样本国家货币汇率影响呈现出负向关系。再次,在2001Q1—2015Q1期间,中国名义资本账户与实际资本账户一样,均没有显著变化,中国仍然是一个资本账户高度封闭的国家。实际资本账户曾经在2004—2011年期间,有超过名义资本账户的迹象。最后,尽管中国对实际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持稳健态度,但资本账户开放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升人民币隐性"货币锚"地位。
关键词:
资本账户 开放 货币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霞 陈志昂
当前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求新的汇率制度安排。本文运用G-PPP模型,分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论证东亚区域寻求稳定的"货币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比较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美元和日元的购买力平价趋同程度的差异,揭示人民币是否在事实上具有隐形"货币锚"功能。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前东亚各经济体货币呈现低频锚定美元,而危机后呈现锚定人民币的现象。这一实证结果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东亚货币合作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东亚 货币锚 最优货币区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张坦
虽然美元在区域内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人民币在东亚9个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序基本上呈现地位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日元的权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虽然东亚经济体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把人民币作为钉住货币,但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隐性货币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泽 黄荒原 夏江
髓着东亚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日趋完善,东亚区域锚货币的选择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选取了东亚11个经济体2005~2013年的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锚货币地位正快速上升,但美元和欧元仍然是东亚地区的绝对主导锚货币。同时,两国相互贸易和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对锚货币地位具有显著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完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和加快构建高端制造业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锚货币 东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海 李亚波
本文基于2001Q1—2015Q1的季度数据,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占比法和FH条件,计算了中国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再运用经典的"货币锚"模型在面板数据基础上,分2001Q1—2009Q4与2010Q1—2015Q1两个阶段,讨论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货币锚"地位的影响。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往来国家的隐性"货币锚",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账户会强化这一关系。其次,在2010Q1—2015Q1期间,人民币汇率对样本国家货币汇率影响呈现出负向
关键词:
资本账户 开放 货币锚 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