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4)
- 2023(14662)
- 2022(12459)
- 2021(11907)
- 2020(10110)
- 2019(23224)
- 2018(22989)
- 2017(45284)
- 2016(24505)
- 2015(27846)
- 2014(27767)
- 2013(27269)
- 2012(25074)
- 2011(22394)
- 2010(22853)
- 2009(21164)
- 2008(21030)
- 2007(18614)
- 2006(16469)
- 2005(14616)
- 学科
- 济(99882)
- 经济(99769)
- 管理(78907)
- 业(75352)
- 企(63393)
- 企业(63393)
- 方法(48265)
- 数学(42723)
- 数学方法(42026)
- 财(39945)
- 中国(28657)
- 农(27819)
- 制(23052)
- 业经(21751)
- 务(21723)
- 财务(21652)
- 财务管理(21591)
- 企业财务(20469)
- 贸(19761)
- 贸易(19746)
- 易(19301)
- 地方(18371)
- 银(18057)
- 银行(18049)
- 农业(17829)
- 理论(17451)
- 行(17088)
- 策(16755)
- 学(16569)
- 融(15636)
- 机构
- 学院(348694)
- 大学(346613)
- 济(147595)
- 经济(144633)
- 管理(137649)
- 理学(118241)
- 理学院(117114)
- 管理学(114993)
- 管理学院(114341)
- 研究(109132)
- 中国(86897)
- 财(79317)
- 京(71412)
- 科学(62027)
- 财经(59596)
- 经(53958)
- 所(53216)
- 江(52201)
- 中心(50917)
- 农(47280)
- 研究所(47252)
- 经济学(45989)
- 业大(45056)
- 北京(44979)
- 财经大学(44079)
- 范(43747)
- 师范(43393)
- 经济学院(41594)
- 州(41556)
- 院(39299)
- 基金
- 项目(223130)
- 科学(177371)
- 研究(167288)
- 基金(163450)
- 家(139888)
- 国家(138697)
- 科学基金(120888)
- 社会(107168)
- 社会科(101839)
- 社会科学(101814)
- 省(86255)
- 基金项目(85048)
- 教育(79028)
- 自然(76696)
- 自然科(74990)
- 自然科学(74975)
- 自然科学基金(73623)
- 划(72443)
- 编号(68630)
- 资助(68615)
- 成果(56740)
- 部(50918)
- 重点(49800)
- 课题(47294)
- 发(47203)
- 创(46704)
- 教育部(44822)
- 国家社会(44341)
- 人文(43668)
- 创新(43563)
- 期刊
- 济(161157)
- 经济(161157)
- 研究(108075)
- 财(66385)
- 中国(64884)
- 管理(52798)
- 学报(45960)
- 科学(44056)
- 农(41895)
- 教育(37242)
- 融(37236)
- 金融(37236)
- 大学(37016)
- 学学(34834)
- 技术(32475)
- 财经(30867)
- 农业(28268)
- 经济研究(27072)
- 经(26447)
- 业经(26042)
- 问题(21616)
- 贸(18930)
- 统计(18353)
- 技术经济(17703)
- 理论(17191)
- 策(16541)
- 财会(16419)
- 商业(16281)
- 现代(15743)
- 国际(15577)
共检索到52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振 王行鹏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作为国民经济微观参与者的居民,毋庸置疑地已成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重要承担者。本文基于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微观调节功能,分析我国居民将财富运用于消费用途与投资用途进而产生的分配效应,以此实现居民在财产运用方面的福利最大化目标,这种分配效应已对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微观功能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拉姆齐模型 财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胜杰 宋吟秋 张鸿雁
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混合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和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创新点是考虑了更加贴近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混合型货币政策,并在DSGE模型中纳入股票市场,从家庭需求端出发研究了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研究发现,在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改善货币流动性,还能够提升股价和消费水平,实现帕累托改进;混合型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提高总产出、通货膨胀、股价和消费;股市财富效应与持有股票的家庭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股价上升时家庭会增加当期消费以提升家庭存续期间的总效用,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转型,发挥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骆祚炎
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托宾Q效应和现金流效应等机制对实体经济形成影响。其中,财富效应的影响是重要的途径,也是本轮金融危机的重要传播方式。研究财富效应的分析模型较多,但大多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改进。本文通过一个改进的比较分析模型,研究中国居民财富效应的时间特征。总体上看,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微弱,非证券类金融资产要大于证券类资产的财富效应。这与不同种类资产的波动性及资产的结构特征有关系。为发挥各类资产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加强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加强金融产品的开发,对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完备的监管等主张。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财富效应 消费 货币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建宇
本文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财富传导机制,利用SVAR模型揭示货币政策、资产价格和居民消费间的关系。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能显著影响资产价格,但难以继续影响居民消费。方差分解显示,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偏向由不同的资产来传导。协整分析指出,长期中货币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不显著,且经由不同资产传导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总体而言,房地产价格对该机制的传导好于股票价格,M2增长率的传导好于利率,中国的财富传导机制整体较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富传导机制 SVAR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绵陛
本文通过新、旧家庭的世代交替假设,引进股市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建立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研究了中国的股市财富效应和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存在,股市正向冲击对产出、通货膨胀和工资都有正向的短期影响。因此,股市冲击是经济短期波动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存在股市财富效应,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尚未对股市波动采取制度性的响应措施。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提高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响应力度能有效降低产出波动,但却会显著提高物价和利率的波动。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惟煌 钟亚良
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及金融调控对不同区域产生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调控手段、工具运用、信息资源等局限,导致当前区域金融调控效应不明显。要强化区域金融调控体系,突出区域调控效果,关键应从强化分支央行职能、实行差别的金融调控政策、加强沟通与协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差别调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永红 秦燕江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实现的,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实现的。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部分学者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但是,对基于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并不丰富。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上证综指,广义货币、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其它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一个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模型,采取状态空间模型和VAR模型检验中国城镇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稳定性。检验得到三点结论。一是从强弱性来看,各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二是从稳定性来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稳定,证券类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最不稳定。三是由于财富效应的微弱性特征,其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资产价值变化的暂时性特征过于突出,而持久性特征不明显,在弱化财富效应的同时引起财富效应不稳定。为维护财富效应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应该适度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并侧重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加强资产市场的预期管理,加强资本流动管理,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财富效应 稳定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大鹏 陈鑫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财富再分配格局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庭财富水平高低主要由其持有房产数量的多寡来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前我国房产持有差异的"异质家庭"(划分为富裕家庭、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三类)DSGE模型,用以模拟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以同质家庭模型作为参照,探讨不同家庭财富分配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异质家庭"条件下,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大鹏 陈鑫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财富再分配格局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庭财富水平高低主要由其持有房产数量的多寡来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前我国房产持有差异的"异质家庭"(划分为富裕家庭、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三类)DSGE模型,用以模拟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以同质家庭模型作为参照,探讨不同家庭财富分配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异质家庭"条件下,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和总产出的刺激作用被明显削弱,也就是说由房价上涨而导致的家庭财富再分配使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是否应该采取盯住房价的逆向调节货币政策?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在"异质家庭"模型中,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不但加剧房地产市场波动,而且也无益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货币政策本身对改变家庭财富再分配作用有限。提升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需要综合实施包括土地供给、住房保障、税收调节以及市场监管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第二,鉴于我国居民家庭财富分配不均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居民贷款购房和租房的比例都比较高,因而不宜实行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唐文进 刘增印 徐晓伟
通过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将它们纳入DSGE模型,可以讨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在抑制经济过热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技术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时效率更高,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消费需求冲击时更有效果;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拉动经济增长时,就应该分别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预防产出的波动,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冲击;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消费方面的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威 朱太辉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近十年了,但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推动经济复苏。解释好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源上重新审视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外生主导还是内生主导。本文将货币增长率引入传统的泰勒规则方程,构建了一个检验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六部门DSGE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技术估计货币增长率与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外生性进行了检验。估计结果表明,货币增长率与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正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靖
本文创新性将股票价格做为内生变量嵌入DSGE模型,比较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不对股票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对股价做出反应及对股票收益率做出反应)进行模拟对比,科学回答了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长期财富效应及货币政策应如何应对以维持宏观价格稳定和资本市场价格稳定。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财富效应,货币政策应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对股价收益率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最好,我国货币当局今后操作应密切关注股票市场收益率变化,制造宏观市场稳定与金融市场稳定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规则 DS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