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3)
- 2023(5678)
- 2022(4824)
- 2021(4399)
- 2020(3504)
- 2019(8067)
- 2018(7776)
- 2017(15867)
- 2016(8525)
- 2015(9415)
- 2014(9476)
- 2013(9345)
- 2012(8924)
- 2011(8418)
- 2010(8626)
- 2009(8112)
- 2008(8137)
- 2007(7543)
- 2006(6859)
- 2005(6286)
- 学科
- 济(37106)
- 经济(37066)
- 管理(27137)
- 业(25057)
- 企(20489)
- 企业(20489)
- 方法(15639)
- 数学(13652)
- 数学方法(13445)
- 财(11405)
- 农(10619)
- 中国(10274)
- 贸(9485)
- 贸易(9481)
- 易(9288)
- 策(8596)
- 制(8171)
- 业经(7926)
- 银(7052)
- 银行(7049)
- 行(6791)
- 融(6758)
- 金融(6757)
- 地方(6657)
- 学(6628)
- 农业(6597)
- 理论(6550)
- 税(6078)
- 及其(6036)
- 务(5971)
- 机构
- 学院(129731)
- 大学(129483)
- 济(59361)
- 经济(58168)
- 管理(48669)
- 研究(43396)
- 理学(41034)
- 理学院(40641)
- 管理学(40000)
- 管理学院(39747)
- 中国(34922)
- 财(31239)
- 京(25797)
- 财经(24062)
- 科学(23172)
- 经(21806)
- 所(21435)
- 江(20447)
- 中心(19865)
- 经济学(19362)
- 研究所(18909)
- 范(17956)
- 师范(17881)
- 财经大学(17682)
- 经济学院(17482)
- 北京(16488)
- 农(16272)
- 州(16267)
- 院(15122)
- 业大(14188)
- 基金
- 项目(77450)
- 科学(62372)
- 研究(60231)
- 基金(57551)
- 家(48386)
- 国家(47957)
- 科学基金(41788)
- 社会(39917)
- 社会科(38073)
- 社会科学(38067)
- 省(28985)
- 基金项目(28710)
- 教育(28190)
- 自然(24995)
- 资助(24825)
- 划(24677)
- 自然科(24440)
- 自然科学(24436)
- 编号(24376)
- 自然科学基金(24030)
- 成果(21569)
- 部(18337)
- 课题(17393)
- 重点(17232)
- 国家社会(16671)
- 发(16645)
- 教育部(16393)
- 性(16118)
- 人文(15989)
- 创(15680)
共检索到204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商世文
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效应也许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然而美国经济界人士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所谓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性效应是指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所起到的作用呈非均衡状态,或者说,政府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有效地调整经济的冷热,经济对货币政策所作出的反应是呈非均衡状态的。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比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更为显效。具体地说,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的效应比之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效应表现得更为灵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不同产业GDP、外汇储备、CPI、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元SVAR模型系列,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产业的具体效应。结果发现:①综合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最大,时滞最短;信贷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和时滞适中;利率渠道冲击的作用力度最小,时滞最长。②在信贷传导渠道乃至综合传导渠道中,第二产业的反应力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而在利率传导渠道中,第二产业的反应力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③不同产业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时滞的长短差别较为一致。第三产业最短,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杰罗姆·鲍威尔 王宇
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坚定目标。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好转,就业稳步恢复,但长期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依然疲软。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然而,根据美联储评估情况可知,全面通货膨胀尚未形成,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基本稳定,此轮通货膨胀是暂时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为了应对暂时性通货膨胀而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弊大于利。因此,美联储将继续实施当前资产购买计划,直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即使结束该计划,美联储仍将继续支持宽松的金融环境,未来减少资产购买也不是加息的信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晓红
经济区域化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通特征,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是所有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区域货币资金的失衡向统一性的货币政策实践提出了挑战。建立最优货币区,使货币政策区域化,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杨全年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通过修正贷款决策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前提下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域性信贷配给,其突出表现为金融市场中的"银政壁垒"。我们通过构建样本分割的阈值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配给均衡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地域性信贷配给和结构性信贷配给行为一方面限制了金融资源的跨区域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信贷渠道对各区域实体经济产生非对称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配给均衡突出表现为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和配给均衡特征。我们认为,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并非解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的治本之策,打破金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 信贷配给 阈值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秦宛顺
加入WTO后 ,降低进口品关税等措施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 ,同时开放经济下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会改变均衡汇率水平。本文运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探讨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关税税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改变、财政政策调整等措施对实际均衡汇率的长期效应。把货币引入生产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我们扩展了由Turnovsky提出的两商品资本积累模型 ,利用参数赋值(calibration)的方法进行了均衡状态下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降低进口品关税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而政府增加税收 ,减少对贸易品的消费则有利于人民币的保值和升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国外实际利率...
关键词:
关税税率 货币政策 实际均衡汇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效能。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特点,合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效能的区域性均衡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 区域性均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敏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对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货币政策的理论溯源、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了文献回顾,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在结合中国货币供给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内外均衡 全球视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要保持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的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经常保持一种相互适应关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文丽
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揭示以区域经济金融均衡运行为假设前提的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非均衡运行现实的矛盾,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关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舒潇 段文斌
本文从货币政策对产业经济影响非均质的假设出发,通过设计包含9个指标的产业金融结构指标体系,对中国证监会所分12类产业建立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结构异质产业的非均质影响。通过定义和研究货币政策组合传导机制,发现金融加速器效应普遍存在于产业经济范围内,不同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的异同是由商业周期中各产业金融结构的变化所决定的,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或抵消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海吟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中内外均衡问题的思考导师许健教授研究生陈海吟论文围绕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内外均衡问题,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外资政策、外汇储备政策在内外配合方面的若干缺失,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的对策思路。论文分为上、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在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体的内外均衡是一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本轮治理经济过热中,政府着重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效果是明显的,但同时也表现出政府在追求经济的对内对外双重均衡中处于一种顾此失彼的局面,表明当前货币政策已处于困境。本文主要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当前货币政策及政策效果展开比较深入地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