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9)
2023(4773)
2022(3977)
2021(3804)
2020(3023)
2019(6818)
2018(6755)
2017(13551)
2016(7436)
2015(8262)
2014(8406)
2013(8214)
2012(7893)
2011(7465)
2010(7680)
2009(7335)
2008(7389)
2007(6974)
2006(6464)
2005(5973)
作者
(21346)
(17734)
(17653)
(17057)
(11694)
(8378)
(8010)
(6877)
(6735)
(6716)
(6132)
(5954)
(5891)
(5861)
(5799)
(5521)
(5328)
(5267)
(5222)
(5104)
(4654)
(4397)
(4288)
(4196)
(4186)
(4156)
(3962)
(3922)
(3545)
(3508)
学科
(29480)
经济(29446)
管理(24898)
(22403)
(18844)
企业(18844)
方法(11022)
(9469)
(9288)
数学(9176)
数学方法(8997)
中国(8674)
(8371)
(7878)
贸易(7873)
(7721)
(7374)
业经(6978)
理论(6257)
(6151)
(6055)
银行(6053)
及其(5929)
(5850)
农业(5710)
(5678)
金融(5677)
政策(5664)
地方(5574)
(5302)
机构
学院(112890)
大学(112746)
(48805)
经济(47666)
管理(41985)
研究(38731)
理学(34788)
理学院(34402)
管理学(33845)
管理学院(33625)
中国(31894)
(26463)
(23402)
科学(21138)
财经(19734)
(19634)
(18679)
(17763)
中心(17621)
研究所(17153)
(16223)
师范(16151)
北京(15210)
(15103)
(15026)
经济学(14888)
财经大学(14331)
(13404)
经济学院(13193)
业大(12695)
基金
项目(63670)
科学(50910)
研究(50471)
基金(46194)
(38633)
国家(38250)
科学基金(33108)
社会(31931)
社会科(30223)
社会科学(30216)
(24151)
教育(23883)
基金项目(22846)
编号(21314)
(20635)
自然(20135)
资助(19974)
自然科(19659)
自然科学(19655)
成果(19500)
自然科学基金(19336)
课题(15608)
(14868)
重点(14232)
(13794)
(13773)
教育部(13126)
(13010)
项目编号(12957)
(12849)
期刊
(60366)
经济(60366)
研究(41512)
中国(23363)
(20494)
(18074)
金融(18074)
管理(17125)
教育(15978)
(14360)
学报(14094)
科学(13722)
大学(11406)
财经(11079)
学学(10472)
技术(9719)
经济研究(9601)
(9499)
业经(9395)
农业(9323)
(7967)
问题(7720)
国际(7205)
理论(5986)
现代(5684)
图书(5629)
技术经济(5618)
(5596)
论坛(5596)
世界(5553)
共检索到18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观烈  
一、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要用货币政策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须从货币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说起。马克思是在分析商品内部的矛盾和追踪价值形式的演化中发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由此确知的货币本质属性(一般等价物)和这个属性在货币职能上的主要表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最深刻地显示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总体运行中的作用,即展开和解决商品内部的矛盾,或实现一切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从而使商品生产的扩大成为可能;在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又是"每个价值增值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念斋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 ,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实现。本文回顾了中国两种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原因 ,认为近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变为四大目标。尽管把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 ,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涛  
1993年以后 ,我国以货币供给量 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但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去了有效性 ,笔者认为 ,我国应以通货膨胀率为中间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管理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从来  
本文认为,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局限性并不能否认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重要性。关键是要创造出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我国应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内涵,加快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适应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对宏观控制的需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英奎  
一、货币政策缘何失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货币现象,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治理通缩的主渠道是货币政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以通货膨胀率低于1%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来看,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按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我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到2002年底,这两个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3%和-0.8%。这说明,在连续几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国仍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琴  胡凯  
实现充分就业是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理论上分析能否建立以扩大就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模型,发现"就业目标制"要优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而且会增进社会效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环忠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放松管理与金融创新,提高了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重,导致了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不断扩张,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进度加快,又使我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货币流向和流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重秀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刺激政策,这其中包括有赤字财政,出口退税,降低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环境,国有股配售和保险金入市,而且不断地增发职工工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每年“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作为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标。但收效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理想。需求不畅,产品积压,失业增加,民间投资不旺仍非常突出。究其原因,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林林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理论非常重视企业在其传导中的作用,而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忽视了中小企业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应该且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清华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货币政策在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仍然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笔者就提高信贷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建议如下:一要实行稳健的信贷政策,完善信贷政策的操作及实施机制;二要增强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观念,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晶妹  
经过几年的改革 ,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的规模与结构。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