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7)
- 2023(9852)
- 2022(8522)
- 2021(7787)
- 2020(6479)
- 2019(14711)
- 2018(14549)
- 2017(28599)
- 2016(15597)
- 2015(17752)
- 2014(17914)
- 2013(17545)
- 2012(16592)
- 2011(15284)
- 2010(15909)
- 2009(15255)
- 2008(15466)
- 2007(14015)
- 2006(12856)
- 2005(12007)
- 学科
- 济(62672)
- 经济(62577)
- 管理(51675)
- 业(46709)
- 企(39598)
- 企业(39598)
- 方法(23620)
- 财(20203)
- 数学(19531)
- 数学方法(19221)
- 制(18842)
- 农(17878)
- 中国(17483)
- 贸(15137)
- 贸易(15131)
- 业经(14876)
- 易(14794)
- 融(13401)
- 金融(13398)
- 银(13345)
- 银行(13328)
- 行(12834)
- 学(12803)
- 策(12385)
- 体(12376)
- 地方(12030)
- 理论(11501)
- 务(11411)
- 财务(11375)
- 财务管理(11345)
- 机构
- 大学(236147)
- 学院(234045)
- 济(100470)
- 经济(98303)
- 管理(86507)
- 研究(82440)
- 理学(72610)
- 理学院(71807)
- 管理学(70688)
- 管理学院(70226)
- 中国(65049)
- 财(53645)
- 京(49412)
- 科学(45865)
- 所(41742)
- 财经(40575)
- 江(37906)
- 研究所(36945)
- 中心(36716)
- 经(36588)
- 农(33842)
- 范(31988)
- 师范(31759)
- 北京(31521)
- 经济学(31486)
- 财经大学(29931)
- 州(29800)
- 院(29360)
- 业大(28892)
- 经济学院(28121)
- 基金
- 项目(142315)
- 科学(113332)
- 研究(109120)
- 基金(104062)
- 家(88914)
- 国家(88160)
- 科学基金(75662)
- 社会(70476)
- 社会科(66870)
- 社会科学(66853)
- 省(54012)
- 基金项目(53215)
- 教育(51052)
- 自然(46268)
- 划(46255)
- 自然科(45194)
- 自然科学(45180)
- 自然科学基金(44403)
- 编号(44227)
- 资助(43494)
- 成果(39780)
- 部(33327)
- 重点(32556)
- 制(32303)
- 课题(32285)
- 发(30555)
- 创(29693)
- 性(29469)
- 教育部(29271)
- 国家社会(29026)
- 期刊
- 济(119708)
- 经济(119708)
- 研究(80110)
- 中国(49856)
- 财(42393)
- 管理(34537)
- 学报(32403)
- 农(31948)
- 科学(31106)
- 融(30520)
- 金融(30520)
- 教育(29033)
- 大学(25724)
- 学学(23902)
- 财经(21640)
- 农业(20860)
- 技术(19217)
- 经(18612)
- 经济研究(18523)
- 业经(17648)
- 贸(16084)
- 问题(15937)
- 国际(15854)
- 世界(12136)
- 理论(11481)
- 现代(11041)
- 版(10877)
- 技术经济(10762)
- 坛(10618)
- 论坛(10618)
共检索到377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青松
通过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G20机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策略,即完善G20框架下的互评机制、提高其决策的有效性、建立G20机制下的多层次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框架和以G20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最后提出中国如何利用G20机制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王浩楠 单敬群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扰动因素之一,这种扰动同时具有隐蔽性和异质性特征,由此使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制定面临复杂的协调难题。鉴于此,本文在测算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29个经济体溢出效应基础上,构建国际政策协调或非协调模型,同时通过逆推的方式识别在协调或非协调情形下的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协调与否的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降低全球通货膨胀,但却导致部分经济体产出缺口下降和宏观杠杆周期上升;第二,美国货币政策向受其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输出金融风险;第三,当受美国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采取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时,美国货币政策对该经济体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福利损失都得到较大改善。结合各经济体特征可以发现,加强政府对经济体内部的干预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可以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对各经济体的负面效应,并以较低政策成本维护内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这也为各经济体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冲击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萌
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受到他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在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处理好我国货币政策与别国的货币政策的关系,也就是要利用国际协调来解决这个矛盾。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彤
随着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差异不断形成资本套利空间,国际资本流动涉及国家的范围、规模和频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通过溢出效应对周边国家和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博弈均衡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缓解和逆转经济衰退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素 周剑南 宁方景
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实践已有近8年的时间,然而财政高负债与高国库现金余额并存的状况始终并没有得到改善,现行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模式不匹配是其主要原因。为探究二者最优的协调模式,本文将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分为主动协调与被动协调两类,并指出:主动协调模式不但阻碍国库现金使用效益提高,还会引起整体经济层面上的额外负担;而被动协调模式既可以避免这两种不利影响,也能够抵消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因此,二者的被动协调是最优的协调模式。向被动协调模式进行转变,对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 货币政策 协调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尹航 柴航
本文在两国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对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同影响力的大型开放经济体之间是否合作的福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一国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可使本国通胀达到最优的水平,得到的本国福利好于斯塔克伯格博弈的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具有必要性。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表现为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基于全局最优视角将其他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本国带来的外部性纳入考量。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博弈论 全局最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伯努瓦·科尔 赵园
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就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达成共识,对于抗击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关重要长久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笼罩在历史的阴影之中。不过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经济还是发生了一些决定性的变化,有三个方面尤其引人注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某些跨国经济联系减弱的同时,金融因素成了各国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二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对全球增长的影响及其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当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贸易、资本流动和信息通讯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使得各国实体经济同步化与货币政策各自为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本文论证了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已成为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在经济总量较大的经济体之间进行协调,在协调范围上逐步扩大、内容上逐步深化等建议,是兼顾有效性及可行性的较好选择。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过程中,国际协调亦是成功的关键。在强调信息沟通和协调一致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具体的差异性,这是货币政策退出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全球化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