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2)
- 2023(2657)
- 2022(2421)
- 2021(2222)
- 2020(1869)
- 2019(4253)
- 2018(4307)
- 2017(8681)
- 2016(4661)
- 2015(5078)
- 2014(5099)
- 2013(5158)
- 2012(4787)
- 2011(4681)
- 2010(4665)
- 2009(4527)
- 2008(4525)
- 2007(4056)
- 2006(3593)
- 2005(3251)
- 学科
- 济(22607)
- 经济(22591)
- 管理(13597)
- 业(12419)
- 方法(11547)
- 企(11364)
- 企业(11364)
- 数学(9878)
- 数学方法(9819)
- 贸(5459)
- 贸易(5456)
- 易(5294)
- 中国(5248)
- 理论(5230)
- 财(5178)
- 学(4496)
- 业经(4484)
- 农(4396)
- 制(4114)
- 融(3875)
- 金融(3874)
- 银(3669)
- 银行(3662)
- 行(3519)
- 地方(3319)
- 务(3199)
- 财务(3191)
- 财务管理(3185)
- 教育(3124)
- 关系(3091)
- 机构
- 大学(73365)
- 学院(71664)
- 济(30234)
- 经济(29610)
- 管理(24579)
- 研究(22951)
- 理学(20736)
- 理学院(20474)
- 管理学(20058)
- 管理学院(19937)
- 中国(19331)
- 财(16034)
- 京(14527)
- 财经(12919)
- 科学(12701)
- 所(11831)
- 经(11654)
- 范(10826)
- 师范(10771)
- 江(10558)
- 研究所(10467)
- 经济学(10147)
- 中心(10115)
- 财经大学(9626)
- 北京(9341)
- 州(9207)
- 经济学院(9107)
- 师范大学(8717)
- 融(8572)
- 金融(8472)
- 基金
- 项目(40957)
- 科学(32225)
- 研究(31043)
- 基金(29964)
- 家(25254)
- 国家(25015)
- 科学基金(21398)
- 社会(20348)
- 社会科(19298)
- 社会科学(19293)
- 基金项目(15371)
- 教育(15340)
- 省(15223)
- 资助(13052)
- 自然(12985)
- 划(12969)
- 自然科(12713)
- 自然科学(12711)
- 自然科学基金(12530)
- 编号(12487)
- 成果(11088)
- 部(9667)
- 重点(9183)
- 课题(9082)
- 教育部(8803)
- 人文(8413)
- 性(8390)
- 大学(8251)
- 创(8227)
- 国家社会(8164)
共检索到11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同步关系。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这种稳定的关系似乎被打破,货币与通胀的同步关系出现趋势性背离。这无疑给经济预测以及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趋势性背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未来这种背离是否仍将继续以及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得到若干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许娜
本文以现实经济对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失效的印证为基础,从货币需求结构和产出缺口视角建立时变参数菲利普斯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在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货币流通渠道内,产出缺口为正或负的条件下,货币供给与通胀背离的内在机理。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的金融数据,分析不同时变参数下产出缺口、生产者价格指数、预期、货币政策与经济不确定因素对通胀的同期时变效应,具体刻画不同因素对通货膨胀同期影响效应的持久性突变与渐进性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流向实体部门的货币量对通胀影响程度不到虚拟部门的8.6%,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结构性失衡将降低通胀对实体经济货币供给的响应系数,加剧货币供给与通胀的背离;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程度0.15相比,数量型货币政策影响程度为0.25,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基础适当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更加能够实现既定经济目标;通胀预期对通胀影响无论在当期还是在中长期都具有持久惯性特征,说明当前消费者对政府政策信心度较高,可以将前瞻性指引作为未来货币政策选择。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货币数量论 时变参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货币-物价与货币-汇率运行明显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均出现严重背离。研究显示,美国货币-物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生缺陷和持续恶化的金融生态,导致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被囤积、空转和外溢,无法抬升通胀水平。美国货币-汇率运行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外债务扩张形成的美元需求和打压欧元导致的欧元贬值。美国货币-物价运行的背离说明,如果缺乏导流机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实现政策目标,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附带导流机制的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优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货币-汇率运行的背离说明,美元仍然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会采用常规和非常规的措施,以维持美元的全球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侯志鹏
本文基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视角,解释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成因。模型演绎和经验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使货币供给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部门,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门货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从而降低了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响应系数,加剧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背离;就区域差异而言,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虹吸效应对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就行业差异而言,金融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比房地产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更强。另外,虚拟经济部门对超发货币起到了虹吸作用,掩盖了可能存在的通胀风险,应当推动虚实经济两部门二元协调发展、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虹吸效应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成琪 罗青天 吴桐
本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上游工业品生产和下游消费品生产两个阶段,建立了一个两阶段生产DSGE模型,分析导致中国PPI和CPI在2011年底至2016年初出现持续背离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发现:(1)两阶段生产DSGE模型可以全面描述PPI对CPI的正向传导机制以及CPI对PPI的反向倒逼机制;(2)大宗商品价格的负向冲击和下游消费品部门的负向供给冲击是导致从2011年底至2016年初中国PPI和CPI之间出现持续背离的关键因素;(3)除非在福利损失函数中产出波动性的权重远大于通货膨胀波动性的权重,即中央银行极端重视产出稳定,否则货币政策就应该同时钉住PPI和CPI。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CPI与PPI之间的背离现象。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去杠杆和资金"脱实向虚"等热点讨论,以银行体系负债方(含影子银行,称作M3)以及实体经济部门负债方(称作广义社会融资)的变化为入手点,定义并估算了资金在实体部门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流转情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非 庞晓波
将要素货币化进程引入易纲的货币化模型,对1997-2006年高货币供给量和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给出了解释。边限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要素货币化进程吸收了货币,证实了金融市场的货币累积效应。基于扩展的资本市场均衡模型给出的1 3种资本市场状态,对货币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累积和流转给出了解释,发现金融市场累积的货币与危机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形成了2007年通货膨胀的货币压力。治理通货膨胀,短期内必须最大限度地控制货币量,长期内则应引导资产市场体系恢复均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红玉
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友生
论投资对货币供应的新影响及抑制通胀的对策周友生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货币供应的数量、流动性状况是社会总需求变化的货币表现,调控货币供应量就是调控总需求。为了统计货币供应量,我国中央银行参照国际通用原则,将货币供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昭 张晨曲
本文从2005-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情况出发,分析其逆变速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冲了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水平的一部分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背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货币理论已不能对超额货币增长做出合理解释。构建虚拟经济和货币供给交互影响作用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及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推导、检验货币"脱实向虚"与经济"虚实分离"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脱实向虚"会加剧经济"虚实背离",经济"虚实背离"又反过来强化货币"脱实向虚";货币"脱实向虚"对经济"虚实背离"的作用力度大于其反向作用力度;利率对经济"虚实背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货币"脱实向虚"的负向影响。要有效改善经济的"虚实背离",需着力控制货币的"脱实向虚",分别对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采取有差别的利率政策,从而实现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宏观均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脱实向虚 虚实背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其仁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因为流通中钱的总量太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如果仅仅大力打压高价,抑制通胀就难以期望好效果。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在发达国家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众多央行资产负债表显著扩张的条件下,全球仍处于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环境,甚至不时要担心通缩威胁。这似乎违背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现象的道理,从而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货币数量方程式也许是一个简洁的分析框架,并且能够引发不少有意义的讨论。欧文·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货币数量方程PY=MV,即物价乘以实际产出等于货币供给乘以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