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2)
- 2023(2979)
- 2022(2644)
- 2021(2536)
- 2020(2353)
- 2019(4988)
- 2018(5006)
- 2017(9761)
- 2016(5256)
- 2015(5840)
- 2014(5864)
- 2013(5779)
- 2012(5389)
- 2011(4939)
- 2010(5166)
- 2009(5199)
- 2008(5315)
- 2007(4932)
- 2006(4423)
- 2005(4167)
- 学科
- 济(21117)
- 经济(21074)
- 业(19503)
- 管理(17883)
- 企(17094)
- 企业(17094)
- 方法(11300)
- 险(10786)
- 保险(10695)
- 财(7658)
- 中国(7543)
- 数学(7426)
- 数学方法(7363)
- 理论(7347)
- 制(7167)
- 银(7075)
- 银行(7075)
- 行(6660)
- 业经(6444)
- 融(5697)
- 金融(5696)
- 务(5500)
- 财务(5491)
- 财务管理(5475)
- 企业财务(5228)
- 和(5089)
- 农(4554)
- 学(4443)
- 各种(4415)
- 类型(4334)
- 机构
- 大学(82887)
- 学院(79641)
- 管理(31920)
- 济(31813)
- 经济(31128)
- 理学(26381)
- 理学院(26116)
- 管理学(25770)
- 管理学院(25602)
- 中国(22059)
- 研究(21927)
- 财(20558)
- 京(16733)
- 财经(15934)
- 经(14371)
- 江(12722)
- 财经大学(11894)
- 科学(11500)
- 中心(10805)
- 北京(10745)
- 所(10587)
- 范(10532)
- 师范(10469)
- 州(10334)
- 经济学(9988)
- 融(9595)
- 金融(9453)
- 商学(9101)
- 研究所(9080)
- 商学院(9038)
- 基金
- 项目(45098)
- 科学(36424)
- 基金(34901)
- 研究(34385)
- 家(29003)
- 国家(28718)
- 科学基金(25578)
- 社会(23652)
- 社会科(22040)
- 社会科学(22035)
- 基金项目(18115)
- 自然(16138)
- 教育(16045)
- 自然科(15815)
- 自然科学(15811)
- 省(15609)
- 自然科学基金(15578)
- 资助(14581)
- 编号(14036)
- 划(13682)
- 成果(12715)
- 部(10925)
- 教育部(10085)
- 人文(9943)
- 性(9639)
- 国家社会(9588)
- 重点(9448)
- 制(9393)
- 项目编号(9190)
- 课题(9071)
共检索到128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以顺 王冶英 王芹
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增加规定,赋予保险事故受害第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对保险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这是我国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进步。然而,《保险法》对被保险人"怠于请求"行为的认定并未作具体明确的规范,这必将使司法实践对此类案件的处理陷入困境。在目前条件下,为切实保证责任保险制度保护受害第三者利益立法目的之实现,概括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常见表现,通过司法解释首先从时间期限上对"怠于请求"行为作出界定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次,建立第三者、保险人、被保险人之间的"直接求赔-催促索赔-直接赔偿"制度亦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程科 刘兰秋
与域外的情况不同,在中国的医疗纠纷中,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人至今仍置身事外。反观我国《保险法》第66条,虽然法律条文极为简要,但并未明确禁止保险人的抗辩义务。本文以《保险法》第66条为核心,利用目的性扩张的法律解释方法,将保险人的抗辩义务定性为法定义务、主给付义务,以此展开如何履行抗辩义务以及不履行抗辩义务的法律后果两部分,并就部分问题略陈管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保险法规定,为他人投保死亡保险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此规定之立法意旨,在于防免针对被保险人之道德危险,并间接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权。在被保险人的同意方式上,新《保险法》删除了"书面"二字,使得同意之方式多样化,更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由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法行使同意权,应当通过将保险金额限制在丧葬费用范围内的方式控制道德危险,此种方式不须经限制行为能力之被保险人同意。在被保险人同意他人为其购买死亡保险之后,被保险人有权撤销同意,进而解除保险合同,该保险合同的解除,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樊启荣 刘玉林
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被保险人的范围不仅包含记名被保险人,而且扩张包括共同被保险人。共同被保险人是"记名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此乃按照"与记名被保险人有一定关系之人为共同被保险人"的"从人原则"所确定。在适用从人原则时,有三个问题需厘清:"允许"的解释应基于偏离记名被保险人允许的程度来弹性判断;"辗转允许"要根据记名被保险人授权范围的大小来判定共同被保险人的范围;"合法"的解释基于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与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前者要严格解释,而后者为保障受害人应从宽解释,违章驾驶人也应纳入共同被保险人的范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天柱
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这一特殊的合同利益。保险保障这种利益具有特殊的内涵形态及实现过程,具有保障确定有效、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期限扩展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应规则要求。应根据保险交易特点与保险合同本质,通过设置特定权义规则与责任机制,来确保被保险人保险保障的有效获得与维持。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保险保障 有效 充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天柱
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这一特殊的合同利益。保险保障这种利益具有特殊的内涵形态及实现过程,具有保障确定有效、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期限扩展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应规则要求。应根据保险交易特点与保险合同本质,通过设置特定权义规则与责任机制,来确保被保险人保险保障的有效获得与维持。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保险保障 有效 充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骆庆国 钱力
基于物流作业过程的划分,阐述了物流商面临的6类主要责任风险,进而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物流责任保险主险及附加险的设置情况,然后指出我国物流责任保险在实施中的困境,并从各方面分析了造成物流责任险处境困难的原因,最后从保险人与物流商两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双方共赢的市场体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物流责任保险 物流商 保险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晓卫
保险业发达的美国、英国都将保护被保险人的权利作为监管的主要职责,并在监管中得以具体体现。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侵害被保险人权利的行为也相伴而生,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新民
论产险经营如何保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胡新民我国《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障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保险立法的目的。因此,自从《保险法》实施以后,有关保障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晖 易艳娟
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是指任意责任保险中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我国最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责任保险的第三人请求权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在我国的基础和意义,以期对新法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亚芹
有关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为:其一,对直接请求权价值定位的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在损害赔偿体制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其二,对直接请求权与保险契约关系的认识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目的的不同认识。主张应着眼于相关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确定建构直接请求权的适当立法模式。
关键词:
直接请求权 责任保险 寄生 并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玉珍
保险标的转让 ,被保险人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而保险实践中 ,被保险人经常忽视履行该法定义务 ,导致保险事故发生后 ,理赔时经常发生纠纷 ,双方各执一词。本文结合具体案例 ,对此类保险合同纠纷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试作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新《保险法》在制度设计及规制完善上,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本次《保险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祖平 孙圣林
保险代位求偿权作为财产保险中独有的法律制度 ,既是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也是产险公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正确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 ,被保险人应切记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应放弃对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 ,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艳 何镕泽
当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时,死亡的先后顺序对保险受益权的确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时,不应简单适用我国现行继承法上的共同死亡推定规则。我国现行《保险法》对此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和受益权与继承权之间的关系,讨论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先后时的死亡推定规则及其法律精神。
关键词:
受益权 继承权 共同灾难 共同受灾条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