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140)
2022(1718)
2021(1742)
2020(1474)
2019(3212)
2018(3025)
2017(5715)
2016(3380)
2015(3890)
2014(3971)
2013(4093)
2012(3815)
2011(3189)
2010(3376)
2009(3301)
2008(3688)
2007(3386)
2006(2948)
2005(2676)
2004(2629)
作者
(9152)
(7630)
(7429)
(7266)
(4801)
(3650)
(3482)
(2909)
(2841)
(2827)
(2657)
(2595)
(2591)
(2556)
(2485)
(2212)
(2199)
(2139)
(2113)
(2051)
(1994)
(1890)
(1840)
(1777)
(1759)
(1729)
(1674)
(1587)
(1521)
(1502)
学科
(20421)
管理(15989)
(13083)
财政(12302)
(11920)
企业(11920)
(11429)
经济(11414)
(9986)
(7807)
财务(7800)
财务管理(7761)
企业财务(7431)
(5633)
中国(5290)
方法(4359)
(4148)
制度(4034)
(4034)
(3910)
(3803)
体制(3775)
理论(3642)
(3550)
(3414)
教育(3333)
及其(3259)
地方(3227)
政策(3175)
数学(3149)
机构
大学(50593)
学院(49164)
(20747)
(19088)
经济(18689)
研究(15796)
管理(15647)
中国(12772)
理学(12669)
理学院(12536)
管理学(12394)
管理学院(12296)
财经(11914)
(10573)
(10371)
科学(9031)
(8721)
(8712)
财经大学(8325)
财政(7961)
(7348)
师范(7309)
研究所(7221)
(7039)
北京(6732)
(6665)
中心(6501)
(6485)
经济学(6299)
师范大学(5782)
基金
项目(24536)
研究(20123)
科学(18553)
基金(17250)
(14071)
国家(13901)
社会(12740)
社会科(12011)
社会科学(12006)
科学基金(11718)
教育(9603)
(9308)
成果(8819)
基金项目(8641)
编号(8437)
(7547)
资助(7176)
(6590)
课题(6142)
自然(6124)
自然科(5973)
自然科学(5972)
(5870)
自然科学基金(5855)
(5683)
(5676)
阶段(5669)
项目编号(5573)
重点(5521)
教育部(5326)
期刊
(26121)
经济(26121)
(22969)
研究(21946)
中国(12118)
学报(8465)
财经(7922)
教育(6915)
(6745)
大学(6720)
(6477)
财政(6477)
学学(6173)
科学(5941)
管理(5789)
会计(5689)
财会(5196)
(4950)
(4643)
金融(4643)
经济研究(4361)
问题(3563)
(3535)
通讯(3528)
会通(3513)
(3369)
技术(3191)
(3156)
农业(2959)
财经大学(2931)
共检索到88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海  沈小平  
作者认为,财政补贴具有替代价格、工资、利息分配的功能,同时,又无法取代这些分配。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财政补贴可缓解各种分配手段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但是,靠财政补贴长期维持扭曲的价格、工资、利息等分配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就将起消极作用。我国财政补贴包袱过重,与长期以来价格、工资、利息分配的扭曲密切相关。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实行财政补贴替代还原。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补贴替代还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花培严  崔军  
文章探讨了财政补贴影响信贷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获得财政补贴越多,其信贷规模越大。财政补贴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产业企业中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补贴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两种机制缓解企业信贷约束:(1)在产出效应上,财政补贴通过促进企业增产扩销使其获得更多银行贷款;(2)在要素替代效应上,财政补贴可以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替代企业非必要融资成本,进而缓解其信贷约束;(3)财政补贴在短期信贷市场中兼具两种效应,而在长期信贷市场中仅具有要素替代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凤明  董建华  
财政补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之一,但是,目前补贴不规范,财政补贴数额大、项目繁杂,补贴效果‘异化’,加大了社会不公。为了强化财政补贴杠杆功能,提高财政补贴效益,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本着满足公共需要原则、弹性补贴制度原则和补贴方式间接化原则,改变“一刀切”和补贴刚性的局面,确保采暖费收支合理化,取消肉食、副食品、粮食等价格补贴,改革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健  
一、从城镇居民生活物价补贴入手,改变财政补贴方式财政补贴的环节、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政补贴目标的实现。过去,财政补贴的重点是在流通环节,以暗补方式为主。暗补这种补贴方式,操作简便,在物价基本上由国家实行指定性控制,各种比价关系相对固定,国家对消费基金控制严格,行政约束力强的情况下,容易控制补贴的项目和补贴的金额。暗补的明显弊端,一是透明度差,国家补贴的政策、目的和由此引起的沉重负担难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二是难以改变用静态的管理办法对待动态的财政补贴;三是不利于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容易发生套取国家财政补贴,混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庹国柱  
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得到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财政补贴的实质、意义及其规范缺乏研究,因此被多方"误读",在实践中衍生出不少问题,正在对农业保险计划的健康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对农业保险补贴的误读主要有:认为补贴让保险公司捡了大便宜;补贴就应各级财政层层有份;补贴就是一个"弹簧";补贴越多越好;只给粮食生产基地或种植养殖大户补贴就可以了等。消除误读最好的方法和途径是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加深对农业保险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权  
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或消费副食品,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等的由国家给予政策性补贴,这在我国已延续多年,且额度大,钢性强,一直困扰着各级财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受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低水平制约,不可能完全取消财政补贴。在这种“不补不行,补有困难”的条件下,如何能动地通过财政补贴的杠杆作用,把解决财政负担问题与解决国营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以及发展副食品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平抑市场物价等相关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孙玉卫  张智聪  
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机器换人"的两种财政补贴方式下政府补贴资金的最优分配及其效率。首先,分别在定比和定额两种补贴方式下建立了"政府-设备供应商-设备应用企业"三方序贯博弈模型,从而得出了在两种补贴方式下政府补贴资金在供应链成员即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的最佳分配方案;然后在最优分配方案下对两种补贴的影响和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两种补贴方式的特点提出了"机器换人"财政补贴建议。研究表明,定比补贴下政府补贴资金在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的最佳分配方案是将补贴全部分配给应用企业,而在定额补贴下政府可以将补贴以任意比例在设备供应商和应用企业之间分配;并且定额补贴的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白霄  郑建明  王万军  
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政补贴悖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其获得财政补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获得财政补贴的程度与其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在政治关联较高和上年度盈利的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此外,所在地区财政压力较高或税收征管强度较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政府角度解释财政补贴悖论,为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学慧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晶  郭丽莎  田治威  
基于财政支出效率相关理论,对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进行研究。首先,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角度构建了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算了2019年各省补贴效率值。然后,把补贴规模纳入生产函数,采用2013—2019年我国各省的数据,探究不同因素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并测算出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研究发现,在评价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时,经济效率的权重大于社会效率;政府财政补贴规模对补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通过生产函数法可以得出,当森林保险财政补贴规模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达到4.21%时,补贴效率达到最大,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补贴规模还远远小于最优水平。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补贴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森林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着力缩小与最优规模的差异,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补贴额度等实际情况差异化提高补贴比例;兼顾社会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率的提升,政府应根据林业产值目标规模及得出的最优补贴规模比例综合确定森林保险最优补贴规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晶  郭丽莎  田治威  
基于财政支出效率相关理论,对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进行研究。首先,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角度构建了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算了2019年各省补贴效率值。然后,把补贴规模纳入生产函数,采用2013—2019年我国各省的数据,探究不同因素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并测算出我国森林保险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研究发现,在评价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时,经济效率的权重大于社会效率;政府财政补贴规模对补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通过生产函数法可以得出,当森林保险财政补贴规模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达到4.21%时,补贴效率达到最大,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补贴规模还远远小于最优水平。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补贴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森林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着力缩小与最优规模的差异,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补贴额度等实际情况差异化提高补贴比例;兼顾社会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率的提升,政府应根据林业产值目标规模及得出的最优补贴规模比例综合确定森林保险最优补贴规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国志  
一、财政补贴的定义近年来,财政理论界对财政补贴的定义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中国社科院李扬博士在其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中认为,财政补贴是政府在贯彻价格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萌  
自2006年以来,国外对华反补贴案已有不断蔓延之势,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究其原因,除了出口产品规模和数量庞大之外,存在一定数量的与国际承诺不符的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补贴的专向性是因对象不同而实行的不同的补贴待遇,所以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可能会引起国际贸易的扭曲,招致反补贴调查。我国的财政补贴种类繁多,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财政补贴有非常强的专向性,繁杂而缺乏统一规划的各类补贴与WTO框架下所承担的义务相冲突,极易遭到反补贴起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萌  
财政补贴通过对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范围、补贴环节等的设计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普遍性的财政补贴和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的财政补贴不会引起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的扭曲,而针对特定企业、部门或行业的补贴容易引发不同企业间发展经济环境的不公平,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作用、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厘清财政补贴经济与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目的是对财政补贴规制进行解释,在制订财政补贴的时候有效避免专向性,从而避免反补贴调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桃  王朝才  吕旺实  
伴随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险财政责任不断加强,财政补贴机制先后经历了企业补贴期、适度财政补贴期以及分险种、分区域的财政补贴机制期。本文在回顾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现行社会保险财政责任、区域财政补贴现状,以及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中中央财政责权不匹配、区域补贴比例差异明显等问题,提出细化社会保险财政责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