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3)
2023(8108)
2022(6696)
2021(6160)
2020(4839)
2019(10876)
2018(10524)
2017(19506)
2016(10647)
2015(12019)
2014(12204)
2013(12292)
2012(11909)
2011(10751)
2010(11323)
2009(10637)
2008(11020)
2007(10098)
2006(9365)
2005(8837)
作者
(31928)
(26580)
(26410)
(25111)
(17012)
(12659)
(12043)
(10251)
(10111)
(9889)
(9229)
(8945)
(8729)
(8695)
(8522)
(7935)
(7809)
(7614)
(7535)
(7495)
(6997)
(6663)
(6469)
(6195)
(6100)
(6011)
(5975)
(5950)
(5415)
(5221)
学科
(51754)
经济(51707)
管理(34477)
(34006)
(26487)
企业(26487)
(24071)
中国(20822)
地方(19496)
(16312)
方法(13188)
业经(13043)
财政(12741)
(12538)
农业(11269)
(11252)
银行(11244)
(10836)
(10773)
金融(10772)
(10423)
财务(10402)
财务管理(10353)
(10350)
数学(10320)
地方经济(10270)
数学方法(10225)
企业财务(9930)
(9930)
(9770)
机构
学院(160073)
大学(158083)
(67170)
经济(65714)
研究(60396)
管理(55249)
中国(47498)
理学(45016)
理学院(44453)
管理学(43865)
管理学院(43546)
(41267)
科学(35526)
(35064)
(31834)
研究所(27781)
财经(27751)
(27497)
中心(26394)
(24921)
(24791)
(24007)
师范(23827)
北京(23300)
(22289)
(21215)
(21212)
经济学(20504)
财经大学(19816)
业大(19366)
基金
项目(91244)
研究(72672)
科学(71287)
基金(62264)
(52773)
国家(52197)
社会(45465)
科学基金(44062)
社会科(43064)
社会科学(43055)
(37714)
教育(32504)
基金项目(31856)
(30791)
编号(30190)
成果(27133)
(26050)
资助(25238)
自然(24575)
自然科(23960)
自然科学(23953)
自然科学基金(23492)
课题(22664)
发展(21607)
(21220)
重点(20987)
(19788)
(19634)
(19366)
(18459)
期刊
(90324)
经济(90324)
研究(60802)
中国(42429)
(36745)
(24830)
教育(23329)
管理(23143)
学报(22775)
科学(21266)
(20149)
金融(20149)
大学(17865)
农业(16627)
学学(16386)
财经(15623)
业经(15245)
经济研究(14292)
技术(14203)
(13417)
问题(11803)
(9170)
(9050)
论坛(9050)
科技(8770)
会计(8744)
图书(8631)
技术经济(8233)
(8215)
(8169)
共检索到28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凤翔  
论财政职能的强化与科技发展──兼说转换财政职能的现实选择秦凤翔一、强化职能:大刀阔斧地支持科技我们要真正将财政兴科技的战略付诸实施,就必须解决强化财政职能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总的思路是:以科技运行的全过程为其作用对象,依照全新的思路来构造、充填、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引言关于财政职能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全国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理论界掀起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第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建立统收统支体制的理论依据,促进了财政集中性分配职能的发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方向是对的,财政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调节各经济成份利益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文革以后,发展经济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财政职能问题也随之成为理论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振东  秦凤翔  常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它标志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财政部门如何深化改革,转换职能,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明庆  
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财政职能也必将转变到参与宏观经济决策、制定分配政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加强财政法规建设,进行财政监督上来。财政将不再直接干预企业单位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对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也将以法令、法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新光  武军  
强化财政职能振兴地方财政蒋新光武军振兴地方财政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强化财政职能,振兴地方财政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强化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提高地区经济运行质量1.主动参与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地区经济始终保持一定的发展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亦军  
从当前财政状况看如何强化财政职能孙亦军一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在高经济增长的势头下,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财政困难的局面难以扭转,赤字不断扩大。有人往往习惯于只把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靖国  
凭借国家力量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发生部分质变的直接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是对先进制度和公共产品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不能以西方国家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来框定我国政府的责任,也不能因为我国政府承担着特殊责任而否定普遍的经济和社会规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我国政府更科学地运用市场体制,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居于交汇地位,发挥着基础和支柱作用。我国的财政理论和实践,需要在基本逻辑上实现分配逻辑与交换逻辑的有机结合,以更加坚定的市场经济思维,促进共容性社会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形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先森  
在未来五年的黄金发展期,安徽各级财政部门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服务、积极作为,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服务改革开放,在科学承接中促进跨越崛起。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推进各项重点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先森  
2009年,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在"最为困难"一年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551.2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五年增长3倍;财政支出完成2141.3亿元,实现3年翻一番,同比增长30%,为全面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基础、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文忠  刘友金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的产业集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展露蓬勃生机,但在发展中也表现出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低下。我国的产业集群仍处于扎堆和成长的初、中级阶段,绝大多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有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海星  
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刘明慧,张海星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在分析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内涵和转换、财政职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和财政职能发展完善“国家分配论”许毅国家职能是指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要发挥国家职能作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首先要弄清楚当前我国社会制度已经是社会主义,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过渡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高培勇  
作者认为,企业担负社会职能与经济改革的目标取向是不相容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本属于政府财政的职能范围,我国国有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越位”,是由于政府财政的“缺位”所造成的。消除财政职能的“缺位”与纠正财政职能的“越位”应同时并举。压缩财政职能范围、开征社会保障税和进一步完善税制,是我们在财政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完成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和财政机制转换任务必须走好的三步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柏铭  
论财政职能的内涵与概括朱柏铭在我国,财政职能问题一向为理论界所关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职能问题更受到各方面的普遍重视。尽管组织过多次专题讨论,发表了不少专题论文,也产生了一些真知灼见,但是终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所以存在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