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5)
- 2023(7932)
- 2022(6663)
- 2021(6473)
- 2020(5379)
- 2019(12126)
- 2018(11770)
- 2017(22911)
- 2016(12918)
- 2015(14347)
- 2014(14644)
- 2013(14425)
- 2012(13746)
- 2011(12185)
- 2010(12835)
- 2009(12046)
- 2008(12726)
- 2007(11581)
- 2006(10574)
- 2005(9918)
- 学科
- 济(46947)
- 经济(46880)
- 管理(44266)
- 业(41221)
- 企(34510)
- 企业(34510)
- 财(29227)
- 方法(17691)
- 中国(16095)
- 农(15495)
- 制(15116)
- 数学(14592)
- 务(14456)
- 财务(14424)
- 财务管理(14371)
- 数学方法(14257)
- 企业财务(13731)
- 财政(13503)
- 学(11905)
- 策(11162)
- 政(11013)
- 银(10910)
- 银行(10900)
- 业经(10817)
- 行(10247)
- 地方(10239)
- 贸(10120)
- 贸易(10115)
- 易(9876)
- 体(9713)
- 机构
- 学院(186327)
- 大学(186077)
- 济(75439)
- 经济(73632)
- 管理(66324)
- 研究(65861)
- 理学(55003)
- 理学院(54389)
- 管理学(53407)
- 管理学院(53046)
- 中国(52483)
- 财(48722)
- 京(39335)
- 科学(39010)
- 所(35065)
- 财经(33626)
- 江(31294)
- 研究所(30631)
- 农(30248)
- 经(30202)
- 中心(29642)
- 范(25699)
- 北京(25620)
- 师范(25517)
- 州(24873)
- 财经大学(24269)
- 业大(24070)
- 省(23229)
- 农业(23209)
- 院(23105)
- 基金
- 项目(108855)
- 科学(84861)
- 研究(82125)
- 基金(77747)
- 家(67324)
- 国家(66686)
- 科学基金(56193)
- 社会(51052)
- 社会科(48293)
- 社会科学(48278)
- 省(42152)
- 基金项目(39173)
- 教育(38364)
- 划(35664)
- 自然(35296)
- 自然科(34485)
- 自然科学(34474)
- 自然科学基金(33844)
- 编号(33483)
- 资助(33452)
- 成果(30902)
- 重点(24780)
- 部(24705)
- 课题(24688)
- 性(24666)
- 发(22901)
- 创(21840)
- 教育部(21233)
- 项目编号(20756)
- 国家社会(20582)
共检索到309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溶沧
作者认为,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赖以奏效的基础性条件是:必要的集中性国家财力后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基础,基本经济关系和财政行为的双向制度化、法律化。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尽快扭转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不正常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正确处理所有权、经营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分离问题,注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的运用,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债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德伟 盖建玲 陶学新
一、税收政策与微观基础的矛盾 税收是国家财力的基本来源,也是财政政策的有力的政策手段。然而,1987年全国国有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的几年实践表明,现行承包制与税收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摩擦:从静态效果看,利税承包的确在现有水平上部分达到了稳定财政收入的目的;但从长期的、动态的效果看,利税承包既包死了企业,也包死了税收。 首先,企业利税承包不能负亏,这是因为承包者不可能对巨大的国有资产真正负责。近年来,亏损企业数及亏损总额连年上升,1991年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367亿元,占其利税总额的22%,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其次,人们常说利税承包负盈不负亏,实际上,其“负盈”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溶沧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注意解决好几个基础性问题:一是更新观念与思路,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认识论前提;二是具体明晰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三是建立权力与责任的对应性制度安排和约束机制,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约束性条件;四是积极跟进和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本文从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宇平 雷万鹏
公平、效率和充足是衡量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应用西方教育财政学分析框架 ,从教育公平角度评价了中国大陆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实证研究表明 :1980年至今各省(市 )之间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 ;1994— 1998年 ,就同一年度比较 ,初中教育支出的相对差距普遍低于小学。可见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 ,义务教育财政分权、教育转移支付等政策必须予以检讨。重新划定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责任 ,扭转教育财政过度分权的趋势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是维护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探索规范化教育转移支付模式也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中的重要范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国良
建国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特征为中央统一财政、分级管理,同时,也逐步采用了中央与地方结合、以地方为主的体制;1985年至1993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以中国全面展开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教育改革开始了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1993年以后,随着中国财政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教育财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波动与改革,并逐步地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本文重点从宏观教育财政政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等三大方面,考察我国15年来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的变迁与发展,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投资整体水平问题开展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振鹏 焦建国
在今后一段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祥云
20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总体趋势是:从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到注重资源分配公平,再转向强调教育财政的"充足性"。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演变历史,与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借鉴美国二战后基于公平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调整经验,有助于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完善。始于1989年的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充足性"实践,对我国未来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走向也不无启示。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 财政政策 演变过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和措施。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公认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西方已经有一套较定型的理论,而且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由于重实物指标,轻价值形式的管理,虽然银行仍然有集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作用很有限。银行隶属于财政,信贷仅是资金"计划"供给的补充,货币发行则仅仅由信贷差额事后决定。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甚至很难说有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中也难觅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凌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而农业的发展与财政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下面分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财政政策支农的形式、作用和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否减税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是其中一方面观点的代表。该文主要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对1998年以来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看法,作者认为政策性、临时性因素造成的增收不可忽视,而且税收超常增长也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意味着必须减税,作者从减税与增支两种手段的效应角度,从财政赤字角度,说明目前不能大规模减税;三是减税能否有效拉动内需,作者从我国的税制结构,从目前内需不足的原因角度说明减税不能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杰长
当前,主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呼声很高,对于这一政策取向,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可以运用全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为我们尚不具备实施全面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能力与条件,也会因为盲目地扩张而使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玲
一、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和消费主体关系的启示 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连接的环节构成的完整过程,消费环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经济活动能否顺畅地进行而不出现阻滞,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消费,社会消费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社会需求的大小。虽然应该说,从完整的经济过程来看,生产、分配和交换环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需求的数量,如生产规模、分配方式、交换时的市场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周宗莉 张同斌
本文将生产网络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之中,考察了财政支出影响效应的部门异质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在生产网络中政府购买支出对部门产出以及中间品引致需求增长效应的传导方向是自下而上的。政府购买支出的影响效应具有部门异质性,对上游部门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具有非对称效应,对下游部门政府购买的增加则产生了正向网络溢出效应,促进了经济总产出增长。受到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因素影响,生产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抑制作用;消费税的生产扩张效应大于需求收缩效应,从而对产出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关联强度是财政支出影响部门产出增长的重要调节因素,部门间生产关联的增强进一步放大了政府购买支出的影响效应。在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的同时,充分重视生产网络对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放大效应,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