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8)
- 2023(5687)
- 2022(4693)
- 2021(4612)
- 2020(3804)
- 2019(8518)
- 2018(8225)
- 2017(15959)
- 2016(8951)
- 2015(10006)
- 2014(10052)
- 2013(9751)
- 2012(9342)
- 2011(8132)
- 2010(8700)
- 2009(8230)
- 2008(8732)
- 2007(7958)
- 2006(7302)
- 2005(6742)
- 学科
- 管理(32781)
- 济(31466)
- 经济(31432)
- 业(28745)
- 企(24740)
- 企业(24740)
- 财(24455)
- 财政(12711)
- 中国(11658)
- 务(10911)
- 财务(10892)
- 财务管理(10851)
- 农(10583)
- 方法(10572)
- 制(10422)
- 企业财务(10353)
- 政(10306)
- 策(8963)
- 数学(8509)
- 数学方法(8341)
- 学(8327)
- 地方(7461)
- 业经(7377)
- 银(7339)
- 银行(7336)
- 理论(7188)
- 行(6899)
- 体(6893)
- 及其(6827)
- 制度(6712)
- 机构
- 学院(126360)
- 大学(125514)
- 济(52203)
- 经济(50980)
- 管理(44984)
- 研究(43439)
- 理学(37101)
- 理学院(36722)
- 财(36463)
- 管理学(36188)
- 管理学院(35933)
- 中国(35018)
- 京(26182)
- 科学(24574)
- 财经(24035)
- 所(22132)
- 江(21732)
- 经(21548)
- 中心(19598)
- 研究所(19185)
- 范(18220)
- 师范(18108)
- 财经大学(17128)
- 农(16987)
- 北京(16983)
- 州(16659)
- 经济学(16149)
- 院(15362)
- 省(14709)
- 经济学院(14338)
- 基金
- 项目(71333)
- 研究(57105)
- 科学(55919)
- 基金(50540)
- 家(42367)
- 国家(41926)
- 科学基金(35864)
- 社会(35445)
- 社会科(33473)
- 社会科学(33465)
- 省(27586)
- 教育(26837)
- 基金项目(25119)
- 编号(24455)
- 划(23069)
- 成果(22830)
- 资助(21609)
- 自然(21289)
- 自然科(20771)
- 自然科学(20763)
- 自然科学基金(20381)
- 课题(17782)
- 性(16408)
- 部(16378)
- 重点(16072)
- 项目编号(15333)
- 发(15311)
- 年(14787)
- 教育部(14362)
- 创(14281)
共检索到21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德伟 盖建玲 陶学新
一、税收政策与微观基础的矛盾 税收是国家财力的基本来源,也是财政政策的有力的政策手段。然而,1987年全国国有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的几年实践表明,现行承包制与税收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摩擦:从静态效果看,利税承包的确在现有水平上部分达到了稳定财政收入的目的;但从长期的、动态的效果看,利税承包既包死了企业,也包死了税收。 首先,企业利税承包不能负亏,这是因为承包者不可能对巨大的国有资产真正负责。近年来,亏损企业数及亏损总额连年上升,1991年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367亿元,占其利税总额的22%,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其次,人们常说利税承包负盈不负亏,实际上,其“负盈”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东
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来看,财政政策对于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过大收入差距的背景下,应当进一步运用财政政策。
关键词:
涓滴效应 内生增长理论 微观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芬
随着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逐步由宏观向微观渗透,微观财政政策日益成为政府影响企业运营的间接手段。由于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国的微观财政政策实践展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证明,有效发挥微观财政政策作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尊重企业的决策自主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大军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其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倾斜性产业政策,并依此产业政策及所确定的重点产业而施以相应的微观财政政策。其政策导向对同一时期的各产业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注意了各种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明确微观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的关系是日本政府发展经济的明智之举,其利用产业政策非指令性的诱导性,充分发挥微观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从而把握住了对经济全局的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骋骋
财政政策影响国际收支存在三个微观机制,即产出-吸收效应,储蓄-投资效应以及汇率效应。这本来是一国当局为实现内部均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对外部均衡产生的一个被动结果。但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一旦掌握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当局完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江红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是具有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根据农村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大江大河治理等。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即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小平
中国的生育控制在取得重大成就后,近些年已呈现出徘徊局面,力图进一步降低总和生育率的努力收效甚微。按照现行生育控制目标,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应不高于1.6,但实际总和生育率近几年大约在2.5的水平。在目标和现实的差距下,政府强调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所谓不变,当然主要是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本文从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以广西横县为案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组合、协调问题。文章认为: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微观领域的共性在于各自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增长,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总量调节,后者主要作用于交易激励;第二,当前财政政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因收入不足而制约支出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面临政策工具不足、金融机构和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有效激励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第三,面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分工、协调实施静态和动态规划。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锡良 邱泉
从微观层次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刘锡良,邱泉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研究。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分为3个层面,即宏观层、中观层、微观层。宏观层的协调和配合,研究的是两大政策如何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国良
建国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特征为中央统一财政、分级管理,同时,也逐步采用了中央与地方结合、以地方为主的体制;1985年至1993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以中国全面展开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教育改革开始了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1993年以后,随着中国财政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教育财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波动与改革,并逐步地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本文重点从宏观教育财政政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等三大方面,考察我国15年来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的变迁与发展,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投资整体水平问题开展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宇平 雷万鹏
公平、效率和充足是衡量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应用西方教育财政学分析框架 ,从教育公平角度评价了中国大陆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实证研究表明 :1980年至今各省(市 )之间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 ;1994— 1998年 ,就同一年度比较 ,初中教育支出的相对差距普遍低于小学。可见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 ,义务教育财政分权、教育转移支付等政策必须予以检讨。重新划定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责任 ,扭转教育财政过度分权的趋势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是维护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探索规范化教育转移支付模式也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中的重要范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振鹏 焦建国
在今后一段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祥云
20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总体趋势是:从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到注重资源分配公平,再转向强调教育财政的"充足性"。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演变历史,与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借鉴美国二战后基于公平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调整经验,有助于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完善。始于1989年的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充足性"实践,对我国未来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走向也不无启示。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 财政政策 演变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