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3)
- 2023(7392)
- 2022(6134)
- 2021(5908)
- 2020(4677)
- 2019(10711)
- 2018(10499)
- 2017(20087)
- 2016(11105)
- 2015(12557)
- 2014(12780)
- 2013(12589)
- 2012(11710)
- 2011(10672)
- 2010(11099)
- 2009(10592)
- 2008(11109)
- 2007(9983)
- 2006(8960)
- 2005(8257)
- 学科
- 济(44163)
- 经济(44118)
- 管理(38797)
- 业(33634)
- 企(29780)
- 企业(29780)
- 财(25812)
- 方法(17628)
- 数学(14103)
- 数学方法(13842)
- 中国(13658)
- 财政(13081)
- 农(12265)
- 制(11908)
- 务(11728)
- 财务(11708)
- 财务管理(11666)
- 企业财务(11098)
- 理论(10895)
- 政(10640)
- 业经(10219)
- 策(10107)
- 地方(10103)
- 学(9720)
- 贸(9689)
- 贸易(9684)
- 易(9428)
- 银(8831)
- 银行(8825)
- 行(8328)
- 机构
- 大学(162332)
- 学院(161328)
- 济(68274)
- 经济(66720)
- 管理(59638)
- 研究(53329)
- 理学(49892)
- 理学院(49367)
- 管理学(48593)
- 管理学院(48283)
- 财(43923)
- 中国(43510)
- 京(33459)
- 财经(30261)
- 科学(29094)
- 经(27166)
- 所(26664)
- 江(26417)
- 中心(24112)
- 范(23610)
- 师范(23503)
- 研究所(23062)
- 财经大学(21901)
- 北京(21709)
- 经济学(21588)
- 州(20942)
- 经济学院(19170)
- 师范大学(18769)
- 农(18660)
- 院(18654)
- 基金
- 项目(92080)
- 研究(73897)
- 科学(72998)
- 基金(66095)
- 家(54716)
- 国家(54206)
- 科学基金(47140)
- 社会(46703)
- 社会科(44221)
- 社会科学(44212)
- 教育(35588)
- 省(35477)
- 基金项目(32987)
- 编号(31254)
- 划(30041)
- 成果(28724)
- 资助(28335)
- 自然(27735)
- 自然科(27073)
- 自然科学(27068)
- 自然科学基金(26590)
- 课题(22976)
- 部(21472)
- 重点(20858)
- 性(20403)
- 项目编号(19600)
- 发(19517)
- 教育部(19254)
- 创(19028)
- 年(18951)
共检索到267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邓子基先生关于财政与银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思想丰富而深刻。本文对邓先生的财政银行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邓先生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面的理论贡献。基于这些思想和理论,本文还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的着力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本文认为,财政与银行密切协作的理论依据导源于两者的同一性,它们合理分工的理论依据导源于两者的区别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配套模式的最佳选择应是紧中略有松的财政政策和松中略有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规模作为经济动态系统的两大可控输入,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和制约着实物的运动,货币、财政政策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组织和协调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可根据经济情况使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或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德林
新经济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它与我国前期的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有着极大的区别,因此处于新时期经济中的财政金融的体制、政策之间的配套问题,赋予了新的涵义和内容,必须及时加以再认识,以期把握规律,适应新的经济运行。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
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供需总量、结构的两大法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折旧及财政法规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货币发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 刘美清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刘青刘美清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国家只能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地调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