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3)
- 2023(5244)
- 2022(4299)
- 2021(4402)
- 2020(3636)
- 2019(8400)
- 2018(8657)
- 2017(15936)
- 2016(9115)
- 2015(10282)
- 2014(10579)
- 2013(10188)
- 2012(9750)
- 2011(8623)
- 2010(9224)
- 2009(9100)
- 2008(9791)
- 2007(8868)
- 2006(8109)
- 2005(7627)
- 学科
- 济(33526)
- 经济(33462)
- 管理(30786)
- 财(24396)
- 业(24379)
- 企(23242)
- 企业(23242)
- 制(13513)
- 财政(13478)
- 方法(12199)
- 中国(11957)
- 政(10919)
- 理论(10391)
- 务(10048)
- 财务(10031)
- 财务管理(9986)
- 体(9938)
- 学(9918)
- 企业财务(9511)
- 农(8771)
- 体制(8561)
- 数学(8529)
- 业经(8498)
- 数学方法(8321)
- 教育(7850)
- 银(7846)
- 银行(7840)
- 策(7568)
- 行(7389)
- 融(7151)
- 机构
- 大学(133643)
- 学院(129529)
- 济(50200)
- 经济(48933)
- 研究(45249)
- 管理(44170)
- 财(38010)
- 中国(36260)
- 理学(36023)
- 理学院(35596)
- 管理学(34927)
- 管理学院(34661)
- 京(29348)
- 科学(26078)
- 财经(24648)
- 所(23757)
- 江(22123)
- 经(22045)
- 研究所(20429)
- 范(19922)
- 师范(19789)
- 中心(19609)
- 北京(19370)
- 财经大学(17686)
- 州(17471)
- 农(17077)
- 经济学(16264)
- 师范大学(15952)
- 院(15458)
- 省(15247)
- 基金
- 项目(68941)
- 研究(55133)
- 科学(52714)
- 基金(48121)
- 家(40624)
- 国家(40175)
- 社会(33955)
- 科学基金(33646)
- 社会科(31843)
- 社会科学(31831)
- 教育(26471)
- 省(25845)
- 编号(23994)
- 基金项目(23975)
- 成果(23903)
- 划(21610)
- 资助(20123)
- 自然(18889)
- 自然科(18427)
- 自然科学(18421)
- 自然科学基金(18074)
- 课题(17036)
- 性(16025)
- 部(15808)
- 重点(15701)
- 项目编号(15422)
- 年(14509)
- 教育部(14066)
- 制(13991)
- 国家社会(13943)
共检索到228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我国公共财政模式的构建,要划清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明确政府和财政的职能范围;确定财政的具体支出内容和项目;正确界定和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控制公共财政收支规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等。西方公共财政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廖楚晖
一 (一)西方公共财政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公共财政学观念早在19世纪时梅兹拉(U.Mazzoal)威克塞尔(K.Wicksell)及萨克斯(Sax)等人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及。1919年林得勒(E.Lindahl)的“自愿交易理论”便以私有经济交易行为法则来分析政府的收支过程,而为公共财政的滥觞,但公共财政的研究热潮直到1954年萨缪尔逊(P.A.Samuelson)提出公共财政模式以后才正式展开,随后许多经济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见解,而使公共财政理论得以迅速发展。1956年提伯特(C.M.Tiebout)发表《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以后,更使公共财政理论的探讨,发展到地方公共财政的发展范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湖北省财政实现了由单纯的供给财政、建设财政向效益财政的转变。效益财政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湖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雍君
预算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NPM)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以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以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为重心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全力打造基于结果导向(result-orientation)的预算和公共财政管理系统,其经验和意义颇值得研究和关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课题组
一个合理高效的财政模式,应当是相对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框架和相对集中化的财政管理框架的协调统一。加快构建集权化财政管理框架体系,并通过相应的制衡性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是当前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课题。浙江省富阳市从2007年开始探索财政管理改革,构建了一个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浩
本文在公共财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了商业银行服务于公共财政资金循环、开展银政合作的动因,分析了我国银政合作业务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银政合作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本文提出,银行需要在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选择更为优化的路径,战略协同公共财政改革,准确把握并引导银政业务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银政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银政合作 消费链经济 交叉销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张立球
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 ,既有共性 ,又相区别 ,即都以国家或政府为财政主体 ,而财政客体、财政形式、财政目的 ,各有侧重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财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财政职能决定于财政存在的依据 ,同时又规定着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关键词:
财政理论 比较 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华 刘旭
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用,促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维护政府形象,增进社会对政府公共支出的了解和监督等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云 施筱勇 庞宇 陶蕊
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改善政府行政管理,强化问责机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工具,已经在发达国家得以制度化,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积极作用。相应地,其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也较早、较好地在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总体框架内开展起来。因此,分析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及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实施机制以及评价结果应用,可对我国政府开展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民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清亮
民主财政是民主政治在财政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民主思想在财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民主思想一经出现便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一样,民主财政建设在我国公共财政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旭东 许航敏 刘明勋 史金善 庞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智杰
从受托责任的角度讲,公共财政是公众赋予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而会计本质上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经济信息系统。本文认为,应借鉴现代西方公共管理和预算改革的实践,我国财政改革应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并建立应计制基础的政府会计系统,政府会计的目标和准则应建立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政府应将财政和财务信息全面、客观、公正地报告给委托人,同时积极推进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关键词:
受托责任 公共财政 政府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