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9)
- 2023(4924)
- 2022(4203)
- 2021(4061)
- 2020(3520)
- 2019(7900)
- 2018(7688)
- 2017(14729)
- 2016(8358)
- 2015(9307)
- 2014(9388)
- 2013(9422)
- 2012(9008)
- 2011(7836)
- 2010(8338)
- 2009(8026)
- 2008(8680)
- 2007(8078)
- 2006(7399)
- 2005(6499)
- 学科
- 济(34422)
- 经济(34274)
- 管理(29946)
- 业(26840)
- 财(26315)
- 企(25082)
- 企业(25082)
- 方法(15644)
- 务(12971)
- 财务(12961)
- 财务管理(12917)
- 财政(12473)
- 企业财务(12455)
- 数学(11183)
- 数学方法(11052)
- 中国(10678)
- 政(10087)
- 制(9609)
- 理论(9227)
- 学(9173)
- 农(8944)
- 业经(8378)
- 和(7187)
- 体(6705)
- 地方(6618)
- 策(6351)
- 教育(6161)
- 银(5890)
- 银行(5877)
- 体制(5673)
- 机构
- 大学(128753)
- 学院(124230)
- 济(49089)
- 经济(48067)
- 管理(43556)
- 研究(42684)
- 理学(36846)
- 财(36405)
- 理学院(36381)
- 管理学(35676)
- 管理学院(35444)
- 中国(32446)
- 京(26802)
- 科学(25527)
- 财经(24569)
- 所(22698)
- 经(22030)
- 江(20394)
- 研究所(19876)
- 范(18900)
- 师范(18768)
- 中心(17904)
- 财经大学(17843)
- 农(17586)
- 北京(17128)
- 经济学(15656)
- 州(15589)
- 师范大学(15176)
- 业大(14856)
- 院(14430)
- 基金
- 项目(72815)
- 科学(57382)
- 研究(54694)
- 基金(53852)
- 家(46268)
- 国家(45836)
- 科学基金(38978)
- 社会(36790)
- 社会科(33583)
- 社会科学(33561)
- 基金项目(28151)
- 省(26845)
- 教育(26033)
- 自然(23988)
- 自然科(23467)
- 自然科学(23458)
- 划(23142)
- 自然科学基金(23052)
- 资助(22141)
- 编号(21841)
- 成果(20951)
- 部(17369)
- 重点(16678)
- 性(15494)
- 课题(15420)
- 教育部(15314)
- 国家社会(14813)
- 人文(14455)
- 大学(14399)
- 创(14333)
共检索到203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彤 赵雪恒
论财政投资的社会性质及其范围罗彤,赵雪恒国家财政支出(包括财政投资)具有社会性质,其目的是保证社会的共同需要。国家财政投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既不符合财政支出的基本性质,也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悖,财政投资应逐步退出竞争性商品生产领域。一、财政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范一飞
财政投资是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预算资金为来源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财政投资曾经一统天下,无所不包。改革以后,又出现另一方面的问题,即财政投资份额偏低,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财政统收统支,财政投资大包大揽固然有其弊端;但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取消财政投资,搞“吃饭财政”,同样弊多利少。必须正确界定财政投资范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旭东
一、公共财政定义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由国家凭借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分配方式。 所谓“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对社会总产品进行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海星
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刘明慧,张海星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在分析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内涵和转换、财政职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振一
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已跨入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全面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转变,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其中,财政职能范围又应作些什么样的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将关系到财政改革能否顺应商品经济发展,关系到财政困难能否得到根本解决。一、商品经济发展呼唤着财政职能范围的调整现存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产品经济发展中形成的,集中反映着产品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在产品经济下,社会经济成分单一,社会职能与所有者职能溶为一体,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侧面,都在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下运行,企业部门财务和家庭部门财务失去了独立性;企业财务是国家财政的基层环节,执行着国家财政职能,国家财政则是社会大工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以政府决定全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关系为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应置于市场机制之中,即把原来完全由政府决定全社会资源配置转变为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并以市场配置和调节为基础。在确定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前提下,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财政职能范围的转换和调整。一旧的财政职能范围的格局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成份单一,国家行政职能和所有者职能重合。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下运行。企业财务成为国家财政的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一项制度 ,二者在实践中呈动态演进的关系。本文考察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过程中公共财政范围的变动 ,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公共财政范围的差异性 ;转轨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财政公共化取向的进展与作用 ;并对中国转轨过程中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的演进作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范围及其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转轨经济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剑敏 陆亨良
科学界定地方财政支出范围何剑敏陆亨良一、地方政府职能是界定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进行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要进行深刻的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要明确界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俊生
一、研究确定财政职能范围理论依据的必要性财政职能范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财政究竟应当"管"些什么,即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投资与消费活动),哪些应当由财政负责安排开支和管理,哪些不属于由财政负责安排开支和管理的范围;第二个层次就是在第一个层次已定的条件下,进一步确定财政应当"管"到什么程度,即财政收支规模及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确定、财政收入结构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确定等.因此,要解决财政职能范围的确定问题,首先必须搞清并确定财政开支和管理的合理范围,然后,方可以进一步确定财政收支规模和数量界限等问题.不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政职能范围问题往往表现为后者,即财政收支规模问题,而不是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生
我国现行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范围广,内容无所不包。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财政职能范围的格局根本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财政职能范围格局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动,但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传统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春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文谦 刘慧琴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活动范围的界定阎文谦刘慧琴财政活动范围的大小,直接制约着政府职能的实现及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界定财政的活动范围。我们认为,财政活动范围取决于政府行为取向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汪艳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资源配置方式由过去的计划和行政命令起主导性作用向市场调解起基础作用性转变,政府部门由全面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逐步向只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转变。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手段之一的财政支出制度与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常处在碰撞之中。因此,调整财政支出制度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馨
本文介绍了财政属性和财政范围问题 ,它们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争论和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财政属性问题围绕着政治与财政的关系展开 ,其争论的核心是政治有无成为财政活动的因素。这是中国式的公共选择问题的探讨。财政范围问题的争论 ,反映出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和体制转轨时期财政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分歧。回顾这些理论争论 ,对于构建中国式的公共财政论是有所裨益的。
关键词:
财政 财政属性 财政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