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4)
2023(6167)
2022(5199)
2021(5138)
2020(4318)
2019(9309)
2018(9401)
2017(17153)
2016(9947)
2015(11480)
2014(12000)
2013(11457)
2012(10994)
2011(9701)
2010(10066)
2009(9695)
2008(10086)
2007(9606)
2006(8685)
2005(7656)
作者
(29578)
(24509)
(24498)
(23536)
(15588)
(11878)
(11276)
(9556)
(9408)
(9137)
(8420)
(8401)
(8023)
(8007)
(8004)
(7262)
(7200)
(7198)
(7086)
(7015)
(6487)
(6088)
(5933)
(5844)
(5613)
(5603)
(5583)
(5424)
(5114)
(5065)
学科
(34694)
经济(34529)
管理(33042)
(26673)
(24632)
企业(24632)
(23882)
中国(13390)
方法(13079)
(12597)
财政(12473)
理论(11622)
(11377)
(11272)
(10507)
财务(10448)
财务管理(10404)
(10056)
企业财务(9882)
(9765)
业经(9427)
教育(8608)
(8271)
数学(8252)
数学方法(8051)
地方(7798)
(7489)
(7340)
银行(7321)
体制(6991)
机构
大学(144835)
学院(142638)
研究(50461)
(50112)
经济(48638)
管理(47162)
中国(38936)
理学(38767)
理学院(38234)
管理学(37273)
管理学院(37007)
(36022)
(32151)
科学(31890)
(27132)
(24706)
(24637)
研究所(23779)
财经(23702)
中心(22765)
(21796)
师范(21559)
(21109)
北京(20544)
业大(19747)
(19263)
农业(19105)
(18614)
(17513)
师范大学(17042)
基金
项目(83244)
研究(63585)
科学(63305)
基金(57299)
(49630)
国家(49093)
科学基金(40609)
社会(39430)
社会科(35908)
社会科学(35890)
(33117)
教育(30397)
基金项目(29101)
(27586)
编号(27339)
成果(26084)
自然(24353)
资助(23861)
自然科(23779)
自然科学(23769)
自然科学基金(23307)
课题(20170)
重点(18953)
(18254)
(17460)
项目编号(17199)
(16666)
(16602)
(16016)
大学(15835)
期刊
(68108)
经济(68108)
研究(49875)
中国(38940)
(35332)
学报(27689)
教育(24922)
(23792)
科学(21838)
大学(21128)
学学(19542)
管理(18810)
农业(15371)
财经(14146)
(13060)
金融(13060)
技术(12178)
(12166)
经济研究(10288)
业经(9695)
(9507)
图书(9389)
会计(8731)
问题(8663)
财会(8189)
(7818)
财政(7818)
(7172)
书馆(7020)
图书馆(7020)
共检索到243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  
论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梅阳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起来的为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产品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主体是国家,即各级政府,财政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管理的综合部门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尤其是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德雄  
试论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刘德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财政部门如何参与这项改革,首先必须明确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应该和可能发挥的作用。下面就此略陈管见。一、社会保障分配与财政分配的内在联系社会保障是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增文  
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中央财政为建立和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及配套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但由于目前的考核机制是以经济增长目标为宗旨的,而且追求的是高投资、低消费和高增长的模式,从而使得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资金极有可能被任意的挪用和挤占,而产生资金的"瞄偏性"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障资金配置和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提升效率这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绩效评估指标结构体系,从而对转移支付绩效进行DEA评估。由所得的离散系数可知,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和提升状况效率的赋权分别为0.592和0.408。由于100个样本县市对社会保障及配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韩艳翠  
根据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基本事实,本文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我国目前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扭转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另一方面要严格界定政府职能,确定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重点和优先扶持领域,并随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财政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朱方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哲实  
现代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关系马哲实一、举办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国家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1.大力举办社会保障事业是市场经济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性经济。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价值规律和市场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增文  邓大松  
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关键环节。笔者运用柯布-道哥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各缴费主体应承担的适度缴费比例以及2008年到2030年间财政收入状况。通过分析知,个人缴费率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个人缴费率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但企业缴费率超出了能够承受的缴费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正旺  
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公共财政必须介入该体系的建设,并承担主要的责任。然而,当前公共财政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足,存在着基层财政角色失位,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的错位,财政资金监管失控等问题。基于此,准确定位公共财政的角色与责任,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毋庸置疑,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起着主导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对此,政府财政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财政创新的方式来定向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社保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财政社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有力,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在新常态下,还要在准确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财政社保工作。准确把握形势,做出科学预判"三期叠加"影响财政社保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一般公共财政和社保基金收入增速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各项改革的基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至今人们对财政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应发挥怎样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仍不统一。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并非是谁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作者从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社会保障与财政收支、社会保障与财政调控三个方面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特殊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磊  杭政  
通过阐述公共财政及其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不平衡、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制度性缺失以及社会保险收支管理混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监督,构建公共卫生财政财务保障体系以及建立长效财力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竹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存在着多元化的保障主体及其与之相匹配的保障模式,家庭、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都可成为保障的主体,就社会保障而言也是如此。不同国家的国情决定了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不是唯一的,仅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难以充分体现社会要求。本文从各种形式的保障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出发,得出不同经济形态下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培育多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将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