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7)
2023(8118)
2022(6858)
2021(6789)
2020(5562)
2019(12410)
2018(12113)
2017(23903)
2016(13379)
2015(15005)
2014(15232)
2013(15247)
2012(14325)
2011(12885)
2010(13540)
2009(12856)
2008(13276)
2007(12321)
2006(11421)
2005(10378)
作者
(37246)
(31490)
(31005)
(30025)
(19905)
(15158)
(13958)
(11864)
(11854)
(11575)
(10766)
(10366)
(10151)
(10099)
(10089)
(9357)
(9184)
(9169)
(9013)
(8802)
(8066)
(7844)
(7594)
(7490)
(7202)
(7125)
(7109)
(6878)
(6470)
(6241)
学科
(54737)
经济(54667)
(49808)
(45870)
管理(40613)
农业(30277)
(29050)
企业(29050)
(28052)
中国(17332)
(16864)
业经(16854)
方法(15957)
地方(14176)
财政(13673)
数学(13535)
数学方法(13232)
(13054)
(12224)
财务(12194)
财务管理(12141)
(11642)
企业财务(11495)
(11201)
(10641)
银行(10638)
及其(10634)
收入(10348)
(10333)
(10236)
机构
学院(194011)
大学(188078)
(83777)
经济(81938)
管理(72454)
研究(66815)
理学(60480)
理学院(59913)
管理学(59032)
管理学院(58680)
中国(55999)
(48146)
(47713)
(39281)
科学(37900)
农业(35767)
(34784)
(33680)
财经(32876)
中心(31728)
业大(30563)
研究所(30162)
(29424)
(26442)
师范(26323)
(25830)
(24946)
北京(24884)
经济学(23866)
财经大学(22968)
基金
项目(112457)
研究(90284)
科学(88122)
基金(79502)
(66805)
国家(66029)
社会(56928)
科学基金(56299)
社会科(53448)
社会科学(53433)
(45272)
基金项目(40803)
教育(40247)
编号(40008)
(36409)
成果(34749)
自然(32841)
资助(32631)
自然科(32017)
自然科学(32011)
自然科学基金(31413)
(27880)
课题(27359)
(25848)
(25530)
(25387)
重点(24836)
(23353)
(22775)
国家社会(22634)
期刊
(110322)
经济(110322)
研究(66729)
(53005)
中国(46022)
(41399)
农业(35337)
(26755)
金融(26755)
学报(26542)
科学(24964)
管理(23921)
教育(22783)
业经(22610)
大学(21697)
学学(20392)
财经(17495)
(16109)
技术(15960)
问题(15771)
(14954)
农村(14668)
(14668)
经济研究(14584)
农业经济(14247)
世界(11789)
(11480)
经济问题(11101)
(10508)
技术经济(9715)
共检索到32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放  张兰  
源于计划经济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在公共财政模式下 ,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 ,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改变公共品对农村的排斥 ,实现城乡协调、统一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新万  
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财产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的,也有体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石安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仅在于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本身,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所具有的这种广泛外部性特征决定了政府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选择上,既要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社会稳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既要考虑农业的积累水平,又要考虑农业的产出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迟慧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 ,尽管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因素较多 ,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缺陷较大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支出结构、财政补贴方式及农业税制等方面的分析 ,揭示了当前财政政策在“三农”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凌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而农业的发展与财政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下面分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财政政策支农的形式、作用和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同时也为当前和今后中长期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立国安邦的根本,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从2003年正式拉开序幕至今已经过去八年,为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财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相关政策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成效如何,还存在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伟  
破解“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振国  
论农业财政政策张振国我国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对建立健全我国的宏观政策体系提出了极为紧迫的要求。本文就农业财政政策问题做一些探讨。一、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农业增产目标。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增加农业产量是我国几十年来农业发展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震  安体富  
1.应该不断提高中间产品增值税的中央分享比例,直至将这部分增值税全部划为中央税。引发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共享税制度,特别是增值税制度的分享,通过中间产品增值税分享比例的调整,能够降低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的激励。地方政府会发现,即使引来大项目,短期内它对地区税收收入的贡献度也会下降。2.宜选择最终消费税基的税种作为地方税。典型的最终消费税税种包括最终产品的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建华  
一、当前的财政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新思路20年来,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企业改革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为配合并促进企业改革,财政进行了以“减税让利”为主旋律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其他方面改革滞后等主、客观原因,财政在收入减少的同时,财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The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since 1998 in terms of its expansionary effects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The assessment suggests that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mor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an improving income inequalit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policy should orient more towards income equalization.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跃洲  
文章在对CGE模型基本原理进行简要说明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个“八部门财政CGE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6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2)农民收入提高间接拉动了消费的增长,对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3)支持“三农”的财政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格局,最终的出路还是应该在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明  
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在支农政策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规模不足,比例不高,结构不合理,宏观效率不高,县乡基层财力薄弱等。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