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3)
2023(4374)
2022(3654)
2021(3469)
2020(2961)
2019(6548)
2018(6182)
2017(12240)
2016(6865)
2015(7821)
2014(7922)
2013(8039)
2012(7540)
2011(6547)
2010(6979)
2009(6690)
2008(7260)
2007(6750)
2006(6098)
2005(5772)
作者
(19545)
(16219)
(16170)
(15810)
(10280)
(7784)
(7157)
(6078)
(6074)
(6015)
(5546)
(5428)
(5347)
(5301)
(5137)
(4836)
(4797)
(4709)
(4569)
(4507)
(4250)
(3957)
(3859)
(3836)
(3670)
(3666)
(3650)
(3475)
(3276)
(3251)
学科
管理(27760)
(27564)
经济(27520)
(24142)
(23410)
(20173)
企业(20173)
财政(12594)
(10673)
财务(10653)
财务管理(10606)
方法(10407)
(10144)
中国(10053)
企业财务(10045)
(10030)
(8527)
数学(8424)
数学方法(8233)
(6814)
业经(6518)
(6490)
银行(6487)
(6229)
地方(6179)
(6137)
制度(6136)
(5996)
体制(5902)
理论(5842)
机构
大学(103851)
学院(102977)
(42633)
经济(41693)
管理(35248)
(33461)
研究(32944)
理学(28844)
理学院(28551)
管理学(28095)
中国(27994)
管理学院(27905)
财经(21919)
(21208)
(19524)
科学(18641)
(17598)
(17421)
财经大学(15614)
中心(15039)
研究所(14723)
(14235)
师范(14181)
经济学(14057)
北京(14049)
(13773)
(12770)
经济学院(12646)
(12429)
师范大学(11177)
基金
项目(55785)
研究(43734)
科学(43326)
基金(40114)
(33538)
国家(33207)
社会(28457)
科学基金(28410)
社会科(27004)
社会科学(26995)
(21323)
基金项目(20400)
教育(20344)
编号(17670)
(17413)
资助(16985)
成果(16858)
自然(16223)
自然科(15847)
自然科学(15845)
自然科学基金(15530)
(12870)
课题(12790)
(12719)
重点(12494)
国家社会(11934)
(11583)
教育部(11557)
人文(11264)
项目编号(11251)
期刊
(54675)
经济(54675)
研究(40776)
(32851)
中国(22191)
学报(15283)
管理(13455)
财经(13197)
(13053)
金融(13053)
教育(12515)
(12345)
科学(12228)
大学(12070)
(11339)
学学(11157)
经济研究(8934)
会计(8138)
业经(7909)
问题(7811)
农业(7651)
财会(7350)
技术(7348)
(7295)
财政(7295)
(6933)
(6573)
理论(5284)
(5188)
国际(5043)
共检索到176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霞  燕洪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针对最近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集权化的趋势《,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一文运用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的两大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最近有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趋势,但仍是一个高度财政分权的国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彩霞  
由于共享税所涉税种多,税收体量大,成为央地财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规范层面还是经验层面,均不可否认地方拥有适度的财政自主权。在财政分权的视角下审视我国共享税制度的设计,会发现共享税的税权结构安排已无法满足财政分权的要求。共享税的调节以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为主,中央与地方税权配置失衡,地方财政自主空间狭小,功能定位单一且僵化。共享税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当注重对公平与效率的考量,在"中央统一领导,调动两个积极性"的指导下,完善以比例分成为主的共享模式,适度扩大地方财政自主的空间,良法善治取代政策先行,形成中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彩霞  
由于共享税所涉税种多,税收体量大,成为央地财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规范层面还是经验层面,均不可否认地方拥有适度的财政自主权。在财政分权的视角下审视我国共享税制度的设计,会发现共享税的税权结构安排已无法满足财政分权的要求。共享税的调节以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为主,中央与地方税权配置失衡,地方财政自主空间狭小,功能定位单一且僵化。共享税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当注重对公平与效率的考量,在"中央统一领导,调动两个积极性"的指导下,完善以比例分成为主的共享模式,适度扩大地方财政自主的空间,良法善治取代政策先行,形成中央、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共享的共享税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键  
一、现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总结多年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专项资金安排较多,以项目形式下达地方并规定具体用途的比重过大。这里所说的专项资金是指从中央财政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收入中安排的、用于地方使用的资金。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明  
中国的省内财政分权是影响省内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省内财政分权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什么因素导致省内财政分权存在如此大差异?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比较了地区分权与集权对居民效用的影响,发现族群多样性程度越高,分权对居民效用的提升作用越大,因此,政府分权的激励也就越大。为了验证这一点,本文使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中国地级行政区层面的族群多样性指标,实证研究了省级政府与地级政府间财政分权同族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族群多样性越高的地区,以财政自给率和税收分成两种方法度量的财政分权程度都会较高,从而验证了本文的理论观点。进一步,本文使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关于居民对公共服务偏好的信息,发现一个地区的族群多样性越大,居民对公共服务偏好的差异也就越大,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管晓峰  
为何要对财政贴息进行审计财政贴息是指政府各级财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对既定范围的贷款给予一定利息补贴,以减轻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降低借款成本(利息)负担,以促进生产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陈昌盛  
在财政分权理论框架下分析再分配问题的焦点在于“分”字。在多级政府下谁更应该执行再分配职能或再分配职能如何在政府间分割最适 ?文中基于前人研究成果 ,对此问题展开了规范的分析 ,然而得出的一般结论却带有明显的经验性 ,并运用阿特金森定理和广义劳伦兹曲线对此结论作出了尝试性的解释。从公平的角度出发的 ,这的确也是解释再分配职能的最重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红英  
近20年来,推行财政分权,一直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主旋律。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探讨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地位的关系,以及财政分权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财政分权改革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德祥  张磊  龚旻  
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过滤周期变动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测度地方财政的稳固状况,同时根据中国实际分权状况,估计地方政府收支分权水平,并从收支分权与体制设计两个角度分析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稳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2年,地方政府总体财政稳固性在下降,财政收支分权水平显著下降,且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显著提高。其中,2002年的所得税改革对促进省级财政稳固具有正效应。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提高省级政府的自有收入占比,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调整支出结构,转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并逐步减少中央转移支付,合理深化税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稳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完善的财政分权安排体现在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以及责任执行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当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且地方政府的事权越来越大时,地方政府就会寻求税收之外的土地收入;同时,当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事权的执行时,越来越庞大的土地收入就会被用于满足当政者个人偏好的相关领域。正因如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双刃性:一方面,它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它为政府的错误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浪费式的经济增长。浪费式经济增长典型地体现在"形象工程"、"短命工程"、重复建设、投资失误以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并成为社会腐败的主要诱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吴红宇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收支以及晋升的双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间展开了激烈的引资竞争。各地为吸引FDI流入竞相提供各种引资优惠,使得外资企业相对内资企业形成了显著的"先天优势",对内资企业发展产生制约,进而引致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实证表明,政府引资竞争所导致的FDI挤出效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显著存在,并会随着引资优惠强度的提升而增强。为避免其不利影响,应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地方政府引资行为,优化引资环境,避免地区间过度竞争引致的优惠政策比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池  段昕昕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央上收财权、下放事权,地方政府出现财政缺口,诱发地方政府寻求预算外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成为"第二财政"。本文利用空间经济学分析各省份土地财政空间相关性,并建立FEM、REM、SLM与SEM模型,利用2004-2011年31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检验发现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缺口越高,地方土地财政占比越大,财政支出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土地财政水平,此外城镇化与服务业产值占比对土地财政存在影响。为有效控制土地财政风险,地方政府要改革财税、土地与官员晋升机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加强监督与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