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3)
2023(11770)
2022(9760)
2021(9237)
2020(7399)
2019(16753)
2018(16470)
2017(30030)
2016(16619)
2015(19037)
2014(19233)
2013(18989)
2012(18273)
2011(16830)
2010(17010)
2009(15876)
2008(16050)
2007(14350)
2006(13030)
2005(12184)
作者
(48842)
(40588)
(40483)
(38572)
(26047)
(19411)
(18346)
(15802)
(15734)
(14643)
(14138)
(13599)
(13321)
(13274)
(13200)
(12384)
(12083)
(11743)
(11672)
(11439)
(10730)
(10029)
(9742)
(9528)
(9142)
(9104)
(8998)
(8940)
(8306)
(8298)
学科
(75887)
经济(75801)
管理(45547)
(40931)
(31418)
企业(31418)
中国(29070)
(26962)
方法(23944)
地方(21466)
(21434)
数学(20093)
数学方法(19964)
(18139)
(17267)
业经(16615)
(15246)
贸易(15230)
(15070)
银行(15048)
(14755)
(14587)
(14341)
金融(14333)
农业(13831)
财政(13304)
(12997)
(12772)
理论(12140)
(11846)
机构
大学(243289)
学院(242000)
(106111)
经济(104057)
研究(95308)
管理(81976)
中国(74397)
理学(67521)
理学院(66643)
管理学(65691)
管理学院(65223)
(56446)
科学(55465)
(54478)
(49755)
研究所(44459)
中心(41126)
财经(40525)
(40307)
(38473)
(36703)
北京(35914)
(35622)
师范(35271)
经济学(34364)
(33733)
农业(31278)
业大(31047)
经济学院(30652)
(30591)
基金
项目(147196)
科学(114799)
研究(112761)
基金(104662)
(91089)
国家(90286)
科学基金(75105)
社会(72130)
社会科(68307)
社会科学(68294)
(56298)
基金项目(53212)
教育(51573)
(47787)
编号(45483)
自然(43747)
资助(43435)
自然科(42680)
自然科学(42667)
自然科学基金(41886)
成果(40206)
(37492)
重点(34180)
课题(33834)
(33470)
发展(30938)
国家社会(30723)
(30439)
(30132)
中国(29662)
期刊
(131091)
经济(131091)
研究(86794)
中国(60576)
(47134)
学报(39045)
(38850)
科学(34911)
教育(34279)
管理(32575)
大学(29696)
学学(27377)
(26897)
金融(26897)
农业(26555)
财经(22482)
经济研究(22357)
技术(20407)
业经(19967)
(19579)
问题(17390)
(15737)
世界(14498)
(14389)
国际(13922)
图书(13139)
(11695)
(11681)
论坛(11681)
技术经济(11355)
共检索到405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潮  
财政主体是财政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国家出现后,国家成了财政主体的抽象物,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者,是活动着的财政主体。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以及群体规模的扩大,财政主体作为财政活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经历了公众—君主—公民的演进过程。深化对财政主体演进的研究,不仅对指导中国财政实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而且对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中国财政学是世界财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财政学发展史上,中国财政学又表现出了典型的特殊性和自足性。在遵循财政学基本框架和原理的基础上,以财政运行规律和财政权力制衡为理论延展的"双轮",结合经济体制和改革环境的变化,中国财政学先后经历了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和国家治理论三个阶段,理论体系上有飞跃和创新,但思想体系和基本逻辑框架却始终保持着融合和统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财政学的基本问题是中国财政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基本问题的意义不是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对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代表着对中国财政学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文章概括了四大基本问题,涵盖财政学的边界、私人与公共的关系、财政政策评价的标准、国家财富管理的奥秘。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财政学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一是理解中国财政;二是加强财政学科和专业建设。财政学科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对现实财政问题进行规范的有深度的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中国财政学也会因此得到真正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国家支配社会较多份额的资源,决定了必须有专门的学科对此加以研究。财政学具有天然比较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财政学人曾努力嫁接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但这仍不足以应对现实巨变的挑战。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学科发展史中汲取经验,需要整合本土资源、放眼世界,并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财政学70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李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包括观念、举措、制度等在内的中国财政实践都将在未来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中国财政学科能提供更多有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本文分析了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系统梳理和全面反思了中国财政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知识体系形成视角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从知识生产方式视角提出要坚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创造逻辑,采取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等综合研究方法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提出应着眼财政实践和财政学科的特殊性,综合考虑决定财政学科知识生产相关要素的积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加强财政学科人才培养并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学术活动体系和开放性的学术制度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任晓兰  
财政学是一门交叉的综合社会科学,而财政社会学正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不仅是政府施政的角度来研究财政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探求公共财政发展规律的科学门类。财政社会学致力于通过对税收和预算制度变革的研究,探求推进现代国家的建构和政治文明进步的途径,为财政学研究开辟了新境界。从葛德雪、熊彼特到耶希特、兹尔坦,上个世纪后半期在美国的复兴,西方的财政社会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学术探索,而我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也与其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当代中国正在向"税收国家"和"财政国家"转型,政府养活人民的"财政幻觉"正在消失,在这个意义上,引入财政社会学思维变得日益重要。经我国学者的努力,或许财政社会学的复兴之地正是在中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纪念许廷星教授《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公开出版50周年是为了向许廷星教授致敬,向财政学前辈们致敬,弘扬优秀学术传统,促进财政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玮  
价值理论是影响财政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产生为西方财政学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基础条件。我国当前的“公共财政”研究借鉴和吸收了一些西方财政学的观点 ,我们不应该忽略这些观点的价值论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洪伟  赵文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高琳  
与传统财政学一样,现代财政学也是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但不同的是,现代财政学更加注重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及经济主体的影响、经济主体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决策行为等,它不仅涉及到政府的财务问题,更主要的是,它与资源的实际使用联系起来。本文从财政学研究思想的演变、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四个方面,对财政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试图勾勒出财政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骁  张明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在经济学分化综合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经济学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自产生以来,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分化综合的路径发展演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学具有逐渐转向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相综合的趋势,即向政府经济学综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洪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双方争论的分歧似乎不在于财政是否与国家有 本质联系,而在于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涉及三 个方面:不同的国家观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何联系;各种不同的财政理论究竟包含怎样的国家 观;如何看待现实中的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