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0)
- 2023(9281)
- 2022(7854)
- 2021(7502)
- 2020(6315)
- 2019(14353)
- 2018(14332)
- 2017(27274)
- 2016(15137)
- 2015(16713)
- 2014(16945)
- 2013(16231)
- 2012(15050)
- 2011(13507)
- 2010(14095)
- 2009(13584)
- 2008(14058)
- 2007(12591)
- 2006(11593)
- 2005(10770)
- 学科
- 管理(55055)
- 济(52323)
- 经济(52234)
- 业(47973)
- 企(42511)
- 企业(42511)
- 财(32719)
- 制(21126)
- 方法(17813)
- 中国(17750)
- 务(16763)
- 财务(16728)
- 财务管理(16676)
- 农(16206)
- 企业财务(15900)
- 财政(14648)
- 数学(14549)
- 体(14433)
- 数学方法(14281)
- 业经(13870)
- 银(12759)
- 银行(12752)
- 体制(12416)
- 行(12091)
- 策(11960)
- 税(11876)
- 政(11823)
- 税收(11269)
- 融(11221)
- 金融(11218)
- 机构
- 学院(209285)
- 大学(209146)
- 济(88207)
- 经济(86239)
- 管理(77355)
- 研究(71449)
- 理学(64392)
- 理学院(63711)
- 管理学(62823)
- 管理学院(62387)
- 中国(57508)
- 财(56713)
- 京(43609)
- 财经(39248)
- 科学(38630)
- 所(35625)
- 江(35335)
- 经(35255)
- 中心(32105)
- 研究所(30814)
- 财经大学(28418)
- 范(28283)
- 师范(28094)
- 北京(28092)
- 经济学(27396)
- 农(27274)
- 州(27155)
- 院(25796)
- 经济学院(24275)
- 省(23773)
- 基金
- 项目(123079)
- 科学(97602)
- 研究(97384)
- 基金(88662)
- 家(74771)
- 国家(74064)
- 科学基金(64057)
- 社会(62344)
- 社会科(59053)
- 社会科学(59040)
- 省(47373)
- 教育(45870)
- 基金项目(45127)
- 编号(40509)
- 划(39540)
- 自然(38105)
- 自然科(37182)
- 自然科学(37174)
- 成果(36839)
- 自然科学基金(36517)
- 资助(36504)
- 制(30037)
- 课题(29601)
- 部(28631)
- 重点(27924)
- 性(27516)
- 发(25926)
- 国家社会(25578)
- 创(25448)
- 教育部(25448)
共检索到349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春然
本文认为,当前财务报告制度对公司网络化的经营活动、义务、无形资产、异常风险等不予披露。审计师独立性缺失造成审计功能的降低,因此,有必要从审计师的选聘、禁止咨询等非审计业务、回避制度和审计报告范围的扩大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
关键词:
财务欺诈 无形资产 审计 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晓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股票市场频发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股市受挫。这导致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蒙受损失,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大跌,一批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折戟。笔者经研究得知,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这颗毒瘤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股市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暧昧,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不是直接来自于雇主-公众投资者,相反,而是来自于被审计的上市公司经营者。作为负责向公众披露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注册会计师,其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笔者就此提出了改变注册会计师收入来源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成本等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原因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梅
国内各地不断涌现财务欺诈案件,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创伤。文章从财务欺诈的概念、目的、特征、表现形式等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全面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欺诈 内部控制 防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瑶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证券市场上的普遍现象,财务欺诈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还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重大危害。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和常见手段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审计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凡
平台企业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财务欺诈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文章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和运动发展观,基于平台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平台企业运动的矛盾论,揭示了平台企业财务欺诈的生成机理,提出了防范对策。研究认为,在平台企业的运动发展中,实体性与虚拟性矛盾的共存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创造了信息不对称空间,便捷性和安全性矛盾的相克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提供了机会,共享性和侵犯性矛盾的共生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提供了动机,而智能性和伦理性矛盾的相伴关系为平台企业提供了合理化其欺诈行为的能力。平台企业的财务欺诈是由其矛盾运动失衡和偏离轨道引起的,应从监管方、平台方和投资方三管齐下,推出相关规范和技术手段,调节平台企业的矛盾运动,使其向有效防范财务欺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平台企业 财务欺诈 矛盾论 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磊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正在经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变革,治理欺诈上市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欺诈上市现象将会在新的发行制度中呈现出新的特征,如何用市场化的方法代替行政手段来治理欺诈上市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新股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规则的一部分,欺诈上市首先应该由发行制度的改革来规制,同时它又涉及到证券发行的各方主体和各类规则,考虑到资本市场的体系性,欺诈上市的治理也需要其他配套措施共同作用实现标本兼治。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背景下,规制欺诈上市应从合理配置发行监管权、重塑证监会的监管定位、完善注册制下发现违规的方式、强化欺诈上市的处理、健全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少华 王安邦
本文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指出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和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审计师是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重要控制机制,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缺陷紧密相关,财务报告欺诈问题,实质上就是公司治理问题,要防范财务报告欺诈,根源在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关键词:
财务报告 欺诈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建新
近几年,国内外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理论 成因 防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丹
本文首先诠释了公司治理生态的涵义,然后论述了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欺诈行为的相关性,接着从公司治理生态的角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公司治理生态建设,治理财务欺诈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生态 财务欺诈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丽华
财务欺诈案件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笔者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动因,阐述了舞弊审计的特征以及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揭露财务欺诈等舞弊行为。
关键词:
财务欺诈 舞弊 审计 舞弊审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玉泉
一、保险欺诈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一)保险欺诈的定义何谓保险欺诈,学者间的认识不尽相同。大多数人认为,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方面的欺诈,也称道德危险,主要表现为利用保险谋取不当利益,即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本文立足于一种崭新的理念——公司治理生态,揭示公司管理层财务欺诈的深层动因在于公司治理生态的危机和失衡,并指出公司治理生态危机蕴涵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巨大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CPA应对财务欺诈和审计风险的三种主要策略:承诺博弈、战略系统审计及“财务报表审计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能华
信用证是国际商业中的生命血液。信用证之所以能如此长期和广泛地使用,其特殊性和优越性就在于它所奉行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信用证赖以存在的基石。正是这一特殊的运行原理,成了某些犯罪分子进行欺诈的手段。在这利益失衡的夹缝中,诞生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从此,如何处理好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与欺诈例外制度的关系,便成为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热点。本文则从新的视角,重新探讨了两者的关系,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
信用证 欺诈例外 正义 公平 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冷冰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美国施乐公司财务欺诈案中所使用的具体手法及其影响 ,重点关注了与销售型租赁有关的提前确认收益的会计手法。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形势等有关背景 ,分析了施乐等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频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并总结了其带来的若干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永芳 佟孟华 孙光林
以200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公司战略定位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经过稳健性测试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增强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效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效率,进而抑制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战略 财务欺诈 大股东持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