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2)
- 2023(11401)
- 2022(9994)
- 2021(9844)
- 2020(8337)
- 2019(19398)
- 2018(19143)
- 2017(36556)
- 2016(20329)
- 2015(22964)
- 2014(23184)
- 2013(23257)
- 2012(21188)
- 2011(18672)
- 2010(18985)
- 2009(17538)
- 2008(17771)
- 2007(15195)
- 2006(13215)
- 2005(11691)
- 学科
- 济(74959)
- 经济(74872)
- 管理(64757)
- 业(57955)
- 企(50734)
- 企业(50734)
- 财(35205)
- 方法(34630)
- 数学(28856)
- 数学方法(28487)
- 学(21525)
- 中国(21400)
- 务(20116)
- 财务(20051)
- 财务管理(19990)
- 企业财务(18894)
- 农(18878)
- 业经(16487)
- 地方(16369)
- 制(15849)
- 理论(15838)
- 财政(13616)
- 和(13432)
- 教育(12527)
- 农业(12319)
- 贸(12118)
- 贸易(12109)
- 银(11743)
- 银行(11705)
- 技术(11681)
- 机构
- 大学(285737)
- 学院(281823)
- 管理(111355)
- 济(104561)
- 经济(101974)
- 理学(95822)
- 理学院(94723)
- 管理学(93075)
- 管理学院(92560)
- 研究(90626)
- 中国(68219)
- 京(61311)
- 财(61102)
- 科学(57940)
- 所(46308)
- 财经(44270)
- 江(42404)
- 研究所(41083)
- 中心(40473)
- 农(40076)
- 经(39819)
- 范(39572)
- 业大(39464)
- 师范(39255)
- 北京(39026)
- 州(34413)
- 院(32815)
- 财经大学(32418)
- 师范大学(31636)
- 农业(31048)
- 基金
- 项目(185518)
- 科学(144661)
- 研究(138325)
- 基金(133180)
- 家(114663)
- 国家(113664)
- 科学基金(97715)
- 社会(84598)
- 社会科(80003)
- 社会科学(79980)
- 省(72281)
- 基金项目(71247)
- 教育(63756)
- 自然(63499)
- 自然科(61968)
- 自然科学(61955)
- 自然科学基金(60818)
- 划(60811)
- 编号(57878)
- 资助(55059)
- 成果(49154)
- 重点(40943)
- 部(40825)
- 课题(39373)
- 发(37802)
- 创(37738)
- 项目编号(36685)
- 科研(35399)
- 大学(35256)
- 教育部(35179)
- 期刊
- 济(117907)
- 经济(117907)
- 研究(90488)
- 中国(56042)
- 财(55708)
- 学报(45445)
- 科学(39973)
- 管理(39651)
- 教育(35488)
- 农(35226)
- 大学(34084)
- 学学(31443)
- 农业(24652)
- 技术(23054)
- 财经(22630)
- 融(21374)
- 金融(21374)
- 会计(19114)
- 经(19006)
- 图书(18400)
- 经济研究(18025)
- 业经(17401)
- 财会(16633)
- 问题(15314)
- 理论(14744)
- 版(14382)
- 实践(13708)
- 践(13708)
- 科技(13386)
- 技术经济(13064)
共检索到425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耿汉斌 张连安 郑勇
财务科学与会计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财务科学与会计科学是两门独立的科学,有的同志则持相反的意见。在如何合并为一门科学的问题上,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持“大会计”观点,主张将财务合并到会计科学内;另有同志则持“大财务”观点,主张将会计合并到财务科学内。上述几种意见中哪一种是科学的呢?应该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陆正飞
《财务与会计》喜迎第500期华诞,为此,编辑部向我约稿,希望就财务与会计研究或实践的某一方面谈些看法。经过认真思考,觉得确有必要谈些看法,一来祝贺《财务与会计》500期华诞,二来与学界和业界朋友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务与会计实践和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时不时也会产生一些争议,或者说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在前行的过程中时常反思,以免犯方向性错误。这里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洪
收到《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7期,我倍感惊喜,因为从中获悉一个重大信息:《财务与会计》将于2015年吸收合并《财务与会计》(理财版)的内容,由月刊改为全彩半月刊,同时创办学术刊物《财务研究》。这是《财务与会计》和广大财会人员的大事和喜事。作为《财务与会计》多年来的读者和作者,也想借改刊之际说说自己和《财务与会计》的故事。初识《财务与会计》是1983年。那年我考入曲靖地区财贸中专学校,学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友
《财务与会计》是会计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创刊35年来,已成为一个联结广大会计人的交流平台。在这些人中,既有居庙堂之高的政策制定者,也有持学术殿堂之雅的理论研究者,还有领时代潮流之风的企业高管,更有天南地北的基层财会工作者。这所有身处不同方位的会计人,上至白发苍苍的长者,下至年少青涩的学子,通过《财务与会计》这样一本刊物联结在一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份奇遇、一种奇缘。《财务与会计》是学问的探索者、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燕兆林
手捧着2008年第7期的《财务与会计》,看到26页下角一则关于"难忘30年"的征稿启事,才意识到1979年1月创刊的《财务与会计》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财务与会计》也陪伴我度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而这期间与她建立的那份浓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志耕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走出校门的我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税务专管员。在一个商品流通企业检查纳税情况时,我第一次看到了《财务与会计》。我记得非常清楚,其中有一篇关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文章,那时用的还是增减记账法,因为我刚刚从教科书上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鹏辉
我的父亲是一位会计。小时候,看到父亲用那台新买的计算器加加减减时我觉得很神气,当时我就对父亲说,将来我也要用计算器算账,我也要做会计。儿时的一句平常话没想到在随后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超
财务学实证研究若存在问题,那么根本的原因在于研究中的科学方法未被彻底而有效地应用。"洋八股"在文献回顾时对研究框架的合理确定,在理论分析时对新颖命题的有效构建,在经验考察时对适当证据的充分收集,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得一项实证研究既可以积累知识,又可以解决问题。显然,借鉴这一"查尔默斯"式的工作方法指南,财务学的科学研究将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绩和突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韦德洪 陈势婷 杨海燕
把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而且这种划分已经导致了学科体系混乱、工作认知混乱、财务管理功能弱化、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应该取消这种划分,回归会计本源,还财务管理应有的地位。取消管理会计学后,应把它原有的作业成本法等与成本有关的知识内容划归到成本会计学,其他知识内容则归还给财务管理学;同时,基于"大财务观"和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和行为,构建一个包括宏观财务管理学和微观财务管理学,以及包括财务预测学、财务决策学、财务预算学、财务会计学、财务控制学、财务分配学、财务分析学、财务审计学、财务关系学在内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并基于财务管理在社会生产要素管理中的地位,把财务管理学科设定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使之与财务管理客体在社会生产要素构成中的地位相匹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钞天虎
本文从分析社会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利害关系人入手,剖析了传统会计范式和人力资源会计所关注的人,并通过构建社会组织、利害关系人及其财务与会计的逻辑框架,探讨了重构财务与会计范式的必要性和创建人本财务与会计范式的总体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治纲
一、合并范围的确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凡是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和实质上能够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都需要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可见,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而控制,是指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毛家义
2006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经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或2006年版《通则》)。修订后的《通则》自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对于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通则》部分条款内容已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特别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范一飞
财政投资是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预算资金为来源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财政投资曾经一统天下,无所不包。改革以后,又出现另一方面的问题,即财政投资份额偏低,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财政统收统支,财政投资大包大揽固然有其弊端;但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取消财政投资,搞“吃饭财政”,同样弊多利少。必须正确界定财政投资范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旭东
一、公共财政定义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由国家凭借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分配方式。 所谓“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对社会总产品进行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