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9)
2023(8065)
2022(6888)
2021(6596)
2020(5646)
2019(12880)
2018(12671)
2017(24732)
2016(13141)
2015(14964)
2014(14761)
2013(14156)
2012(12935)
2011(11355)
2010(10889)
2009(9569)
2008(9144)
2007(7772)
2006(6246)
2005(5298)
作者
(33980)
(28329)
(28249)
(26820)
(18158)
(13559)
(13017)
(11145)
(10961)
(9879)
(9826)
(9594)
(8911)
(8831)
(8735)
(8510)
(8410)
(8390)
(8206)
(8127)
(7013)
(6714)
(6696)
(6669)
(6424)
(6373)
(6160)
(6048)
(5616)
(5584)
学科
(53075)
经济(53019)
管理(38550)
(36459)
(32562)
企业(32562)
方法(29358)
数学(24616)
数学方法(24201)
(13754)
中国(12395)
理论(12230)
业经(12083)
(12004)
(11204)
技术(9729)
(9652)
(9189)
贸易(9187)
(8951)
(8922)
财务(8885)
财务管理(8865)
地方(8643)
企业财务(8463)
农业(8046)
(7966)
教育(7911)
(7239)
(7146)
机构
大学(186248)
学院(183548)
管理(74612)
(73470)
经济(72144)
理学(65507)
理学院(64867)
管理学(63756)
管理学院(63381)
研究(52517)
中国(37078)
(36674)
(33794)
科学(30686)
财经(28289)
(27008)
师范(26781)
(25841)
(25608)
中心(25312)
业大(24162)
(23812)
经济学(23537)
(21999)
师范大学(21865)
研究所(21849)
北京(21793)
财经大学(21370)
经济学院(21363)
(20651)
基金
项目(129320)
科学(103795)
研究(98154)
基金(95311)
(81597)
国家(80892)
科学基金(71291)
社会(63691)
社会科(60532)
社会科学(60518)
基金项目(50821)
(49782)
教育(47447)
自然(45032)
自然科(44069)
自然科学(44060)
自然科学基金(43259)
(42156)
编号(40387)
资助(37955)
成果(32741)
(29865)
重点(28834)
(27947)
(27060)
国家社会(26787)
教育部(26746)
课题(26634)
人文(26127)
创新(25949)
期刊
(71904)
经济(71904)
研究(51431)
中国(28352)
(27644)
管理(26939)
学报(25950)
教育(25714)
科学(24116)
大学(21346)
学学(19735)
(18407)
技术(18169)
财经(15317)
(13190)
农业(12728)
(12121)
金融(12121)
图书(11204)
业经(11100)
经济研究(10882)
问题(10389)
理论(9023)
技术经济(8842)
(8680)
实践(8297)
(8297)
科技(8046)
统计(7861)
情报(7818)
共检索到250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课程都是文化选择的结果,课程知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又为诠释课程知识谱系提供了最基本的参照和依据,主要表现为:东西方文化主体观的差异决定了课程的文化选择;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课程的目的定位;东西方文化认识论的差异制约着课程的实践取向。从文化的角度阐释课程知识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东西方课程知识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从而厘清课程的知识谱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文化·教育·现代化──论东西方文化与日本教育的变革史朝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一国教育的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比较教育界的热点。而相应从东西方两种文化对一国教育的影响问题还未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旨在以日本这个“教育大国”作为研究对象,一是搞清日本是如何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珍  韩乔明  
不同的管理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本质有所不同,而理解管理本质对管理者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管理学派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以及融合他们的观点,更好地为管理者所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玲玲,王前  
论文探讨了东西方传统文化优势互补的可能性、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以及互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东西方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科技观、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方面优势互补的逻辑必然性来自于科技创造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到协调,创造思维中直觉与逻辑的均衡,创造心理特征的两极张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立星  
一、会计文化相关概念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阳  周海炜  
一、变革时代的战略管理需要管理文化视角 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展开,长期以来东西方在各自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探索自己的管理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甘丽娟  
川端康成因"为架设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桥梁作出了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是作者使日本古典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而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巅峰之作。川端康成一方面在人物及其命运及大自然的描写上追求日本古典传统美,另一方面又用"新感觉派"的表现手法,把直觉与感觉、现实与非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主观虚构的现实。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曙  
主要款目比较之研究──兼论东西方不同文化之影响陈曙Abstract:TocarryaresearchformainemtriesistohavethemainentriesoftheEast-Westdifferentbibliographicde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洁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深刻地反映出文化的特质。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二拍"经商题材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十七、十八世纪东西方商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各自特点。这一时期东西方世界对个人价值肯定、对自由人格重视遥相呼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创作目的上,他们都是想通过作品来疗救人的灵魂或社会,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虽然同是对生命与个体的意义、价值取向的关注,西方是指向宗教,而中国则是指向史学。鲁宾逊和"三言""二拍"中的商人群体都是特定时代的特写人物,这些作品围绕其文化内核在人物形象、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雪松  马耀峰  李天顺  
本文以2004年7—8月对我国6大旅游热点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桂林和昆明入境游客市场调查为基础,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了“文化边际域”中不同文化体系的群体在旅游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模式。跨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提出更加合理的市场细分和具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耀楣  
大学文化氛围的东西方比较方耀楣大学教育理想的底蕴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所以,在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影响时,涉笔论及各国大学的文化氛围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现代的大学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体和桥梁,也是交流成果及其社会效益良胜循环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涤陈  
一、文化与商业文化世界各国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一般把文化界定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界定不失为精确,但它并不易真正理解和把握;我们不妨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或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存超  王兴元  
商业伦理影响着经济的进步,宗教文化影响着商业伦理的发展,在历史变迁中,宗教文化对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商业伦理的内涵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宗教文化视角下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在金钱观念、契约观念、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四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对东西方商业伦理观的差异分析,得出结论并从四个方面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提升中国商业伦理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宗明,李筱蕾  
本文分析了东西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消费观念等文化差异,及东西方医疗保障制度文化背景、性质、心理和效果差异,探索了新加坡家庭住院储蓄账户制度文化和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文化的真谛,对中国城镇所有劳动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了文化寻根。 展望21世纪,工业化国家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结构严重老化,社会赡养系数持续上升,代表基督教文化的“德国模式”未来将面临保险经济危机。而代表儒家文化的“新加坡模式”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楷模,最终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全球化的基本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