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5)
- 2023(6575)
- 2022(5636)
- 2021(5129)
- 2020(4164)
- 2019(9139)
- 2018(8864)
- 2017(15865)
- 2016(9174)
- 2015(10371)
- 2014(9842)
- 2013(9281)
- 2012(8475)
- 2011(7848)
- 2010(8080)
- 2009(7392)
- 2008(7408)
- 2007(6789)
- 2006(6010)
- 2005(5457)
- 学科
- 济(32273)
- 经济(32244)
- 管理(28100)
- 业(27206)
- 企(23852)
- 企业(23852)
- 方法(12844)
- 技术(12317)
- 理论(10635)
- 数学(10237)
- 中国(10084)
- 数学方法(9995)
- 技术管理(9108)
- 农(9089)
- 业经(8875)
- 教育(8625)
- 教学(8295)
- 学(8198)
- 地方(7166)
- 财(7117)
- 制(7065)
- 农业(6071)
- 银(5912)
- 银行(5885)
- 行(5710)
- 划(5583)
- 学法(5458)
- 教学法(5458)
- 环境(5411)
- 融(5404)
- 机构
- 学院(130093)
- 大学(129842)
- 济(48407)
- 经济(47342)
- 管理(45966)
- 研究(43936)
- 理学(39067)
- 理学院(38558)
- 管理学(37798)
- 管理学院(37530)
- 中国(30525)
- 京(27397)
- 科学(27365)
- 财(22276)
- 所(22055)
- 江(21672)
- 农(21253)
- 范(21171)
- 师范(20985)
- 研究所(20108)
- 业大(18980)
- 中心(18980)
- 财经(17528)
- 州(17197)
- 技术(16997)
- 北京(16859)
- 师范大学(16800)
- 农业(16511)
- 经(15771)
- 院(15382)
- 基金
- 项目(84240)
- 科学(66238)
- 研究(64727)
- 基金(58017)
- 家(50800)
- 国家(50307)
- 科学基金(43041)
- 社会(39829)
- 社会科(37724)
- 社会科学(37710)
- 省(35606)
- 教育(32737)
- 基金项目(30472)
- 划(29403)
- 编号(26634)
- 自然(26410)
- 自然科(25860)
- 自然科学(25851)
- 自然科学基金(25421)
- 成果(22637)
- 资助(22161)
- 创(21021)
- 课题(20500)
- 重点(19833)
- 创新(19711)
- 发(18519)
- 部(18060)
- 年(16759)
- 国家社会(16425)
- 规划(16258)
共检索到20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
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它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过程性、程度性、表现性等特征。它与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一个连续体。从前者到后者,既体现了学科逻辑从生活逻辑逐步分化的课程原理,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从归纳思维到演绎思维的特点。课程核心素养并不否认学科思维的发展,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学科思维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课程核心素养意味着教师的课程创生与教学设计必须走向“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它所倡导的新课程与新教学由生成性主题、“新三维目标”、表现性任务、系列探究活动、学习共同体组织、新学习环境六大因素所构成。其根本目标是让亿万中小学生从“做题人”变成信息时代的“做事人”与创造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体现了教育思想的进步"。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体现了崭新的学力观,体现了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以及学科教学的对话与修炼的本质。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推进"三维目标链"的教学设计做起,这种变革的核心课题是从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的重心转移,从显性学力到隐形学力的重心转移,从个体认知到集体思维的重心转移。"三维目标链"教学设计的框架有助于我国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提升到"人的学习"的高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屠莉娅
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不只是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的上位理念,更要转化为课程所要着力培养的学生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素养表达走向素养实践,需要破除对核心素养的抽象理解,将每门课程的素养内涵结构化地嵌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关键要素。素养导向的课程实践,既要聚焦课程标准锚定的目标与内容,为学习者提供连贯且有序的学习体验;也要超越对课程标准具体细节的依赖,回归育人的整体视角和对课程教学的本质追问,将素养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嵌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动态地把握素养导向的课程行动的根本原则。这需要加强系统思维能力,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聚焦核心素养的育人图景有机整合,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表征 全面育人 课程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洪建
一门学科中的知识可以划分为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三个维度,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情感。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关系十分密切,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科素养的形成就是将知识内容积淀为学科修养、将知识形式转化为学科能力、将知识旨趣升华为学科情感。"三维知识"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途径,其教学策略为: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形成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形式,学会学科思维;开展学科实践与探究,理解学科旨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科情感与智慧。
关键词:
三维知识 学科素养 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邵朝友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探讨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课程育人的专业认知与课程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课程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内容的立场,亟需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素养立场。核心素养可作为课程发展中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课程目标的来源、内容处理与教学实施的GPS、学习质量评价的参照。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在于建构课程育人的专业话语,打破学科等级化的困境,提供更具教育性的问责,消解分科与整合的课程对立,推动课程领域的专业对话。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发展 课程角色 课程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军
当前,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面临困境,而强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养是高等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可资借鉴的经验包括以核心素养为通识教育的新目标,追求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将课程建设作为有效载体等。同时,应秉持动态平衡的理念,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技术本科院校 通识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从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出发,对已有的创新能力心理结构研究进行分析,确定了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维、"创新思维"维和"创新人格"维。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九俊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偏差,阻碍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应正确地理解三维目标要求,明确三维目标在整个目标系统中的地位,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并确立教师的解释地位。落实三维目标,要求对知识教学形成整体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并用审美的规律重塑课堂。
关键词:
三维目标 知识教学 学习方式 审美规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了我国课程与教学概念的重建,导致了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等方面的转向。从课程观的视角,观照当前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转变;诠释新课程"三维目标"丰富的课程现转向的内涵,从而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的整体性、全面性、统一性和时代感;揭示"三维目标"与传统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认清它对于传统教育目标的超越的本质。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观 三维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全面而系统地吸取了当代知识观的合理内核,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社会的变革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从知识和知识教育的现代理论出发而确立的。三维目标将对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起直接的指导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知识和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实现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知识 知识观 教育改革 三维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云杉
核心素养这一词语缘起于职业教育、扩展至高等教育,新近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概念工具。文章指出该词的中英文意涵异同之后,引入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分析,梳理了教育古今之变中若干词语的出现、演变与流失:随着"人手"与"人力"的兴起,古典教育的"养心"与"养性"转变为现代教育的"养财";受教育权利虽普及,"受教育者"却减少;在"文化""教养"与"文明"被视为少数精英的特权后,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混淆。重提教育中的"训育",以警示"绩效"评估后可能导致的表演逻辑与表现主义;且以古典教育中的"完善""闲适"映衬现代教育强悍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景丽
思维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学生逻辑、批判和创新等思维能力不强和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维问题。传统教育对思维培养的忽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机会、课堂活动思维性的不足、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失调及学生知识面狭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可以通过设定思维目标、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应用图文结构、利用阅读手段宽厚知识背景、增强个体体验和实践等路径来达成。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素养 思维品质 思维科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凯 丁小婷
新西兰课程纲要确定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五条:思考,与他人互动,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自我管理,参与和贡献。五种核心素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紧密联系,需要综合应用。
关键词:
新西兰 核心素养 课程纲要 元认知 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清田
本文研究动机乃因台湾于2014年8月1日实施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教育部于2014年11月28日公布《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核心素养"作为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核心,此一课程改革议题值得探究。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连贯与统整",藉由文献探讨与评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领域/科目"检核探讨。研究结果发现"核心素养"和幼儿园课程、公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与高级中等教育等各学校课程领域/科目具有连贯与统整的关联,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除可进行垂直连贯,并可与各教育阶
关键词:
领域/科目 核心素养 课程连贯 课程统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