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053)
- 2022(2645)
- 2021(2748)
- 2020(2300)
- 2019(5376)
- 2018(5836)
- 2017(9928)
- 2016(6158)
- 2015(7006)
- 2014(7296)
- 2013(6615)
- 2012(6345)
- 2011(5925)
- 2010(6339)
- 2009(6197)
- 2008(6559)
- 2007(6143)
- 2006(5788)
- 2005(5532)
- 2004(5001)
- 学科
- 济(19370)
- 经济(19327)
- 管理(14924)
- 业(11938)
- 企(11480)
- 企业(11480)
- 制(8963)
- 理论(7359)
- 体(6940)
- 教育(6866)
- 中国(6861)
- 教学(6725)
- 财(6318)
- 学(6233)
- 体制(5876)
- 方法(5828)
- 业经(5063)
- 农(5061)
- 银(4891)
- 银行(4885)
- 行(4717)
- 融(4706)
- 金融(4705)
- 税(4226)
- 税收(3969)
- 收(3928)
- 数学(3907)
- 学法(3727)
- 教学法(3727)
- 数学方法(3676)
- 机构
- 大学(89155)
- 学院(86974)
- 研究(32866)
- 济(28770)
- 经济(27857)
- 管理(24574)
- 中国(24115)
- 京(20709)
- 科学(20163)
- 理学(19297)
- 理学院(18960)
- 范(18667)
- 师范(18544)
- 管理学(18306)
- 财(18270)
- 管理学院(18121)
- 所(17886)
- 教育(16245)
- 江(16031)
- 研究所(15708)
- 师范大学(14938)
- 中心(14057)
- 北京(14040)
- 农(12870)
- 州(12845)
- 财经(12747)
- 技术(11931)
- 经(11341)
- 院(11018)
- 省(10891)
- 基金
- 项目(44006)
- 研究(37170)
- 科学(33184)
- 基金(27764)
- 家(23730)
- 国家(23409)
- 教育(21241)
- 社会(19921)
- 科学基金(18735)
- 社会科(18565)
- 社会科学(18556)
- 省(17807)
- 成果(17686)
- 编号(17318)
- 划(15688)
- 课题(14193)
- 基金项目(13391)
- 年(12246)
- 资助(12074)
- 重点(10782)
- 自然(10615)
- 性(10561)
- 自然科(10349)
- 自然科学(10346)
- 部(10326)
- 项目编号(10320)
- 自然科学基金(10139)
- 规划(9808)
- 发(9339)
- 阶(9271)
共检索到157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李子建
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这使教师改变具有了悖论性质。就其内涵而言,教师改变是一个多维度、多阶段过程,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课程实施中,既要妥善管理实施的“步伐”,处理好教师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又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入手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
关键词:
课程 课程改革 教师改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丽群
新课程期待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从灌输到引导、从孤立到合作、从控制到对话的转变;伴随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开发者、从教师到教师学生发生转变;而保持期待本身的同质性、调整教师的改革心态、外界提供相应的条件是角色期待得以实现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 行为转变 角色转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侨平 林智中 黄毅英
课程改革一直都是世界各地教育变革的核心,改革的实施往往需要教师去执行。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却一直被忽视,其参与课程改革的方式往往是作为被动的执行者。随着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应有新的认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方式也应随之改变。通过对过往各地课程改革的回顾,此研究分析了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进程中角色以及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因素,并阐明教师的抵触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自然性,进而提出建立支持教师改变环境的必要,透过官、民的互动带动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内驱力,以期能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实施的顺利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育变革 课程改革 教师参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义国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形式多样。教师抗拒课程改革的原因在于课程改革本身存在不足,抗拒满足了教师内在的心理需求并成为各方利益的契合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抗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策略性的。教师在抗拒课程改革中会寻求抗拒的合理性,但是无论抗拒具有怎样的合理性,都会给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研究者需要正确地认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行为,并与教师通力协作解决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 抗拒 合理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教师培训对课程改革来说至关重要,但现有的教师培训总是难尽人意。要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从制度、内容与策略入手归纳有效培训的基本特征,而要从培训者与教师的人际互动入手,分析不同类型的培训者所持的专业取向与教师期望之间的关系,重新理解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的性质。在课程改革中,要认识到教师培训不仅是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而且是培训者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培训 培训者 专业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改革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本理想 ,明确专业化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向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从而确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菊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文锦
当前,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已开始实质性地启动,预示着教师教育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针对目前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的现实,对教师教育课程的现有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提出了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结构的设想。
关键词:
高师 教师教育 课程结构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王媛
对教师进行改革培训被认为是增强教师改革意愿、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式。面对大规模的改革培训,部分教师常常将其作为一种迫于外在压力被迫参与或者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应急性任务。教师对待改革的功利立场,现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教育改革理念间的落差,"防教师"的教育文化等是导致教育改革中教师被培训的主要原因。改善教师被培训的这种情形,本文从明确教育改革的道德目标、培养培训者和教师的转化意识、培育教师理论自觉、提升教师改革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教师的被培训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但在现实中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背离,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提高各博弈主体的理性水平,建立选择性激励制度。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博弈论 囚徒困境 选择性激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课程改革重建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新时代的教师文化范式必须从控制型文化走向对话型文化,这种文化是学习型文化,是教师不断反思的研修文化,是基于课程愿景的教师团队文化,是教师不断开拓的创新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教师角色转型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新课程倡导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的转变,蕴含了教师形象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角色是对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价值的重新发现。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型是"把改革的成败推加在教师身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转型 反思性实践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华爱华
课程改革呈阶段性地出现新问题并提出新要求,这一动态特征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是不确定性,面对改革的变化她们感到被动与无奈。但改革是长期的,不确定性也是必然的,只有增强专业自主性,才能改变教师的这种心态,而提供适度的专业自主空间,则是对教师最大的专业支持。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改革 动态特征 教师心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操太圣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教师 课程改革 结构-个人互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夫艳 卢乃桂
课程改革赋权予教师的制度旨趣拓展了教师专业自主的空间,但专业赋权与政治控制的张力相持增加了教师的不安全感。学科是教师所熟悉的"舒适地带",面对改革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教师往往诉诸学科的庇护,归依惯常的学科教学,并在其中积极找寻工作的意义,在专业生活的叙事中不断建构学科依附的自我认同模式。这就提示教育改革需关注教师赋予改革的主观意义和教师的专业生存样态,视学科为重要的政策实施层面,教师教育要注重拓宽教师的视野,培养教师的自我赋权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专业自主 学科依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