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6)
2023(4732)
2022(3365)
2021(3016)
2020(2276)
2019(4931)
2018(5036)
2017(9227)
2016(5570)
2015(6680)
2014(7062)
2013(6236)
2012(5446)
2011(4939)
2010(5164)
2009(4681)
2008(4667)
2007(4603)
2006(4199)
2005(4119)
作者
(15839)
(13120)
(12967)
(12673)
(8355)
(6231)
(6023)
(5074)
(5018)
(4783)
(4500)
(4462)
(4310)
(4219)
(4182)
(4026)
(3979)
(3930)
(3857)
(3800)
(3534)
(3295)
(3254)
(3092)
(3074)
(3054)
(3019)
(2952)
(2703)
(2607)
学科
(20595)
经济(20571)
管理(12831)
(12478)
教学(10138)
(9745)
企业(9745)
中国(8826)
理论(8102)
(7228)
业经(6781)
学法(6066)
教学法(6066)
教育(6014)
(5109)
方法(4931)
(4901)
农业(4897)
地方(4771)
(4617)
发展(4369)
(4345)
学理(4252)
学理论(4252)
(4237)
(4088)
产业(3824)
(3600)
银行(3595)
(3464)
机构
学院(83542)
大学(82755)
(28294)
经济(27550)
研究(27347)
管理(23824)
理学(19513)
理学院(19235)
中国(18904)
管理学(18617)
管理学院(18469)
(17828)
科学(16915)
(16587)
师范(16421)
(14674)
(14526)
(14187)
师范大学(13038)
研究所(12719)
教育(12420)
中心(11887)
(11878)
技术(11646)
(11543)
财经(11497)
北京(11403)
职业(10749)
(10261)
业大(9829)
基金
项目(47791)
研究(39903)
科学(36199)
基金(30593)
(25984)
国家(25699)
社会(22872)
教育(21651)
科学基金(21499)
社会科(21483)
社会科学(21475)
(20324)
编号(18325)
成果(16661)
(16428)
基金项目(15547)
课题(14412)
(12601)
自然(11790)
资助(11718)
重点(11543)
自然科(11525)
自然科学(11523)
自然科学基金(11313)
(10696)
(10645)
项目编号(10600)
规划(10344)
(10248)
大学(10014)
期刊
(37210)
经济(37210)
研究(29927)
教育(26466)
中国(21833)
学报(13275)
(12596)
(12003)
科学(11074)
技术(10708)
大学(10685)
管理(10685)
学学(9372)
农业(7993)
职业(7743)
财经(7405)
(7036)
金融(7036)
(6515)
业经(5976)
图书(5601)
问题(5563)
经济研究(5513)
技术教育(5039)
职业技术(5039)
职业技术教育(5039)
(5028)
论坛(5028)
(4411)
书馆(4371)
共检索到13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传燧  石雷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伟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当前课程理论概念的泛化更是对教学改革的迷乱和干扰,需要认真清点与反思。教学论要想完成自己的时代课题,必须走向独立,面向实践,寻求本土化重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梁勇  
善因营销本土化面临着消费者慈善意愿不足、慈善丑闻频发、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过于强势等问题。比较基督教慈善文化与儒家慈善文化的差异,可以分析上述问题的症结从而找到善因营销本土化的路径。善因营销的本土化路径包括:将慈善项目与额外的消费者利益相联系;有效传递慈善需求信息;优先做好社区慈善项目;保证产品质量;使用低调平实的宣传方式;淡化善因营销的功利色彩;区别对待慈善组织和妥善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针对中国城市正在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脉的断裂,城市记忆出现空白,城市形态从物理的、空间的、文化的、心理的层面出现断裂这些现象,全面反思了中国城市形态的各种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形态本土化主张,强调了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理念,并将之上升为一个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可持续力的构建和民族自信力的重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耀媛  曾兴雯  魏峻  
韦笛的“课程教学”范式为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整合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在对“课程教学”范式引介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新理念,并分析了该范式所揭示的课程理念在我国付诸实践所面临的矛盾,从而为“课程教学”范式的本土化扫除了认识上的障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启亮  
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在变革实践中的缺失状况,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的经验放逐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混淆国际化与"与国际教育接轨"虚无本土化相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文化传承,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大明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也必须解决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问题。本文阐述了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傅其林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逐步实现了中国文学观念的转型,为文学观念的多元建构提供了独特的范式与角度。它推动了中国文学功能的转型,体现出文学介入现实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并赋予了理论家与理论本身批判性的品格,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新传统与文艺审美的新经验;推动了中国文学理论的跨文化话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命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利明  马良  
介绍公共借阅权的概念及其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和保护模式,分析我国引入该制度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障碍,提出建立我国公共借阅权制度(包括权利主体、客体、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以及管理机构等在内的具体设计,结合国情分析现阶段我国还不能实施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想  陈钢华  
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引发国内外旅游学界对国际化的目的和后果的反思。尤其是,学界普遍对中国部分旅游研究存在的"食洋不化"、照搬西方理论、概念和方法表示担忧,并开始呼吁在研究中找回"中国元素"。通过梳理相关领域(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在讨论本土化时所存在的争议(即概念之争、动机之争、目的之争、思路/路径之争、情境化之争)以及对本土化边界的讨论,该文提出:有关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讨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范围、划定边界。在有关本土化的讨论与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结合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属性,从议题与视角本土化、理论本土化、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等3个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益民  郑璐  
从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到60年代的学科结构化时期,美国社会科课程全面型塑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随着加拿大社会问题的激增以及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警惕,"加拿大研究"成为社会科课程本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逐渐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于加拿大价值观教育、公民议题等内容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的本土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世平  
MOOC课程建设的本土性问题当前不少高校主动开设了一些MOOC课程,课程门类迅速增加,课程涉及学科逐步扩展。这些MOOC课程教学目标清晰,教育内容针对性强,教育对象适用性广,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重建设轻使用思想严重,课程使用率过低。课程建设的本来价值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宏辉  刘梦蝶  杨硕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扎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ESG评价体系,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ESG:一个并不严谨的时髦舶来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的绩效表现,而非仅仅关注企业在传统财务绩效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体系。2004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刘要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在理念和举措上也隐含着一定程度的“唯西方中心”倾向。这种倾向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其积极因素和负面效应以及潜隐于其中的实质,在警惕西方文化殖民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自身民族性和本土化的建设,使本次课程改革真正成为我国课程实践自我完善的突破口,而不是西方课程理念在中国的“试验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凌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全球竞争优势 ,从全球视角出发 ,实施高度一体化战略 ,同时 ,其子公司当地响应能力的重要性日渐凸现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本文在考察跨国公司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性及其在华实施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