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5)
2023(6327)
2022(5453)
2021(5270)
2020(4443)
2019(9853)
2018(9702)
2017(18181)
2016(10368)
2015(12137)
2014(12125)
2013(11762)
2012(11301)
2011(10406)
2010(11106)
2009(10608)
2008(10768)
2007(10312)
2006(9469)
2005(8887)
作者
(30708)
(25565)
(25332)
(24386)
(16607)
(12267)
(11611)
(9755)
(9724)
(9667)
(8612)
(8522)
(8380)
(8349)
(8325)
(7748)
(7707)
(7632)
(7396)
(7368)
(6663)
(6278)
(6247)
(5930)
(5878)
(5821)
(5808)
(5720)
(5242)
(5104)
学科
(37644)
经济(37595)
管理(31997)
(31057)
(27155)
企业(27155)
方法(12401)
(12104)
中国(12048)
(11498)
(11410)
理论(11107)
教学(10126)
(9867)
业经(9440)
(9341)
数学(9249)
数学方法(8887)
(8328)
贸易(8321)
教育(8175)
地方(8116)
(8113)
(7496)
银行(7488)
农业(7486)
(7190)
及其(7085)
(6846)
(6784)
机构
学院(156854)
大学(155890)
(59268)
经济(57663)
管理(54561)
研究(54243)
理学(45082)
理学院(44486)
管理学(43510)
管理学院(43176)
中国(41868)
(33941)
科学(31917)
(31826)
(28009)
(26914)
(24838)
研究所(24702)
师范(24618)
中心(24605)
财经(23773)
(22332)
北京(22181)
(21615)
(21220)
师范大学(19357)
(19117)
业大(18856)
技术(18578)
农业(17205)
基金
项目(88186)
研究(69650)
科学(68081)
基金(60491)
(51569)
国家(51005)
科学基金(43022)
社会(40623)
社会科(38263)
社会科学(38252)
教育(34786)
(34650)
编号(30567)
基金项目(30102)
(29236)
成果(28555)
自然(26707)
资助(26110)
自然科(26093)
自然科学(26086)
自然科学基金(25629)
课题(22936)
重点(20081)
(19711)
(19421)
(19074)
(18770)
项目编号(18521)
大学(17482)
(17441)
期刊
(77345)
经济(77345)
研究(54124)
中国(38035)
教育(31819)
(25920)
管理(24630)
学报(22420)
(21697)
科学(21121)
大学(17859)
(17673)
金融(17673)
技术(16243)
学学(16130)
农业(14447)
财经(13271)
业经(11679)
(11536)
经济研究(11051)
(9788)
问题(9653)
图书(9540)
(9042)
论坛(9042)
国际(8821)
职业(8700)
现代(7713)
(7620)
技术经济(7374)
共检索到261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亓玉慧  李森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在课堂教学中未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接受或因自身原因(心理、性格、身体状况等)疏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潜隐性与显露性共存、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存、稳定性与发展性共存、特质性与情境性共存的特征。从标签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边缘人的形成经过了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经验性感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性标定及学生对自我边缘身份确认三个阶段。积极应对边缘人现象需要教师调整思维方式、转换教学主体、优化师生关系及改善课堂管理而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杜尚荣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指游离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学生个体或群体。这种个体或群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边缘性、弱势性、相对性等特征。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划分为若干种类型:主动型边缘人和被动型边缘人、积极型边缘人和消极型边缘人、内源型边缘人和外源型边缘人、完全型边缘人和相对型边缘人、表象型边缘人和实质型边缘人以及安静型边缘人和躁动型边缘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型、学生内省型、教学环境刺激型和教学制度规训型等策略进化转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向阳  刘鸣  
学生的思维训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采取创设思考性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的隐性思维过程外显化、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思维操作、将思维训练与知识教学整合起来等策略 ,来改善学生的思维质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思维 ,使他们朝着可能达到的最高思维水平发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马树林  
课程改革早已进入课堂教学,但旧的教学模式仍在影响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学生只有在自由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才能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教师更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挖掘创造潜能,纵深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作为负责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对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责无旁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孙晓莎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重视。观察与研究表明,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普遍存在"病态"现象。本文对"病态对话"的产生机制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消解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如燕  张国蓉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本人根据近几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即加强课堂教学控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策略,把课堂教学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民权  梅晓妍  
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为企业培养素质与技能并举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具体策略: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在教学项目的规划中把工厂真实机床的控制系统转化为典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力勇  赵呈领  刘清堂  
IP资源在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学应用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缺乏对IP资源的二次创作能力,二是教师在将IP资源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时存在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系统论述了对IP资源进行二次创作的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选用和组织IP资源的策略,以期对使用IP资源的中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宁琪  李树  
本文提出组织边缘人概念,分析组织边缘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危害,阐述组织边缘人的转化过程与内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伟国  
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中职教学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对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静云  李雪英  陈静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面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得不到的自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文章从教师双师素质、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改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为高职课堂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乌兰托娅  
"全纳教育"理念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全纳教育作为一种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优化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全纳教育理念对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提出的要求,并提出了全纳教育理念下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明洁  高峰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高校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的有关情况,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行为策略、教学后的评价策略,分析了其实施的合理性,提出了我国高校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的相应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卫建国  
课堂教学滞后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必须从改造课堂入手。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成为有修养的完整的人。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决定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方式和路径。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发生了积极改变,更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