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2)
2023(3507)
2022(3230)
2021(3007)
2020(2904)
2019(6792)
2018(6909)
2017(13647)
2016(7656)
2015(8499)
2014(8759)
2013(8600)
2012(7995)
2011(7540)
2010(7817)
2009(7625)
2008(7529)
2007(6719)
2006(5838)
2005(5311)
作者
(22387)
(19023)
(18612)
(17665)
(12026)
(8912)
(8548)
(7436)
(7110)
(6973)
(6390)
(6381)
(6161)
(6130)
(5855)
(5648)
(5450)
(5426)
(5407)
(5351)
(4768)
(4753)
(4577)
(4452)
(4391)
(4262)
(4168)
(3952)
(3883)
(3726)
学科
(37435)
经济(37403)
管理(25368)
(23851)
(22598)
企业(22598)
方法(21869)
数学(18976)
数学方法(18619)
(9109)
(8927)
理论(8209)
中国(7756)
业经(6398)
(6392)
财务(6360)
财务管理(6350)
企业财务(6158)
(5870)
(5634)
(5482)
(5015)
金融(5014)
(5007)
贸易(5005)
(4998)
地方(4904)
(4798)
技术(4768)
(4738)
机构
大学(121137)
学院(116782)
管理(46160)
(45909)
经济(45019)
理学(40583)
理学院(40095)
管理学(38985)
管理学院(38782)
研究(36263)
中国(27053)
(24847)
科学(22756)
(22177)
(18901)
财经(18232)
研究所(17034)
(16757)
(16637)
(16526)
师范(16515)
(16212)
业大(16171)
北京(15856)
中心(15814)
(13932)
经济学(13903)
财经大学(13654)
师范大学(13370)
商学(12723)
基金
项目(74794)
科学(59738)
基金(56136)
研究(52248)
(48652)
国家(48266)
科学基金(41992)
社会(33765)
社会科(32020)
社会科学(32009)
基金项目(29326)
自然(28580)
(28413)
自然科(28000)
自然科学(27996)
自然科学基金(27500)
教育(25858)
(24459)
资助(24345)
编号(20583)
成果(17673)
(17136)
重点(16671)
教育部(15192)
(15178)
人文(14531)
科研(14379)
大学(14373)
(14137)
创新(14010)
期刊
(49677)
经济(49677)
研究(33934)
中国(20567)
学报(19836)
管理(18195)
科学(17780)
(17772)
大学(15099)
学学(14018)
(13949)
教育(13774)
技术(10319)
财经(9969)
农业(9123)
(8525)
(8477)
金融(8477)
统计(8033)
经济研究(7550)
(7212)
业经(6838)
图书(6738)
问题(6691)
决策(6553)
技术经济(6420)
(5869)
理论(5339)
商业(5069)
(5056)
共检索到16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嘉敏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通常分为诱多型虚假陈述与诱空型虚假陈述,诱空型虚假陈述的民事侵权一直处于立法规制空白的状态,而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甚少。近年来诱空型虚假陈述民事侵权案件急剧增多,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其中一个疑难环节,司法实务之中面临着揭露日确定规则不统一、证明标准差异大、系统性风险影响程度认定模糊等问题。对诱空型虚假陈述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可从相关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入手,兼采比较法的视角,以诱空型虚假陈述的类型分析与日期认定标准统一为逻辑起点,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界定信赖推定的运用情形,合理确定信息重大性与虚假陈述损害的认定规则,适当配置举证责任,以期实现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功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明辉  谢军  
依照一般侵权法,原告要获得赔偿,必须证明其所受损失与被告不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而言,原告很难证明其对虚假陈述的信赖及虚假陈述与其所受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此,美国采用了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来简化因果关系的证明。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遏制虚假陈述行为,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因果关系推定,以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茜  
现行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以侵权行为为赔偿依据,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法律的侵权行为赔偿责任已确立,但理论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侵权构成要件并未和侵权责任法衔接。本文以侵权的构成要件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虚假陈述侵权中的共同侵权形态,并对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行为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析,提出违反勤勉义务是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体现。在具有双重功能的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赔偿中,应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将会计师事务所和发行人、上市公司责任内部化处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虚假陈述侵权的界定是证券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需符合特定的标准: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应当分析其是否符合理性人标准;虚假陈述的内容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该内容是否重大。虚假陈述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不同的主体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关于损害的认定上,我国应以补偿原告的实际损失为原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勇  
内幕交易侵权违法行为一直是扰乱证券市场稳定运行的顽疾,而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又是司法审判中较难突破的屏障。面临司法审判压力与理论研究瓶颈的双重困境,明确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以及内幕交易本质入手研究,并考察司法实践中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认定的困境,进而进一步深入研究认定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理论,并提出司法审判中认定内幕交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朝晖  
本文研究了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陈述和勤勉尽责的认定 ,认为虚假陈述的实质是审计失败 ,而勤勉尽责的核心是应有的职业关注。超前的审计准则不能作为认定职业关注的标准 ,机械执行审计准则不能认定已尽了职业关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尧明  
由于财务预测信息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财务预测信息是否存在虚假 陈述的判断标准的建立,拟借鉴美国的“安全港规则”和“忠实表达警示文字原则”,即只要预测性财务 信息是基于诚信原则编制,并且编制时所采用的各种基本假设、基本原则、预测目的和范围、编制方法、 基本步骤均属合理性,并对预测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虚假陈述作了必要的警示,且一旦客观条件变化导致原 先据以作出预测的合理假设、基础发生变化或不存在而使预测信息变得不真实时,已及时披露并且出具更 正信息,那么即使预测信息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也不属于虚假陈述行为,不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不同的民事责任性质有不同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因此确定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关法律仅确认了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并未对责任性质予以规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应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珺  
随着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不断演变,审验机构“看门人”作用得到强化,为督促其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应解决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不一、民事责任认定标准及范围模糊等问题,明确审验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态的适用规则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义务范围。同时,为避免发行人固有风险转移,审验机构执业风险过重,可通过采取设定赔偿上限、签订责任限制协议等方式降低审验机构破产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郭鸿鹏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问题,提出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认定应遵循程序理性的原则、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等观点。提出了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要处理好保护投资者与维护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正当权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宗宇  王热  
由于环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法律规定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是指法官根据法律规定,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定环境加害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允许当事人提出证据予以推翻的规则。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实质上是直接将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分配给加害人。受害人证明基础事实的方法有很多,但标准只有一个,即须达到高度盖然性。加害人对基础事实的反驳属于反证,而对推定事实的反驳则是本证。开展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讨论,对建立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理论体系以及实务操作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辉  
对于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违反的是法定义务,它侵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因此,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将其界定为侵权行为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因果关系、归责原则等方面均反映出其特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对上市公司法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应当采用无过错原则,而对其他主体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淳  
发行人中介降低直接融资市场的信息成本,为证券质量提供声誉担保。当下司法实践对中介机构在证券发行虚假陈述中的责任认定过于严格和粗放,容易导致激励失当。作为发行人委任的信息披露辅助者,中介机构责任承担的核心争议为其是否直接参与虚假陈述且对此存在过错。中介机构的过错认定应以其客观职责为基础,以信息获取、核实与验证能力为前提,综合考量其是否以合理的审慎和勤勉控制发行人虚假陈述的风险。具体而言,中介机构对发行人提供的信息须保持必要怀疑,对专业业务事项应积极行动,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和防止虚假陈述;对非专业业务事项,除确有证据表明存在虚假陈述外,原则上可消极信赖有关专业人士的陈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亮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过十余年,证券立法亦处于摸索阶段。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虚假陈述的情况时有存在,相对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的空间,如实体法中救济措施、程序法中集团诉讼机制等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因此,完善我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任重而道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