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8)
2023(4179)
2022(2827)
2021(2505)
2020(1855)
2019(4001)
2018(4119)
2017(7592)
2016(4422)
2015(5333)
2014(5550)
2013(4803)
2012(4027)
2011(3456)
2010(3530)
2009(3049)
2008(3014)
2007(2848)
2006(2587)
2005(2547)
作者
(12076)
(9951)
(9866)
(9577)
(6208)
(4684)
(4644)
(3829)
(3767)
(3558)
(3319)
(3298)
(3175)
(3090)
(3087)
(3086)
(3045)
(2979)
(2943)
(2792)
(2539)
(2475)
(2469)
(2404)
(2266)
(2265)
(2263)
(2188)
(2066)
(2043)
学科
(15629)
经济(15613)
(9223)
管理(9022)
教学(8584)
中国(7252)
(6530)
企业(6530)
(6285)
业经(5415)
理论(5230)
学法(5220)
教学法(5220)
农业(4299)
(4297)
地方(4089)
发展(3895)
(3889)
产业(3516)
方法(3512)
学理(3456)
学理论(3456)
教育(3376)
信息(3119)
(3083)
(2994)
总论(2983)
信息产业(2936)
(2925)
(2924)
机构
学院(60374)
大学(58513)
(20933)
经济(20395)
研究(19758)
管理(18185)
理学(15316)
理学院(15114)
管理学(14580)
管理学院(14483)
中国(14058)
(12566)
科学(12499)
(10872)
师范(10720)
(10196)
(9877)
(9647)
(9547)
中心(9111)
研究所(8974)
技术(8716)
师范大学(8410)
(8176)
业大(8100)
北京(7894)
教育(7768)
职业(7587)
财经(7580)
农业(7405)
基金
项目(38322)
研究(30753)
科学(29117)
基金(24944)
(21486)
国家(21281)
科学基金(18067)
社会(17971)
社会科(16929)
社会科学(16924)
(16367)
教育(16001)
编号(13954)
基金项目(12958)
(12934)
成果(11917)
课题(10527)
自然(10379)
自然科(10156)
自然科学(10154)
自然科学基金(9968)
资助(9336)
(9216)
重点(9103)
(8674)
(8265)
项目编号(8108)
(7889)
大学(7859)
(7803)
期刊
(25345)
经济(25345)
研究(19302)
教育(17760)
中国(16354)
(10204)
学报(9531)
科学(8093)
管理(8077)
技术(7782)
(7618)
大学(7613)
农业(6975)
学学(6763)
职业(5467)
(5092)
金融(5092)
业经(4661)
经济研究(4136)
财经(4040)
(3744)
问题(3738)
图书(3641)
(3595)
技术教育(3465)
职业技术(3465)
职业技术教育(3465)
(3292)
(3223)
论坛(3223)
共检索到94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耘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影响着中华民族诗歌艺术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刻反思,发掘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中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因素,立足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古典诗词文化意境理论的视域下,开展语文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把"品味与移情、对话与交融、模糊与精确、设计留白"运用到古诗词意境化教学设计中,通过语言描述、展示形象、联想生活、迁移知识、还原情境、模拟场景、走进自然等手段与方法开展古诗词意境化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宏雪  高春燕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关于"文化自信"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提升文化自信也必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文化自信从古诗词教学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讨赏析古诗词审美意蕴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铭沣  许红梅  
古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以应试为基本目标,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古诗词课堂枯燥无味,对于诗词的作者、题材、意象等内容缺乏整体感受与理解,与古诗词内容的人文性相分离。文章阐述了主题、主题教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主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以主题方式整合古诗词资源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玉玲  卢宁  
古诗词学习中,聋生存在着词句障碍多、深入感知难、课堂教学沟通问题多等困难。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提出文字依托、自由描摹、信息提示、情感体验和诗眼统摄五项策略。这些策略兼顾古诗词特点和聋生的特殊性,使得不同层次的聋生都有相应的进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晏红  
声乐课是高职专业音乐教学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之一,也是音乐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技巧和专业基本功。在声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学习与表演实践将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声乐演唱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钟展艳  何向梅  
古诗词教学时,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相关的文本,进行探索性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教学模式,即每讲一课(主要指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1+X"的教学模式意味着阅读活动从单篇到群文,这是对阅读教学痼疾的挑战,是对现实阅读状况的回应和模拟。下面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板块中的《渔歌子》为例,探究"1+X"的教学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勇  
依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古诗词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日常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用得到的古诗词篇目;在教学方法上,应运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明白古诗词运用的能力形态、典型场合和方式方法;在考核设计上,要符合能力本位课程的特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馨玲  常娥  
古诗词地名实体识别不仅有助于深度挖掘古诗词文本之间的关联,而且有助于绘制中国诗歌版图分布,推动空间维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围绕南京城系统采集有关古诗词数据,采用BIOES方法进行地名实体标注。针对古诗词领域训练数据匮乏、以字代词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同时融合预训练模型与条件随机场方法的古诗词地名识别模型,简称DA-BERT-CRF模型。文章将训练数据采用实体交叉互换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处理,然后通过预训练模型BERT得到古诗词地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最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实现地名标签约束并生成全局最优地名序列。文章提出的DA-BERT-CRF模型十折交叉实验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和平均F值分别为86.49%、90.44%、88.35%。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江峰  刘雏菲  齐月  刘浏  李斌  刘畅  王东波  
[目的/意义]诗词创作是数字人文领域自然语言生成研究的重要方向,对古诗词遣词造句的版本争议判断、自动诗词问答等具有一定意义,然而当前尚未出现能够自动生成繁体中文古诗词的预训练模型,已有研究着眼于根据使用者需求创作不同风格的简体古诗词。[方法/过程]文章基于CLM使用繁体《四库全书》无标点语料、繁体中文古诗词语料在gpt2-chinese-cluecorpussmall上进行继续预训练构建SikuGPT2、SikuGPT2-poem模型。采用困惑度、BLEU、专家打分、图灵测试等验证模型性能。[结果/结论]实验显示SikuGPT2-poem模型困惑度较低,生成的诗歌BLUE评分较基准模型低0.053左右,在人工打分中较基准模型平均高1.93分。总体而言,文章提出的模型表现优异且通过图灵测试,提出的古汉语生成式系列模型的预训练语料集尚小。模型在古诗生成方面表现较好,但尚不能满足赋、曲等体裁的需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懋霖  赵萌  王昊  
在数字人文视野下,古诗词资源蕴含巨大价值但难以规模化分析。研究古诗词知识库的自动构建方法,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中价值。首先,基于 “物象”的概念,尝试提取古诗词中所有可能包含情感的客观名物,降低分析复杂度以构建自动化流程;其次,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古诗词语料进行物象抽取;之后,使用《全唐诗》和部分宋代诗词资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泛用性;最后,成功构建《全唐诗》物象库,并初步分析其物象分布规律。使用《全唐诗》自动标注语料训练模型后,模型对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地名识别的F1分值分别达到89.6%、93.3%和93.6%。将模型迁移至未用于训练的宋代诗词语料,抽取密度为每首诗4.5个物象,具备未登录词发现能力,说明模型有良好的泛用性和可扩展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渊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书典籍充满智慧、丰富多彩,根植于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民族的生存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贡献巨大,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经典阅读推广,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里介绍的案例,是把阅读引向经典的一种思路,一条途径,希望能对同仁起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洋  王政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文献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黑龙江省图书馆古诗词吟唱公开课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合作,立足于文化自信与社会需求,通过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全媒体宣传推广相结合,促进中国古典诗词的全社会传播,对构建多维的以图书馆、人、阅读推广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在国家意志和大众情怀中重塑图书馆形象起到了一定作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聂文珍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较大,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教师要适应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读讲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感受和体会诗意,使古诗教学多姿多彩,充满活力,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听故事——身心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袁娇萍  
在大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还是用来表达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生经历的感悟的重要方式。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发展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及其相互关系(人地关系)等,因此地理事物和现象常常作为诗词中被赋予浓郁主观情感色彩的客观景象,成为诗人笔下绝美的地理意象,是诗词的底色。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意象客体通常由植物、动物、气候气象、地貌、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和民风民俗、农田农事、城市集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