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2)
2023(10284)
2022(8719)
2021(8104)
2020(6820)
2019(15423)
2018(15377)
2017(29230)
2016(15991)
2015(17876)
2014(17979)
2013(17561)
2012(16588)
2011(14798)
2010(14901)
2009(13966)
2008(14242)
2007(12865)
2006(11242)
2005(10408)
作者
(46380)
(38929)
(38603)
(37053)
(25019)
(18861)
(17744)
(14919)
(14585)
(14107)
(13271)
(13184)
(12770)
(12446)
(12257)
(11979)
(11591)
(11522)
(11399)
(11249)
(9900)
(9556)
(9428)
(8967)
(8857)
(8836)
(8683)
(8591)
(7902)
(7787)
学科
(59656)
经济(59555)
管理(52696)
(49865)
(41967)
企业(41967)
方法(24290)
数学(20250)
数学方法(19923)
(19623)
(17632)
(17017)
技术(16202)
中国(15601)
业经(14013)
(13290)
(12345)
金融(12342)
(12223)
财务(12184)
(12183)
财务管理(12151)
(12138)
贸易(12131)
(11959)
银行(11936)
(11836)
企业财务(11511)
农业(11374)
(11335)
机构
大学(229704)
学院(227674)
(91266)
经济(89122)
管理(83614)
研究(79178)
理学(71079)
理学院(70217)
管理学(68976)
管理学院(68528)
中国(60963)
(49344)
科学(47986)
(46645)
(40414)
(38453)
中心(36798)
研究所(36183)
(36022)
财经(35925)
业大(33373)
(32453)
北京(30799)
(30304)
农业(30134)
师范(29986)
(28865)
(28609)
经济学(28232)
财经大学(26570)
基金
项目(148918)
科学(117175)
研究(109167)
基金(108042)
(94725)
国家(93945)
科学基金(80022)
社会(69093)
社会科(65527)
社会科学(65509)
(57832)
基金项目(56934)
自然(51494)
教育(50584)
自然科(50314)
自然科学(50300)
自然科学基金(49395)
(48985)
资助(43992)
编号(43440)
成果(36680)
重点(33923)
(33625)
(31991)
(31618)
(31375)
课题(30875)
创新(29784)
(29547)
国家社会(28919)
期刊
(104810)
经济(104810)
研究(69926)
中国(50542)
(39176)
学报(37290)
(35427)
科学(34127)
管理(32466)
大学(28672)
教育(27045)
学学(26906)
农业(23829)
(23588)
金融(23588)
技术(21489)
财经(18300)
经济研究(15911)
(15788)
业经(15212)
问题(13875)
(13006)
(12724)
国际(12462)
(12004)
技术经济(11772)
科技(11727)
财会(10947)
世界(10281)
(10271)
共检索到354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左海聪  
关于如何评定国际技术转让中限制性惯例的国际标准问题,在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的谈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1974年联大通过决议要求制定一项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动守则到1985年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会议第六届会议的结束,守则的谈判已历时十载有余。在这长时间的谈判中,谈判各方已议定了守则的大部分条文,但在构成守则核心内容的第四章、第九章上仍然存在着严重分歧,并因此导致谈判破裂,陷入僵局。守则的第四章是以禁止性规范的形式规定技术转让中当事人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是针对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惯例,它是守则最重要的部分。在历次谈判中,第四章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也是至今不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克拉多·巴迪内利  
稳健有效的监管及其带来的信心,对促进金融市场的公正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证券监管及支付清算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监管者的监管活动以及金融市场监管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惯例。此外,加强监管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石玉川  
包销和独家代理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国际贸易惯例以及有关国家的法律对这两项业务都有一些解释和规定。在出口贸易中,正确地运用包销和独家代理,对于拓展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销售,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运用不当,一旦构成限制性商业惯例,或者触犯当地国家的法律规定,则会卷入法律纠纷,给出口商带来严重后果。包销属于经销方式的一种。经销与一般出口销售的不同在于,经销是指买卖双方通过协议确立了较为长期牢固的业务联系,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有星   阮赞林  
明文规定限制性商业条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实施已十余年,然而,在技术贸易合同的实践中,限制性商业条款的出现仍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既有对限制性商业条款本身界定的难度,也有签约人对限制性内容不够熟悉及合同审批机关在管理与控制时不够协调、统一的因素。本文试就国际技术贸易合同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的界定、内容及管制等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文学  郝丽华  
本文旨在回答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关于国际习惯、国际惯例、当地惯例的疑问。国际习惯具有法律拘束力,而国际惯例则视合同当事方的约定而定。如果在合同中约定共同遵守或不遵守某项国际惯例或当地惯例,则法庭或仲裁厅会依据合同约定内容处理当事方的冲突。如果双方没有做出约定,则国际惯例会作为合同内容的补充,以解决当事方的冲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章蕙珠  何图  
租赁会计中的国际惯例章蕙珠,何图在传统租赁会计中,一般认为资产属出租人,承租人的会计报表只是简单地将租金作为一项业务开支列出;而在出租人的财务报表中.出租设备作为其营业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反映出来,并在预期会产生收益的期间内折旧和分摊。随着金融租赁的出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邓旭  
国际商事惯例具有法源的性质,有别于国际商事交易习惯。国际商事惯例具有反复实践、得到普遍遵守具有法律确信的特点。国际商事惯例的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惯例。在法的层级效力上,国际商事惯例次于我国加入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的制定法。在不违反我国公共利益的原则下,如果当事人有约定,或者是我国法没有规定且我国缔结与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约定的实现,则应当适用国际商事惯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晓蔚  
本文探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法律适用问题上的几种主张,包括意思自治原则、合同最密切联系原则、强制性规则等, 然后对照我国在此问题上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了完善上述法规的见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瑛  李琴  
在美国诉中国技术转让限制案中,美国认为中国的多项措施违反《TRIPS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DSB既有案件对国民待遇认定中法律上的歧视和事实上的歧视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判断标准,中国在应诉中宜根据各项涉诉措施的不同情况分别主张不构成法律上的歧视或在事实上没有对第三方WTO成员的国民施加附加障碍、剥夺其有效的机会平等权利。此外,尽管适用面狭窄,中国仍可以援引《TRIPS协定》第73条安全例外使与国防安全、核能有关的技术转让合同管理措施获得正当性等。中国未来宜适时修改涉诉条款,协调《合同法》与《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之间的适用关系,逐步消除涉外与非涉外技术转让合同管理上的差别待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效祖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在成本核算方法上,我国将由原来的完全成本法,改用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本文探讨一下两者的差异及新制度中制造成本法与国际惯例仍旧存在的差异。 采用制造成本法后,生产成本将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直接费用,以及为生产商品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同时,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金泽  
文章针对目前争议较大的银行卡收费问题,在研究各国相关法律条款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指出银行服务合约和章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强行将普通民法原则套用是一种不当理解,银行服务收费标准无需与消费者协商,强行阻碍,只会扭曲市场法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顾民  徐康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发展中国家资金的短缺,可转让信用证越来越多地从一国内总公司(分公司)转让给分公司(支公司)演变成可从一个国家和地区转让给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笔者试就这种新情况,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供参考。德国汉堡A公司与我国内地L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总值8645美元,A为买方,L为卖方,价格条件为CFR汉堡,付款方式为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即期信用证。原德国汉堡A公司委托汉堡银行(HAMBURGERSPARKASSE)开出NO.8281信用证到标准渣打(麦加利)银行香港九龙HARBOUR CITY分行,以该宗买卖中间人LIDORADO有限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