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8)
2023(7334)
2022(6333)
2021(5672)
2020(4931)
2019(11045)
2018(10918)
2017(21947)
2016(11768)
2015(13304)
2014(13210)
2013(13171)
2012(12238)
2011(10997)
2010(11161)
2009(10744)
2008(10889)
2007(9971)
2006(8625)
2005(7884)
作者
(32245)
(27141)
(27061)
(25711)
(17545)
(12961)
(12365)
(10226)
(10198)
(9846)
(9228)
(9215)
(8646)
(8643)
(8554)
(8354)
(7915)
(7902)
(7817)
(7757)
(6692)
(6567)
(6533)
(6134)
(6134)
(6074)
(6030)
(5947)
(5407)
(5153)
学科
(54384)
经济(54289)
管理(45101)
(41241)
(36106)
企业(36106)
方法(28717)
数学(26198)
数学方法(26072)
(20589)
(14931)
(13692)
财务(13676)
财务管理(13644)
企业财务(13177)
中国(12284)
(11398)
业经(10725)
(10249)
(9981)
金融(9978)
(9303)
银行(9292)
体制(8891)
(8771)
(8528)
贸易(8526)
(8281)
技术(8258)
(8028)
机构
大学(175800)
学院(173373)
(79304)
经济(77938)
管理(70647)
理学(61217)
理学院(60698)
管理学(60072)
管理学院(59728)
研究(52031)
(43134)
中国(41327)
(34384)
财经(33755)
(30670)
经济学(26139)
科学(25842)
(25745)
财经大学(25293)
中心(24491)
(23996)
经济学院(23792)
北京(21252)
(21231)
业大(20975)
研究所(20955)
商学(20828)
商学院(20663)
(19982)
(18905)
基金
项目(112549)
科学(91328)
基金(85771)
研究(84876)
(71993)
国家(71428)
科学基金(63767)
社会(57926)
社会科(55228)
社会科学(55215)
基金项目(44914)
(42366)
教育(40480)
自然(39302)
自然科(38442)
自然科学(38435)
自然科学基金(37821)
资助(35712)
(35306)
编号(33159)
成果(27965)
(27878)
(27306)
教育部(24898)
国家社会(24822)
重点(24787)
(24172)
人文(24150)
课题(22835)
创新(22636)
期刊
(83772)
经济(83772)
研究(53372)
(36568)
中国(32692)
管理(27338)
学报(21744)
(20838)
金融(20838)
科学(20323)
(18554)
财经(18402)
大学(18194)
学学(17321)
(15566)
教育(15108)
技术(14423)
经济研究(13801)
业经(11775)
农业(11657)
问题(11329)
(10214)
财会(9429)
国际(8903)
技术经济(8796)
理论(8621)
统计(8459)
会计(8392)
(8118)
商业(7555)
共检索到25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跃进  
为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改变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培养理性的投资意识,呼吁多年的证券投资基金终于在今年春天登台亮相。到目前为止,金泰、开元、兴华、安信、裕阳五只证券投资基金已经组建成功。但是,人们对投资基金所寄予的厚望能否变成现实,还取决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旭光  曹磊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背离,各种违规事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成熟。近年来,我国证监会虽然越来越重视和加强监管,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其监管效果尚不理想。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构建激励相容的证券监管机制的方法,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德宗  宋红雨  
本文使用相对业绩排序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人在年度中并不倾向于加大其风险调整比率,而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人却倾向于加大其风险调整比率。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已经建立和发挥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学峰  张舰  田元泉  李佳明  
本文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隐性激励问题。首先从基金管理费的名义契约推导出实际契约,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基金持有人的惯性行为会对实际契约产生影响。在接下来的实证检验中,通过对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实际契约的比较研究,实现了对隐性激励程度的度量,并揭示了我国基金行业中"历史业绩——持有人行为——基金规模——管理人收入"的隐性激励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可测度的隐性激励显性化到基金薪酬契约之中,从基金与持有人互动的视角来优化薪酬契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帆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战略定力和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真正激发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理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主体职责。构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监管一般对同类金融机构设定统一、"刚性"的监管标准。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方式虽然灵活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媛华  罗鄂湘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投资活动和投资行为都存在着风险,风险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主题。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改进分析,为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支付契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 平  黄 诚  赵 锋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证券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因地制宜地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将是未来证券分司进行激励机制创新的趋势;当前证券公司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存在政策、市场、公司三个层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证券公司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设想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观  左兴华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主要包括利息收入 ,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阶段 ,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应包括股票股利和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在收益分配方面 ,管理层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限制过多过死 ,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基金持有人大会在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上应当享有更多的决定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 ,二板市场的即将开立 ,诸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随之也将有较大的发展。针对我国现有的证券投基金的不同风险包括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及内部风险三类 ,要采取不同的控制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建东  郭文新  曾勇  
本文构造了不依赖于再谈判过程的可转换证券,证明可转换债券可以解决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双边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适当的合约设计,双方的最优努力水平将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对应于阶段融资,出于声誉以及后续融资的考虑,尽管没有显性激励,创业者前期的努力也严格为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包林梅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僵化,存在"代理风险"和"经理败德"的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现代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证券市场调节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功能,构筑一个证券市场调节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存问题及其根源的剖析,设计完善证券市场调节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潇  陈卫东  高建勇  
文章借助协整计量模型,从实证层面检验了我国证券交易所声誉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旨在明确我国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协调改革的基本方向。研究表明,由证监会控制上市资源分配权而形成的交易所声誉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沈惠伟  
由于国有煤矿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形成一种内在的注重安全生产的约束机制,是国有煤矿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政府与国有煤矿企业的关系问题,并将模型加入了国有煤矿经营者接受安全生产合约,进行安全生产的概率约束参数,得出了政府与国有煤矿经营者都应着力于降低安全生产努力成本系数,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双方效用最大化的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雪梅  王明伟  
文章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结合2014年银监会提出的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全面深入论证薪酬机制与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关系;稳健性薪酬机制对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激励不足问题及制约瓶颈。研究发现,稳健薪酬机制短期内可以显著提升人力资本回报,但长期看,由于存在激励不足与道德风险,可能会抑制人力资本回报,产生激励不足问题。研究认为:进一步完善稳健性薪酬机制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及完善人力资本激励体系,是更好地发挥稳健薪酬机制作用,提高商业银行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