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7)
2023(8678)
2022(7277)
2021(6515)
2020(5388)
2019(12390)
2018(12186)
2017(23836)
2016(12814)
2015(14709)
2014(14673)
2013(14975)
2012(14333)
2011(13174)
2010(13435)
2009(12477)
2008(12663)
2007(11630)
2006(10650)
2005(9952)
作者
(37358)
(30859)
(30855)
(29136)
(20180)
(14732)
(14142)
(11938)
(11847)
(11340)
(10662)
(10555)
(10040)
(9981)
(9748)
(9531)
(9167)
(9035)
(8978)
(8950)
(7995)
(7668)
(7570)
(7076)
(7011)
(6999)
(6969)
(6883)
(6335)
(6031)
学科
(66087)
经济(66031)
管理(46436)
(41913)
(34349)
企业(34349)
方法(26397)
数学(23083)
数学方法(22996)
中国(19513)
地方(19468)
(17571)
(16728)
业经(14937)
(12859)
(12245)
银行(12235)
(12064)
金融(12064)
(11686)
农业(11646)
(11503)
财务(11470)
财务管理(11437)
地方经济(11072)
企业财务(10916)
(10766)
贸易(10755)
(10304)
(10157)
机构
学院(187003)
大学(185293)
(81381)
经济(79598)
管理(73950)
研究(63518)
理学(60521)
理学院(59843)
管理学(59243)
管理学院(58834)
中国(53439)
(41632)
(40407)
科学(35128)
(31885)
财经(31118)
(30903)
中心(30109)
(28190)
研究所(27909)
(27860)
北京(26307)
(25315)
经济学(24897)
(24239)
师范(24017)
业大(23126)
(22897)
财经大学(22895)
经济学院(22393)
基金
项目(111947)
科学(88598)
研究(85818)
基金(80229)
(67890)
国家(67248)
科学基金(58398)
社会(55347)
社会科(52670)
社会科学(52659)
(44279)
基金项目(41718)
教育(39453)
(36458)
自然(35266)
编号(34694)
自然科(34424)
自然科学(34421)
资助(34023)
自然科学基金(33833)
(29403)
成果(29044)
(25361)
课题(25221)
重点(25014)
发展(24359)
(23941)
(23228)
国家社会(22725)
教育部(22300)
期刊
(101771)
经济(101771)
研究(61439)
中国(44811)
(33778)
管理(32351)
(26264)
金融(26264)
(26207)
学报(23684)
科学(23554)
教育(21472)
大学(19053)
学学(17673)
技术(17568)
农业(17527)
业经(17320)
财经(16662)
经济研究(15657)
(14284)
问题(12963)
(10951)
(10399)
技术经济(10160)
商业(9968)
国际(9490)
世界(9224)
经济管理(9164)
现代(9139)
会计(9083)
共检索到311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厚臻  
一、证券发行的内涵及证券的特点证券发行是发行主体通过证券市场向社会不特定多数应募人出售证券,以筹集资金可供长期周转使用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证券一词含义极广,单就其主张权利的性质而言,就可以划分为所谓商品证券和价值证券两大类.其中以按货币额表示为共同特征的价值证券,还可以再细分为代表对一定收益请求权的资本证券和代表对一定货币请求权的货币证券.我国目前发行的证券,除国库券外,还有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峰  
委托合同制度具有如同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功能,但现有金融法制未对财产管理委托实行准入管制。信托公司以外的各类受托人依托委托合同经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不同主体经营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质具有同一性,现有法制对这实质同一的社会关系依主体性质不同分别适用信托法制与委托合同法制,蕴涵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信托法制较委托合同法制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证券资产管理关系应统一适用信托法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证券交易法》对证券市场的法律调整(上)宋锡祥台湾《证券交易法》作为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的重要法规,对引导社会大众投资证券,促进资本形成,充裕企业资金,加快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分析和探讨台湾证券交易法规的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证券交易法》对证券市场的法律调整(下)宋锡祥三、台湾《证券交易法》对交易市场的规范1.强化对发行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及大股东股权的管理首先,严格把握大股东、董事、监事等股权转让的程序关。台湾的交易市场除了证券交易所以外,还有所谓的“柜台买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管理期货(managed futures)被称为继金融期货和期权后兴起的期货市场的第三波革命,它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类型及运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管理期货业发展和监管要有自己的初步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位  朱武祥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说明在一个非有效程度比较高的证券市场中,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新股融资侵占外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此时,证券发行的门坎管制和规模限制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必要和有效的;如果事后的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等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弱, 证券发行管制就更有必要,以此来限制经营能力较差的公司为NPV<0的项目融资。对融资和投资分离的研究还表明,限制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可以减少管理层基于自我利益的过度融资和低效投资。随着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和执行有效,信息披露规范,加上机构投资者力量壮大,市场评价能力增强,可以放松证券发行事前的门坎限制和融资规模限制,逐步实现证券发行市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丽虹  朱武祥  
本文结合中国股票市场实际,分析了证券发行管制对噪声交易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1)证券发行管制保护了噪声交易者利益,削弱了一级市场发行方的套利力量,创造了噪声交易者的生存空间,推动了噪声交易者对价值投资人的驱逐和同化,使噪声交易者主导市场;(2)改善投资人结构和增加大盘兰筹股是实现中国股市“发展、规范与市场承受能力高度统一”、以及股票价格向价值平稳回归的重要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傅承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政府管制对证券发行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上存在公司欺诈上市和监管不力等现象,由于政府管制色彩比较浓重,市场上存在设租寻租的可能。政府官员通过徇私枉法获得额外收入,证券发行人通过缴纳租金获取额外权利并且控制信息披露获取信息租金。如果市场存在寻租可能,劣质公司可以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利用钱权交易,获取同优质公司相同的证券发行资格。寻租行为将导致资金在配置过程中出现无效率损耗,从而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东  张婧  
证券消费者是金融消费者的一种,在区别于一般消费者的同时,基于行业的特殊性,又有区别于银行消费者、保险消费者的特殊权利。但我国对证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明显不足。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针对证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策略给我们带来启示,可以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等措施完善我国对证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祖荣  
证券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定位的调整。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可分为职能定位和主体定位两个方面。职能定位决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体定位决定监管机构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关系。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应当是担当证券市场的"交警",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主体定位呈现朝向独立机构发展的明显趋势。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尴尬、独立性不强、审批权力过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其法律定位需要重新厘清和调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银凤  
我国证券法创设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美国、欧盟、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法都没有规定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我国是将美国行之有效的举报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是一种立法技术上的创新。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是公开原则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我国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在诸多方面尚待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峥  
私募发行是针对特定对象、以非公开方式、由特定规范加以规制的证券发行方式。其与公募发行相对应,同为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渠道,能够满足发行人的不同筹资需求。源于私募发行自身的特殊性,私募法律规范的尺度把握应该合理,只有适度的规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私募发行人筹集资金,同时又较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旨在从适度性方面探讨证券私募发行规范的完善,并从适度性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规范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辉宇  
受证券市场国际竞争的影响,在跨国证券融资监管中,各国开始放松对境外证券发行人的监管,由此所产生的境内与境外证券发行人在东道国证券市场的融资成本差诱使东道国境内证券发行人变相更改国籍,继而以境外企业身份迂回本国进行融资,意图享受境外发行人的融资优惠。这种行为扰乱了东道国证券市场秩序,偏离了东道国的证券监管目标,混淆了信息披露的效果,因此,应对境外证券发行人的身份进行合理界定。"红筹股"企业在本质上属于国内企业,我国在跨国证券融资监管立法中,应借鉴美国证券法界定境外发行人的经验,并结合"红筹股"企业的特征,以"股份比例实际控制标准"、"整体资产国籍标准"、"营业中心所在地标准"以及"主营业务利润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