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0)
- 2023(7898)
- 2022(6651)
- 2021(5757)
- 2020(4917)
- 2019(10906)
- 2018(10731)
- 2017(20623)
- 2016(10958)
- 2015(12432)
- 2014(12564)
- 2013(12473)
- 2012(11897)
- 2011(11203)
- 2010(11614)
- 2009(11336)
- 2008(11049)
- 2007(10299)
- 2006(9549)
- 2005(9055)
- 学科
- 济(69148)
- 经济(69068)
- 管理(39491)
- 业(31371)
- 企(27422)
- 企业(27422)
- 方法(20027)
- 地方(16885)
- 数学(16865)
- 数学方法(16725)
- 制(15181)
- 财(14984)
- 中国(14886)
- 业经(13704)
- 学(12804)
- 地方经济(12319)
- 农(11650)
- 体(11567)
- 融(9991)
- 金融(9988)
- 环境(9635)
- 银(9506)
- 银行(9498)
- 行(9147)
- 体制(8892)
- 理论(8373)
- 和(8335)
- 经济学(8262)
- 务(8239)
- 财务(8212)
- 机构
- 大学(177695)
- 学院(175571)
- 济(84936)
- 经济(83351)
- 研究(62978)
- 管理(62972)
- 理学(52704)
- 理学院(52084)
- 管理学(51392)
- 管理学院(51033)
- 中国(48029)
- 财(41920)
- 京(36616)
- 科学(33875)
- 财经(32171)
- 所(31561)
- 经(28833)
- 经济学(28263)
- 江(28101)
- 研究所(27778)
- 中心(27195)
- 经济学院(24861)
- 财经大学(23481)
- 北京(23408)
- 范(23029)
- 师范(22880)
- 院(22118)
- 农(22102)
- 州(21697)
- 业大(20060)
- 基金
- 项目(104625)
- 科学(83371)
- 研究(79271)
- 基金(77389)
- 家(65951)
- 国家(65411)
- 科学基金(56249)
- 社会(54522)
- 社会科(51760)
- 社会科学(51747)
- 基金项目(39813)
- 省(39614)
- 教育(36010)
- 划(32834)
- 自然(32718)
- 自然科(31902)
- 自然科学(31895)
- 资助(31409)
- 自然科学基金(31346)
- 编号(30308)
- 成果(26736)
- 制(25356)
- 部(24197)
- 重点(23996)
- 国家社会(23448)
- 发(23363)
- 课题(22353)
- 教育部(21572)
- 创(21211)
- 人文(21026)
共检索到286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传华
认罪认罚从宽作为《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改的一项新增制度,在及时惩罚犯罪、人权保障、繁简分流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逐年上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将成为主流的趋势下,如何在发挥其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等功能的同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认罪认罚制度适用的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拓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足够的救济方式选择开始提上议程。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人权保障 程序分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露露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的一项年轻的制度,也是我国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一大创新,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然而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被告人上诉的现象。文章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我国更好地贯彻运行下去。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从宽 上诉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潇 张书博
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曾授权"两高"分别开展刑事速裁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学术界与实务界对在速裁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证明标准能否降低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18年,试点成果写入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条围绕试点时讨论的问题,作了应有的回应。文章结合试点成果与现行法条,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证明标准能否降低这一问题进行再次梳理与认识。
关键词:
认罪认罚 速裁程序 证明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玲
职务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质在于从传统的"法律报应"走向"法律激励",具备法规范意义上的积极价值。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适用时,需考量其是否带来刑法体系功能紊乱及罪行关系结构失偏的潜在风险。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适用时需要坚守罪刑相适应原则与法益保护原则,并从实体规定、权利保障以及权力监督等方面着手,化解现阶段适用该制度所带来的风险,为刑法正当规制职务犯罪案件提供规范性框架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职务犯罪案件 认罪认罚从宽 风险 应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牟绿叶 张传玺
在职务犯罪的调查中,"认罪认罚"和"从宽处罚"是一种单向度的关系,监察机关有权决定是否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被调查人丧失了选择认罪认罚并获得从宽处罚的主体地位,律师无法介入监察调查并提供法律帮助,检察机关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这些规范缺陷导致下游程序出现了"三高"或"一高"现象,最明显的是认罪认罚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上诉率明显高于所有认罪认罚案件的平均上诉率。监察调查处于整个刑事程序的上游,为防止调查阶段出现违法行为,并确保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供述的真实性和全案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有必要在告知义务、律师帮助、监督机制等方面,对职务犯罪调查中的认罪认罚制度予以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路芸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慧化司法成为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在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自愿认罪后,由检察机关与辩护人协商形成量刑建议。考虑到量刑往往需要全面且充分的信息,人工智能正好可以更好地辅助完成此部分内容,达到更公正、更高效的目标。为实现司法现代化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目标,智慧司法面临诸多的挑战。
关键词:
智慧量刑 人工智能 认罪认罚案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静春 孙本雄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首先是政策,然后才是制度,其适用范围涉及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乃至行刑等各个刑事诉讼阶段。认罪认罚本质上是表达道歉的过程,其内涵符合道歉理论的意指。认罪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且详尽地陈述实施违反刑法规范行为的过程,对违反刑法规范行为及其造成的结果予以解释和赔偿,并承诺不再犯罪。认罚包括行为人接受和认可认罪带来的后果及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补偿两个方面。从宽包括适用较轻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从简的诉讼程序、从程序上提前终结诉讼及实体上从宽处理。
关键词:
道歉 认罪认罚 从宽 内涵 表现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宇冠 孙鹤源
"认罪态度"的法律定位以及与司法审判中定罪、量刑的内涵解读与技术分析,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内涵之一。应当明确:在定罪方面认罪态度不应当实质影响定罪,而仅仅影响诉讼程序;是否自愿认罪应当以法庭为准,庭前认罪不应为据。在量刑方面,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应当以确系犯罪为前提;其对量刑的正向影响只是量刑的参考因素不是量刑的决定因素。鉴于此,应当严格贯彻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完善认罪自愿性的激励机制、公检法司联合统一司法适用等措施,以确保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司法审判定罪、量刑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态度 定罪 量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远清 杨颖颖
伴随着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逐步转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历了从试点探索到正式确立的过程。面对被告人认罪认罚之后提出上诉的难题,从契约精神、诚实信用、公正效率到司法公信力的角度,都无法给予回应与解答。基于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运用回应型司法理念,通过保障协商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对司法过程的实质性参与,以沟通对话、凝聚共识,成功找到"司法的最大公约数",就能够妥善平衡诉讼价值的冲突与矛盾,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有效解答司法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后在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做出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在最新出台的《监察法》中对认罪认罚也进行相关规定。通过对两部法律认罪认罚从宽处理规定的比较,很明显《监察法》行使的是从宽处理的建议权,行使的门槛更高,所以针对两部法律对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规范存在差异作为出发点,寻求职务犯罪调查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制度缺陷,以此完善我国认罪认罚制度在职务犯罪中的体系搭建。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监察法 认罪认罚 从宽处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芬
文章以中小微企业为切入点,阐述企业合规认罪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企业认罪面临检方接触认罪时间较晚影响诉讼效率、企业认罪真实性受质疑、检察院自由裁量权过大、外部监督不力、企业难以在认罪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等困境,进一步从保障诉讼参与人和公众两方人员的知情权、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对直接责任人员慎用不起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推动企业合规经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企业合规 认罪问题 中小微企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维新
FTA协定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性文件,包括很多贸易自由化义务的条款。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内,WTO成员可以在不违背多边承诺的前提下,自由缔结双边的或次多边的FTA协定。因此,研究FTA贸易救济权条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战立
票据丧失,是持票人并非出于自己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我国现行票据丧失救济制度主要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方式和提起诉讼方式。为了维护原票据持有人票据利益,同时也维护因失票而善意取得票据者的票据权利,建议在我国票据法中扩大可以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票据的范围、确立公平的票据丧失风险承担机制、引进复本制度、明确失票人应该包括非票据权利人、规定票据款项的提存等内容,重构中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关键词:
票据丧失 票据利益 救济制度 重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其刚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救济制度,又称“进口救济制度”。它们在各国外贸法体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WTO法律体制也就其设制了具体的专门规定。面对入世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应更好地掌握WTO的基本规则,准确地应用三种措施保护民族产业。
关键词:
反倾销 反补贴 保障措施 国内产业 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军伟
现实中,我国职业病救济不足和不及时等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对职业病范围秉持开放式的态度,将因职业而造成的其他疾病尽可能多地纳入法定范围予以认定;简化职业病的认定程序,将职业病认定直接纳入工伤认定的范畴;简化劳动争议纠纷解决途径;设立职业病保障基金,或者建立职业病救济的绿色通道,对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职工予以救济。
关键词:
安全生产 职业病 法律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