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2)
- 2023(6936)
- 2022(5871)
- 2021(5349)
- 2020(4421)
- 2019(10175)
- 2018(9877)
- 2017(19454)
- 2016(10758)
- 2015(11899)
- 2014(12073)
- 2013(11968)
- 2012(11155)
- 2011(10190)
- 2010(10577)
- 2009(10266)
- 2008(10419)
- 2007(9776)
- 2006(8858)
- 2005(8494)
- 学科
- 济(45649)
- 经济(45574)
- 管理(39108)
- 业(34183)
- 企(30379)
- 企业(30379)
- 方法(17611)
- 财(16623)
- 制(16578)
- 数学(14725)
- 数学方法(14574)
- 中国(12788)
- 体(11630)
- 农(11189)
- 业经(10849)
- 务(10381)
- 财务(10359)
- 财务管理(10335)
- 体制(10227)
- 企业财务(9916)
- 融(9835)
- 金融(9832)
- 银(9732)
- 银行(9719)
- 学(9330)
- 行(9305)
- 贸(7802)
- 贸易(7793)
- 理论(7782)
- 易(7559)
- 机构
- 大学(166414)
- 学院(163517)
- 济(71245)
- 经济(69689)
- 管理(60399)
- 研究(55944)
- 理学(50391)
- 理学院(49812)
- 管理学(49177)
- 管理学院(48831)
- 中国(44854)
- 财(39305)
- 京(35382)
- 财经(29945)
- 科学(29786)
- 所(27734)
- 经(26997)
- 江(26552)
- 中心(24910)
- 研究所(24106)
- 经济学(23306)
- 北京(22632)
- 财经大学(22161)
- 农(21807)
- 范(21057)
- 师范(20864)
- 经济学院(20748)
- 州(20606)
- 院(20266)
- 业大(19522)
- 基金
- 项目(97753)
- 科学(78373)
- 研究(74077)
- 基金(72957)
- 家(62215)
- 国家(61724)
- 科学基金(53660)
- 社会(49119)
- 社会科(46679)
- 社会科学(46665)
- 基金项目(37611)
- 省(36549)
- 教育(34628)
- 自然(32928)
- 自然科(32160)
- 自然科学(32152)
- 自然科学基金(31625)
- 划(31362)
- 资助(30189)
- 编号(29035)
- 成果(25588)
- 制(24558)
- 部(23208)
- 重点(22210)
- 课题(21093)
- 国家社会(20783)
- 教育部(20596)
- 发(20201)
- 创(20110)
- 性(19927)
共检索到26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玉安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内在于现代商品经济之中的相互依存的基本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二者的结舍充分体现在体制结构实现、所有制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实现、时间结构实现、空间结合实现、决策结构实现、企业规模结构实现和客体结构实现等方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伯良
一、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激励相容"机制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曾把经济运行的弊病概括为"一放就乱、一控就死"。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没有很好把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各微观单位的行为与社会总目标发生了摩擦。从经济机制学的角度讲,这一弊病是宏观调控机制与微观激励机制不配套造成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能使宏观调控体系内的所有微观单位都能积极主动地执行国家计划的"激励相容"的经济运行机制。所谓"激励相容"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机制中,每一个微观单位即使追求各自的个别目标,其客观效果正好达到社会所需要实现的宏观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家孝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半较低的我国,构造怎样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已成为国人观注的热点。目前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需要转移,城镇企业中存在“隐性”失业大军,机关事业单位仔在人量冗员等。上述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农村,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阻碍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大量“农转非”又严重冲击着城镇的就业、交通、卫生、环保、治安。在企业,大量冗员的存在。降低了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观察,正是这支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尧 张贵涤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企业经营机制向市场转换以后,要不要引入市场机制,如何引入市场机制,这应该是当前利率机制改革的重大研究课题。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为我们利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将时间和空间纳入视野,我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具有多元性特征。分析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对多元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具体结合方式进行探讨。就运行机制目标模式而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仍是基本适用的。无论是商品流通领域,还是农村经济领域,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涤陈 陈乃道
1.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老而又新的课题。说其老,有人认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自公有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自社会经济走出小生产的框范,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以来,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是经济领域中人们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说其新,表现在无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改革,还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希良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而且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但是,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形式的具体运用上,高技术产业却有着其不同的途径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和探讨在高技术产业这个领域里,怎样才能使计划和市场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和探讨其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式和政府在其结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水家跃
价格机制由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构成,其自身蕴含着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在我国体经济制改革进程中,转换价格机制需要国家调控优化、企业主体确立和市场体系完善作为条件。从当前来看,实现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和宏观调控与重要商品价格的计划性,不仅是促推价格机制转换的必然之举,而且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充分体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宣恭
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效结合,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宏观调节政策,而且需要在微观上寻找一种能够调节二者的差异和矛盾的管理体制。承包制既保证了企业的自主权力和利益,使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又维护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统一性,保证计划经济要求的实现。它同时符合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要求,是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有效经营管理形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共性决定了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中获得启迪和借鉴。这里发表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部分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就此课题进行的一组笔谈文章。这组文章所涉及的只是这一重大课题中的部分环节,但是可以相信这些文章会有助于这一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丘普洛夫·谢尔盖·维塔利耶维奇 朱红琼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府企图通过货币政策治疗商品货币失衡,遏制愈演愈烈的财政预算赤字,却导致了国内生产衰退和通货膨胀,进而引发了其产业体系长期的破坏性进程。自由市场的浪漫主义被证明并不适合俄罗斯的经济现实,也在转型期的剧烈动荡中被彻底抛弃。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中,共生的计划和市场管理机制对产业动态绩效的调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休克疗法 货币主义 自由主义 国家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运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新艳
逐步建立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相结合的金融运行机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在我国金融经济生活中,究竟计划与市场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如何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扬其长,避其短,促使我国金融既有宏观计划控制,又有微观市场调节,走出一条名符其实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金融的道路来?这不但是一个事关久远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急迫的实践问题。本文着重就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相结合的必要性、结合的主要途径以及实现其结合的具体形式作一粗略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和宇 杨宜勇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计划控制的重心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思路是想通过严格控制职工数量保证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国以来,我国的劳动计划体制从无到有,几经收权和放权,形成了以下一些特征。 1、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即劳动计划主要控制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