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3)
- 2023(5773)
- 2022(4937)
- 2021(4499)
- 2020(3730)
- 2019(8475)
- 2018(8196)
- 2017(16104)
- 2016(8951)
- 2015(10079)
- 2014(10306)
- 2013(10123)
- 2012(9413)
- 2011(8680)
- 2010(9029)
- 2009(8858)
- 2008(9130)
- 2007(8581)
- 2006(7797)
- 2005(7500)
- 学科
- 济(36826)
- 经济(36751)
- 管理(34322)
- 业(29195)
- 企(26210)
- 企业(26210)
- 制(14430)
- 方法(14174)
- 财(13862)
- 数学(11671)
- 数学方法(11541)
- 中国(10309)
- 体(9606)
- 业经(8977)
- 农(8822)
- 银(8803)
- 银行(8796)
- 融(8763)
- 金融(8760)
- 务(8652)
- 财务(8630)
- 财务管理(8609)
- 行(8423)
- 体制(8383)
- 企业财务(8225)
- 学(7158)
- 理论(6952)
- 贸(6507)
- 贸易(6499)
- 划(6435)
- 机构
- 大学(140978)
- 学院(138142)
- 济(59785)
- 经济(58417)
- 管理(51138)
- 研究(46590)
- 理学(42195)
- 理学院(41733)
- 管理学(41245)
- 管理学院(40950)
- 中国(38250)
- 财(34399)
- 京(30012)
- 财经(26018)
- 科学(23805)
- 经(23371)
- 所(22972)
- 江(22712)
- 中心(21001)
- 研究所(19698)
- 经济学(19528)
- 北京(19262)
- 财经大学(19243)
- 州(17717)
- 范(17545)
- 师范(17422)
- 经济学院(17324)
- 农(17318)
- 院(16614)
- 业大(15587)
- 基金
- 项目(80017)
- 科学(64194)
- 研究(61644)
- 基金(59825)
- 家(50555)
- 国家(50145)
- 科学基金(43778)
- 社会(40849)
- 社会科(38767)
- 社会科学(38756)
- 基金项目(30619)
- 省(29515)
- 教育(29031)
- 自然(26605)
- 自然科(25994)
- 自然科学(25988)
- 自然科学基金(25554)
- 划(25518)
- 资助(24807)
- 编号(24410)
- 成果(21928)
- 制(21819)
- 部(19290)
- 重点(17899)
- 课题(17735)
- 教育部(17311)
- 国家社会(17209)
- 性(16963)
- 创(16591)
- 人文(16480)
共检索到228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尧 张贵涤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企业经营机制向市场转换以后,要不要引入市场机制,如何引入市场机制,这应该是当前利率机制改革的重大研究课题。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为我们利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杭迺安 杜成玻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概括起来说,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表现为国家对全局经济的主动调节,不断发挥商品经济所固有的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在组织经济活动中,既要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玉安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内在于现代商品经济之中的相互依存的基本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二者的结舍充分体现在体制结构实现、所有制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实现、时间结构实现、空间结合实现、决策结构实现、企业规模结构实现和客体结构实现等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家孝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半较低的我国,构造怎样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已成为国人观注的热点。目前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需要转移,城镇企业中存在“隐性”失业大军,机关事业单位仔在人量冗员等。上述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农村,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阻碍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大量“农转非”又严重冲击着城镇的就业、交通、卫生、环保、治安。在企业,大量冗员的存在。降低了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观察,正是这支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伯良
一、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激励相容"机制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曾把经济运行的弊病概括为"一放就乱、一控就死"。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没有很好把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各微观单位的行为与社会总目标发生了摩擦。从经济机制学的角度讲,这一弊病是宏观调控机制与微观激励机制不配套造成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能使宏观调控体系内的所有微观单位都能积极主动地执行国家计划的"激励相容"的经济运行机制。所谓"激励相容"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机制中,每一个微观单位即使追求各自的个别目标,其客观效果正好达到社会所需要实现的宏观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积余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解决利率的形成机制问题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 ,利率的形成应该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来决定。美联储把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美联储可以随时变动利率水平 ,通过贴现窗口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按照市场规则为利率定价。这种利率定价方式消除了对任何补助的增加和他对竞争有所影响的担心。
关键词:
美国 利率 联邦基金 利率定价 市场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新艳
逐步建立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相结合的金融运行机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在我国金融经济生活中,究竟计划与市场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如何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扬其长,避其短,促使我国金融既有宏观计划控制,又有微观市场调节,走出一条名符其实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金融的道路来?这不但是一个事关久远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急迫的实践问题。本文着重就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相结合的必要性、结合的主要途径以及实现其结合的具体形式作一粗略探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斌
文章试图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框架下,对我国利率运行状况及利率传导机制做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对产出缺口和物价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导链条,初步形成了较为灵敏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还研究了均衡利率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均衡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实行利率定价机制后,金融机构定价还要实行从逐笔定价和单产品定价向客户关系综合定价转型,达到贴身客户服务的定价境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按照: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以实现全国银行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起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将时间和空间纳入视野,我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具有多元性特征。分析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对多元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具体结合方式进行探讨。就运行机制目标模式而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仍是基本适用的。无论是商品流通领域,还是农村经济领域,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希良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而且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但是,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形式的具体运用上,高技术产业却有着其不同的途径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和探讨在高技术产业这个领域里,怎样才能使计划和市场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和探讨其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式和政府在其结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变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计划利率为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市场利率,是顺理成章、符合逻辑的。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论述利率市场化问题,以求助于金融界同仁。所谓利率市场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国家放弃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大题目,已有不少人从各方面加以论述。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向题谈一些体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强
探讨“金融的计划调节与金融的市场调节相结合”机制既是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又是社会主义中国金融理论的新内容。一、金融的计划调节与金融的市场调节必须结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健
本文遵循信用货币制度下资产创造负债的逻辑关系,借鉴外国央行及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构建先资产利率后负债利率、先金融市场利率后银行机构利率的目标传导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构建目标模式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从中央银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 利率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