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1)
2023(14607)
2022(11709)
2021(10818)
2020(9217)
2019(20641)
2018(20865)
2017(40619)
2016(22042)
2015(24973)
2014(25118)
2013(24475)
2012(21859)
2011(19553)
2010(20200)
2009(19479)
2008(19498)
2007(18122)
2006(16309)
2005(15123)
作者
(62147)
(52182)
(51907)
(49296)
(33199)
(24819)
(23451)
(20159)
(19764)
(18691)
(17864)
(17566)
(16901)
(16777)
(16226)
(15838)
(15303)
(15153)
(15125)
(14947)
(13181)
(12881)
(12727)
(12241)
(11759)
(11752)
(11712)
(11629)
(10487)
(10205)
学科
(96741)
(95306)
经济(95107)
(79165)
企业(79165)
管理(79047)
(47225)
方法(39567)
业经(32921)
农业(31379)
数学(30914)
(30901)
数学方法(30333)
中国(25532)
(24461)
(21369)
财务(21291)
财务管理(21257)
企业财务(20108)
技术(18889)
(18543)
理论(18466)
(17750)
(16360)
(15807)
(15805)
贸易(15793)
地方(15543)
(15367)
(15112)
机构
学院(324457)
大学(317611)
(135647)
经济(132916)
管理(129149)
理学(110500)
理学院(109476)
管理学(107513)
管理学院(106947)
研究(100410)
中国(81696)
(66397)
(66103)
(61725)
科学(58370)
(51865)
财经(51372)
(49832)
业大(48316)
中心(47295)
农业(46888)
(46367)
研究所(44197)
北京(41083)
(40652)
经济学(40351)
(39957)
师范(39634)
财经大学(37299)
经济学院(36241)
基金
项目(204941)
科学(163581)
研究(154693)
基金(149533)
(127652)
国家(126406)
科学基金(111005)
社会(100887)
社会科(95294)
社会科学(95268)
(82148)
基金项目(78484)
教育(70990)
自然(69482)
自然科(67949)
自然科学(67934)
自然科学基金(66753)
(66531)
编号(64217)
资助(60578)
成果(52149)
(45681)
重点(45293)
(44745)
(43998)
课题(43813)
(43599)
(41880)
国家社会(41489)
创新(41116)
期刊
(163943)
经济(163943)
研究(96001)
中国(68539)
(63878)
(55411)
管理(51701)
学报(45045)
科学(44439)
农业(42666)
大学(36746)
学学(34891)
教育(33995)
(33896)
金融(33896)
业经(32545)
技术(31011)
财经(26775)
经济研究(23783)
(23026)
(22480)
问题(22157)
技术经济(18164)
(16825)
世界(16474)
现代(15874)
农村(15617)
(15617)
商业(15500)
统计(15336)
共检索到497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同君  
建立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有初步实践,但无论是从该模式遭遇的瓶颈制约还是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制度保障对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都是极为必要的。从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的内在要求出发,高素质劳动力、土地产权、农业知识产权、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等的制度保障应成为该模式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进一步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以便为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的展开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同君  
建立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有初步实践,但无论是从该模式遭遇的瓶颈制约还是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制度保障对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都是极为必要的。从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的内在要求出发,高素质劳动力、土地产权、农业知识产权、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等的制度保障应成为该模式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进一步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以便为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的展开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备  
农业规模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全国各地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出了一些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乏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化给予制度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益丰  刘东  
"三农"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源是在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落后。现代化农业的兴起则需要依靠规模化、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来实现。企业主导的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与现代化的有效出路。江苏常熟"田娘经验"与山东乐陵"希森"模式两个企业主导,以合作社发展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显示,以"企业+综合性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式农村新型组织形式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可以统筹解决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村治理等现代化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剑英  
本文采用综合归纳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方法,以全国农地金融创新试点市(县、区)为研究样本,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提炼出相关观点,以确定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农地金融主要有农地信托、农地入股、农村产权市场、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形式;并通过先行试验与实践,它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着农地流转时有纠纷和违约发生、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清淡、农地产权价值不清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地产权评估机制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标准化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崔红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智敏  田小海  鄢圣芝  黄永平  
采用了系统工程、生态农业、农业气象、作物栽培、技术经济等原理,通过对江汉平原涝渍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性能解析、现有种植制度与新拓高效农业模式分析评价、高效优化机理的探讨,从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结构调优,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筛选归纳了四类适宜的高效种植(养)模式,即“稳粮兴油”增值型;“稳棉机动”增值型;“粮经、粮饲兼顾”饲养型;“种地与养地”结合型。上述高效农业模式具有产品优化功能、结构优化功能、缓和大范围洪涝和自我调控补偿功能,它们既自成体系,各显特色;又互成体系,构成粮、经、饲、肥“四元”种植结构。必须实行有序高效模式自身水旱轮作,高效模式与传统耕作制度之间轮作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刘轶  
日本的农地规模化制度主要包括放松土地占有限制、解除农地租赁限制、允许公司法人进入农业、实行土地流转激励政策、培养安定高效的农业经营体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户均土地面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机制良好、规模化经营体增加等。但也有不达预期之处,如设定的农户经营土地规模没有达到、农户兼业化严重、农民老龄化突出等。鉴于此,我国应借鉴日本农地规模化经验,采取促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风田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这种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往往是大而全 ,重复建设 ,缺乏特色。未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借鉴产业区的发展经验与组织方式 ,重新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集聚 ,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保芹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在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有效的金融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从政策视角出发,既要有益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又要能够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因而政策的制定应从本地需求出发,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少群  林义  
我国当前的农村医疗保障试验大致可以归纳为改良式合作医疗、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与乡镇统筹相结合、家庭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和商业保险公司多形式参与模式等五种。我国农村应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正式制度安排的基本医疗保障、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补充医疗保障和作为最后防线的医疗救助制度等,从而促进农村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光辉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稳定的目标模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滞后,保障程度低,区域差异大,满足不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按照农村的不同发展目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农业发展导向型、农村综合发展导向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导向型和城市化导向型四种类型,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政策目标重点和制度安排。各地在选择具体的制度安排时,还应注意由于"三农"与现行社会保障的矛盾,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和制度创新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晨寒  
把农民工纳入户口所在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本无法抵御其在城镇工作中遭遇的风险。建立专门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成本高,待遇低,而且还把城乡二元结构移植到城市,违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好的选择是深化城镇基本保险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类把农民工吸纳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倩  
如何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前提下,推进农地经营方式的创新是我国追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农场实现了内部利益的一致性和节约交易成本,但面临租金成本上升、投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公司+农户"模式具有资金、技术及市场优势,但面临公司及农户间的利益不稳定、治理成本高昂及"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户、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但却面临封闭性导致的融资困难,能人依赖导致合作社发展不稳定并引发内部人控制,"分红刚性"一定程度弱化生产性努力等问题;土地托管模式以不触及权利变革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民欢迎,但土地集中过程面临高昂的组织成本。另外,本文梳理了已有文献对不同组织模式的绩效评价标准并进行绩效评价,指出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组织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于产权细分及分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