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8.57.17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8)
2023(11788)
2022(9857)
2021(8795)
2020(6987)
2019(15538)
2018(15179)
2017(28886)
2016(15466)
2015(17140)
2014(17078)
2013(17015)
2012(16298)
2011(15338)
2010(15757)
2009(14581)
2008(14160)
2007(12969)
2006(11985)
2005(11224)
作者
(47044)
(39291)
(39250)
(37097)
(25174)
(18839)
(17725)
(15115)
(15025)
(14108)
(13573)
(13173)
(12827)
(12697)
(12299)
(12130)
(11644)
(11351)
(11181)
(11163)
(10175)
(9657)
(9492)
(9175)
(8965)
(8819)
(8630)
(8389)
(7986)
(7736)
学科
(91931)
经济(91863)
管理(38965)
(36524)
方法(27892)
地方(27456)
(26104)
企业(26104)
中国(26089)
数学(24114)
数学方法(23970)
(22017)
业经(18802)
(17218)
地方经济(16828)
农业(15487)
(14124)
金融(14122)
(13909)
环境(13873)
(13821)
(13348)
(13140)
银行(13114)
(12919)
贸易(12906)
(12871)
(12309)
理论(10911)
(10757)
机构
学院(236063)
大学(235416)
(109932)
经济(107821)
研究(90804)
管理(82840)
理学(69651)
理学院(68691)
中国(67727)
管理学(67685)
管理学院(67208)
科学(53275)
(50613)
(47807)
(46766)
研究所(42109)
中心(39443)
(39078)
财经(37427)
(37410)
经济学(35723)
(34917)
师范(34626)
(33787)
北京(32498)
(31954)
经济学院(31873)
业大(31750)
农业(30053)
(29654)
基金
项目(148590)
科学(117929)
研究(111081)
基金(107014)
(93062)
国家(92236)
科学基金(78174)
社会(74206)
社会科(70516)
社会科学(70499)
(58801)
基金项目(55964)
教育(49831)
(49183)
自然(46170)
自然科(45051)
自然科学(45042)
自然科学基金(44244)
编号(43722)
资助(42702)
(39437)
成果(36267)
重点(34398)
(32810)
发展(32436)
(31915)
课题(31877)
国家社会(31645)
(30599)
创新(28759)
期刊
(136366)
经济(136366)
研究(80886)
中国(52762)
(36958)
学报(36143)
(34689)
科学(33980)
管理(32352)
教育(28053)
大学(27572)
学学(25849)
(25589)
金融(25589)
农业(25234)
经济研究(22856)
技术(20994)
业经(20989)
财经(20624)
(18073)
问题(17673)
技术经济(13645)
(13577)
(12862)
世界(12690)
国际(12089)
商业(11797)
统计(11417)
资源(11326)
经济问题(11207)
共检索到38025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义旭东  
通过对影响要素价格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研究要素区域流动过程中要素价格动态变化及均衡,指出要素流动对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影响。新型区域关系实质上就是通过要素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之间合作、分工及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基本最优配置。区域开发主要是由要素的非均衡流动实现的,要根据要素流动的机制与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霆  谭晓萍  
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程度,分散了区域性供给或需求波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冲击力,进而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波动周期延长与强度下降的趋势。其次是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不仅进一步拓宽与疏通了经济波动的区域间的传导渠道,而且提高了区域间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相互解释力,增强了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和减弱了彼此间的同步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智  牛庆  张杰  
本文利用2006-2011年31个省市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资本素的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中部,东西部借助政策优势有效利用资本要素,具有更高资本流动性。从总效应的角度,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总之,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也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曹洪军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命题已被普遍接受。然而,以往文献对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却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文章提出要素流动成本的概念,通过构建基于要素流动成本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和模型来研究二者关系。结论指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本质上就是要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及其变动率,关键手段就是进行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苏平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综合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进变化等不同侧面。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是由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的 ,另一方面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 ,关键在于其效率。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强调其差异性与协调性是提高配置效率的重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加来  李刚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距的扩大,而非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流动,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便在全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文章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区域经济构成发展要素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素的差别。因此,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在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华  李心  
文章结合区域经济的时代内涵,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归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协调4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动态数据分析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郭为  
文章从综合劳动生产率、金融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率的角度探讨浙江、江苏和上海各自的产业定位,最后的结论是这种产业定位必须打破各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开放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这对珠三角、渤海经济圈以及中部地带等等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彩黎  
在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深刻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法治环境建设水平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着眼于法治环境建设约束下生产要素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表征各经济主体生产要素配置的Lilien指数研究了要素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经济主体中的生产要素和法治环境优化均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的优化在实证层面呈现出相互替代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国友  
近代广西农业、工商业发展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东外贸发展提供货源;二是为广东城镇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粮油、牲畜等消费品;三是为广东城镇工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可战  周永生  窦均林  
区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本地的基本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桂林和柳州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笔者把桂林和柳州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通过对“桂柳工业走廊”的生产要素分析,为“桂柳工业走廊”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国家政策做了说明,接着具体分析了“桂柳工业走廊”生产要素现状,最后通过要素现状分析,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及企业经营上的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炳军  刘俊娟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要素通过影响劳动就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作用。文章根据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借助于经济增长资本贡献率、科技进步资本弹性、劳动就业资本弹性等指标,测度了资本要素对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并运用DTOP SIS法对资本要素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光庆  
实施科技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西南工学院童光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好,要使其顺利实现,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工作为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贯彻“因地制宜、发...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