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7)
2023(10980)
2022(9098)
2021(8288)
2020(6503)
2019(14474)
2018(14296)
2017(27033)
2016(14460)
2015(16135)
2014(16372)
2013(16554)
2012(16084)
2011(15070)
2010(15619)
2009(14775)
2008(14381)
2007(13459)
2006(12588)
2005(11848)
作者
(43532)
(36948)
(36599)
(34643)
(23177)
(17755)
(16344)
(14239)
(14092)
(13236)
(12911)
(12092)
(11954)
(11836)
(11461)
(11044)
(10626)
(10557)
(10366)
(10302)
(9667)
(9190)
(8981)
(8866)
(8446)
(8426)
(8038)
(7954)
(7577)
(7302)
学科
(90448)
经济(90376)
(49581)
(43025)
农业(33316)
管理(31228)
地方(28235)
中国(26193)
业经(23517)
方法(22314)
(21066)
企业(21066)
数学(18060)
数学方法(17956)
(16202)
地方经济(15624)
(15621)
(14518)
(13033)
金融(13031)
发展(12815)
(12772)
农业经济(12748)
(12549)
银行(12540)
(12336)
(11879)
贸易(11867)
环境(11331)
(11330)
机构
学院(226062)
大学(220682)
(106246)
经济(104220)
研究(86476)
管理(79635)
中国(66954)
理学(66479)
理学院(65672)
管理学(64780)
管理学院(64345)
(53742)
科学(49084)
(47199)
(44496)
(44357)
农业(40255)
研究所(39472)
中心(38843)
(37112)
业大(35287)
财经(34029)
(33750)
师范(33538)
经济学(32604)
(30534)
北京(30297)
(29608)
(29169)
经济学院(28864)
基金
项目(135488)
科学(106643)
研究(106484)
基金(95542)
(81676)
国家(80774)
社会(70751)
科学基金(67994)
社会科(66587)
社会科学(66572)
(54998)
基金项目(49956)
教育(45945)
编号(44824)
(44202)
自然(37640)
成果(37539)
(37501)
资助(37266)
自然科(36650)
自然科学(36644)
自然科学基金(35948)
课题(31586)
发展(31478)
(30960)
(30873)
重点(30519)
(29981)
国家社会(29386)
(27523)
期刊
(143106)
经济(143106)
研究(77294)
(60198)
中国(54908)
农业(40559)
学报(33642)
科学(32919)
(31446)
管理(28342)
业经(27575)
大学(27247)
(27231)
金融(27231)
教育(26706)
学学(25751)
经济研究(20643)
技术(20068)
问题(19690)
财经(18551)
(18533)
(16260)
世界(15571)
农业经济(15379)
农村(15335)
(15335)
经济问题(13930)
技术经济(13273)
(13053)
(11935)
共检索到376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谈建成  彭寿清  
搞好西部大开发 ,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 ;发展西部农村经济 ,必须解决好西部农村文化动力不足的问题。文化动力的相对衰退正是导致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探索先进文化建设理念 ,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军  
解决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各种动力来源进行整合,形成高效率的动力机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产业对接促进农业发展、以空间集聚带动乡村繁荣,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和社保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县城设施建设和经济集聚程度,则是激活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华林  李莹华  
从发展的眼光看,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农村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机会窗口”。西部农村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西部“三农”问题难以突破的今天,开发西部农村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意义重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积极探寻西部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之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契机和突破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分析了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 ,揭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创新思路和跨跃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方卫  杨壬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斌  
经济发展为金融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而要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善金融机构的服务,发挥信贷投入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勉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该从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增长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寻求新认识和新思路。为此 ,必须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体来讲 ,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五个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筑嘉  
在目前农村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而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当积极构造多元投资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多渠道、多形式吸收资金流向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广泛吸引工商企业和城乡居民进入农业领域。通过发展大中型农业类企业,支持其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形成集团化的大规模农业企业,同时引导已上市的工商企业进军农业,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农业建设专项债券。这样不仅能有效利用社会上的富余资金,同时也能够促进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增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较之以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仍显落后,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和速度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动力——金融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经济以及金融支持的相互关系陈述,进而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策略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建广  王艳霞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还十分薄弱。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阐述了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陈少强  
一、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西部地区经济薄弱,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投资额、财政收支、贸易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海章  
从差距态势和差距效应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探讨了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增长潜力,提出了国家在选择加速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秀  罗泽尔  霍艾米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转到工业与服务业等其它经济部门,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萍华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德文  王怀忠  
制度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安徽省阜阳地区行署专员王怀忠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农民首创的大包干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解放,以至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内连上几个台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业剩余不再单独流向国家大工业,而被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