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5)
2023(3238)
2022(2720)
2021(2526)
2020(2099)
2019(4551)
2018(4780)
2017(8296)
2016(4937)
2015(5658)
2014(5932)
2013(5490)
2012(5149)
2011(4879)
2010(5058)
2009(4840)
2008(4789)
2007(4693)
2006(4167)
2005(3870)
作者
(15804)
(13023)
(12936)
(12354)
(8224)
(6189)
(5914)
(5130)
(5080)
(4766)
(4493)
(4470)
(4426)
(4324)
(4247)
(3908)
(3887)
(3796)
(3676)
(3668)
(3527)
(3253)
(3209)
(3181)
(2964)
(2959)
(2917)
(2873)
(2731)
(2672)
学科
(16048)
经济(16018)
管理(13897)
(10636)
(9113)
企业(9113)
(6923)
(6372)
中国(6162)
理论(5917)
(5853)
教育(5272)
(5200)
(4884)
方法(4230)
(4195)
银行(4182)
业经(4144)
(4114)
金融(4106)
(4060)
地方(3571)
体制(3549)
(3363)
农业(3075)
教学(2957)
(2945)
制度(2746)
(2746)
工作(2564)
机构
大学(75230)
学院(74140)
研究(27778)
(24375)
经济(23595)
管理(22565)
中国(20589)
理学(18046)
科学(17893)
理学院(17758)
管理学(17315)
管理学院(17157)
(17100)
(15139)
(14283)
(14281)
研究所(13615)
(13313)
(12689)
师范(12530)
中心(11952)
农业(11189)
业大(10897)
北京(10897)
(10628)
财经(10502)
技术(9882)
师范大学(9874)
(9823)
(9627)
基金
项目(43478)
研究(33529)
科学(32803)
基金(28967)
(25728)
国家(25454)
科学基金(20356)
社会(19339)
社会科(18056)
社会科学(18051)
(17817)
教育(16283)
(15263)
编号(14683)
基金项目(14485)
成果(14153)
自然(12170)
自然科(11861)
自然科学(11855)
资助(11703)
自然科学基金(11618)
课题(11578)
重点(10190)
(9933)
(9433)
(9267)
(9247)
项目编号(8915)
(8879)
(8572)
期刊
(34233)
经济(34233)
研究(25712)
中国(19632)
学报(16150)
教育(15747)
(13760)
(12605)
科学(12344)
大学(11853)
学学(10868)
管理(9393)
农业(8830)
(6886)
金融(6886)
技术(6840)
财经(6672)
(5817)
图书(5703)
业经(5527)
(5156)
经济研究(4818)
问题(4622)
职业(4479)
书馆(4377)
图书馆(4377)
(4334)
论坛(4334)
(4272)
业大(3870)
共检索到12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候鸟》和《织巢》是香港作家西西的两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以童年和回忆视角书写了林素素一家从内地移居香港的迁徙经历。战乱时代的迁徙体验在西西的回忆中形成了创伤记忆。这些创伤记忆体现在人物的成长变化中,也见证了历史真实的不同侧面。"候鸟"和"织巢鸟"是西西身份意识的隐喻,表现了西西由中原过客身份到香港属民身份的建构过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湘蓉  
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因自传体小说的文体特征与作者虹影备受争议的个人经历而广受关注。虹影时隔十年的文体实践具有历时性差异,尤其体现在虚构与真实的复杂呈现:心理创伤及其造成的记忆加工使文本无法达到历史真实,文本中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与叙述结构的转变体现了虹影从自传性向小说性叙述真实的转变。文本之外,作家身份与市场的商业运作使真实成为商品,真实原则不再是虹影小说创作的最高原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猛  赵新生  
“违逆者”在此指通过教育取得学术资格、实现阶层跨越的知识分子群体。安妮·埃尔诺和迪迪埃·埃里蓬就是两位劳工阶层家庭出身的“违逆者”。在父亲去世后,埃尔诺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自传体小说《位置》,埃里蓬则在《回归故里》中细腻回顾了自己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成长历程。基于这样两部自传体小说以及《自我分析纲要》中皮埃尔·布迪厄的自白,剖析底层出身的知识分子通过教育向上流动过程中的情感结构以及回望原生家庭和阶层文化时的复杂心境,并结合中国情境下农家子弟通过教育跨越城乡边界的成长叙事,深描背叛与救赎、违逆与和解之路。阶层跨越之旅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个体社会位置的动荡不安,救赎与和解亦是试图接纳过去,进而重构自我的一种努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天羽  
《西游记》中石猴对自我的认识与突破,及对其所处社会环境本质关系的探问都是一个"识破"的过程。这一"识破"模式同样存在于其他神魔小说中,以狐怪类小说为例,"识破"是故事叙事的转折点。对"识破"从叙事模式到意识观念的溯源,可以探知这一观念存在于《左传》《山海经》等书中,包涵着上古朴素唯物观和世界观,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神魔小说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艳云  
自传体记忆是有关个人现实生活事件的记忆,是为个人自我系统奠基的记忆;其功能被划分为自我功能、社会功能和指导功能。从图书馆核心价值视角出发,审视图书馆存在意义及其特质属性,指出其存在意义及其特质属性决定了读者与图书馆互动过程就是自传体记忆功能建构过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佳  方格  
自传体记忆一直以来都是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与人的认知、情绪、人格、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该综述对近年来自传体记忆研究的一些进展做了回顾,总结了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界定、研究方法及其发生发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提出目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纪梅  
台湾作家陈映真的思想始终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立足于最基本的人。陈映真笔下出现的死亡意象不仅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生死观,而且蕴含着对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文章选取白头翁、乌鸦、猫、芦花、竹花这几个典型的死亡意象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渊  
娱乐性是金庸在谈及文学及武侠小说时所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而且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的娱乐性很强,这源于金庸自觉而大量地调动和运用了一些娱乐元素,主要在于以悬念和巧合展开叙事,极力挖掘并描绘人物的情爱世界,极富神奇性与想象力的武功描写,以及充满喜剧性元素,尤其是设置喜剧性人物和赋予人物性格以幽默、诙谐、狡黠、机智等特质,从而使金庸小说既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栋  
在余华的小说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簇拥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对立双方力量的不同而形成两种形态,分别是"围"的效果与"放"的效果。这两种不同的效果其实展示出了余华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不同思考,尽管有不同,但仍然是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思考的结果,仍是出自作者的内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晓华  
中国大运河沟通南北,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使文学面貌发生新变,通俗文学市场活跃。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涌现出大批作者群,且多分布在运河流域,与大运河关系密切。大运河作为自然物象构成明清小说创作的地理背景,成为见证时代和人物的典型环境。明清小说中的大运河带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如历史意象、英雄意象和商贾意象等。这些意象构成运河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民族记忆,反映着民族精神。研究明清小说中的运河文化意象,对于现阶段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文婷  莫书亮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者(ASD)自传体记忆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自闭症成人和自闭症儿童的个人情景记忆均存在广泛损伤,而仅自闭症成人的个人语义记忆相对完好。本文还试图归纳与分析影响自闭症个体自传体记忆的心理机制,包括:自我概念、自知意识、信息加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最后,文章总结了目前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钰铮  
毛姆因其塑造了诸多在婚恋关系中不忠的女性形象而被认为有厌女情结,但实际上,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个人成长之后,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从蒙昧到觉醒并最终走向自觉的嬗变。这反映了毛姆本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毛姆在写作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处在世纪之交的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对此表示理解与同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迪  
平路从首部小说《玉米田之死》创作以来,其浓烈的台湾情结与政治关切贯彻始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涉及性别书写,在《行道天涯》《百龄笺》《何日君再来》《婆娑之岛》等小说中不断实现从私领域到公领域的跨越。《东方之东》中细腻挖掘女性空间、呈现女性不断书写的意义及描摹复杂的两性关系,通过故事、信件、简报、小说等不同形式的叙事话语,众声喧哗,在古与今的虚实交错中呈现性别关系、父子关系、台海关系等诸多复杂的纠葛,平路始终如一的台湾关怀跃然纸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崔荣胜   罗伟文  
网络玄幻小说借助想象力创造出奇幻的世界,这种异质空间的创造契合福柯的异托邦理论。网络玄幻小说通过创造异于现实的异质空间来对现实进行抽象表征,又借助代入感实现对读者进入的控制,并在内容上对现实压抑进行有意解放,由此完成异托邦世界的建构,发挥异托邦所具有的补偿价值与认识价值。将异托邦理论引入对网络玄幻小说的研究中,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网络玄幻小说的认识,而且可为网络玄幻小说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