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987)
2022(8294)
2021(7424)
2020(6020)
2019(13253)
2018(12882)
2017(23994)
2016(12908)
2015(14250)
2014(13990)
2013(14006)
2012(13262)
2011(12352)
2010(12612)
2009(11825)
2008(11400)
2007(10429)
2006(9557)
2005(8670)
作者
(41691)
(34846)
(34738)
(32970)
(22256)
(16657)
(15585)
(13702)
(13324)
(12290)
(12221)
(11591)
(11321)
(10985)
(10771)
(10642)
(10284)
(10152)
(10127)
(9942)
(8800)
(8687)
(8511)
(8081)
(7949)
(7706)
(7508)
(7324)
(6990)
(6760)
学科
(77881)
经济(77819)
管理(40190)
(38493)
(31624)
企业(31624)
方法(26765)
数学(23005)
数学方法(22889)
地方(17507)
中国(16184)
(15535)
业经(15021)
(14653)
技术(14480)
(12955)
贸易(12950)
(12788)
地方经济(12614)
(12558)
(10628)
环境(10612)
农业(10597)
(9773)
金融(9771)
(9220)
理论(9060)
产业(8994)
(8835)
银行(8797)
机构
大学(208903)
学院(205710)
(97435)
经济(95862)
研究(76727)
管理(75396)
理学(64947)
理学院(64178)
管理学(63297)
管理学院(62909)
中国(54759)
科学(46132)
(43619)
(40081)
(39513)
(37244)
研究所(36600)
中心(32587)
财经(32247)
业大(31827)
经济学(31560)
(30393)
农业(29480)
(29274)
经济学院(28233)
(27690)
北京(27587)
师范(27368)
(26436)
(23702)
基金
项目(134252)
科学(105717)
基金(98870)
研究(93477)
(88408)
国家(87708)
科学基金(73851)
社会(63725)
社会科(60750)
社会科学(60731)
基金项目(52154)
(51365)
自然(46749)
自然科(45690)
自然科学(45676)
自然科学基金(44896)
(43894)
教育(42023)
资助(39235)
编号(34444)
重点(30815)
(30111)
(29794)
(28397)
国家社会(27680)
成果(27525)
创新(26749)
教育部(25501)
科研(25272)
计划(24881)
期刊
(111388)
经济(111388)
研究(65739)
中国(37232)
学报(36772)
(33007)
科学(32803)
(29626)
管理(28831)
大学(27540)
学学(26094)
农业(22433)
经济研究(19578)
教育(18368)
技术(18312)
财经(18148)
(16999)
金融(16999)
(15857)
业经(15148)
问题(14858)
技术经济(13279)
(12798)
(12622)
世界(12512)
国际(12196)
科技(10665)
商业(10062)
(9677)
统计(9612)
共检索到31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俊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西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能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都积极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特别是西欧国家。目前正在为振兴经济和恢复科学技术优势进行积极的努力。它们的战略目标是:通过西欧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勤福  
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中共中央党校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包含着一个有关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挑战。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产品质量竞争、产品标准和差异竞争、价格竞争、市场营销策略竞争、服务竞争、原料来源竞争、投资机会竞争、科技竞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竞...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玉芳  
一、我国现阶段医疗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尖端科技成果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医学科学.尤其近30年来,医疗技术更新的浪潮正在世界各地涌起,方兴未艾.仅以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寿鹏  
一、技术进步支撑着日本的战后经济日本是一个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不多、而人口却有1.2亿的国家。在这块面积居世界第50位的狭小国土上,要承受居世界第7位的人口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客观环境迫使他们别无选择地通过技术引进、并通过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取得技术进步,以加速实现其发展。日本在50年代东西方对峙中获得了特别的发展。加上近30年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日本利用西方技术实施了工农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了技术进步。196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只占世界的3%,目前已上升到10%。早在1980年日本的GNP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从战后的50年代到80年代,引进技术从每年的200多项增加到2000多项,总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本文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条件下世界经济领域合作与竞争的趋势进行了研究。世界将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与发展时期;世界经济显现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地区一体化等重要趋势;世界经济合作与斗争呈现六大基本特点,存在七个焦点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春宝  杨德林  
一、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缺乏后劲 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08.5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净增442.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1487.7亿美元,增长率为22.9%;进口额为1320.8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师元  
文章选用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考虑发展规模、投入力度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对区域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并进行排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发展规模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且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之间竞争力差距较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生芹  
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高技术领域,目前已成为以美、日、苏和西欧为主角的多头争雄的重要角逐场。其中,高技术实力和高技术战略竞争日益激化和深刻,它将直接影响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进程和速度,关系到各国的技术选择、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故此,研究主要国家的高技术实力角逐,尤其高技术战略竞赛空前必要。一美国目前无论高技术经费投资,还是高技术水平都占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已在迅速下降,它与日本、西欧、苏联之间的高技术差距日益缩小,高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日趋艰难。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其在21世纪世界技术大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出发展高技术的新战略。第一、一项高技术军事化计划——“星球大战”。这是美国科技战略总目标——“面向21世纪,全面占领科技领先地位”下的具体行动计划。它是美国以谋求太空优势,振兴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安  刘丽娟  
在分类并量化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两大类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贡献最大,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开发区增加值这三个因素为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亚莉  宋慧  
根据改进过的GP指标测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结果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年增强。以RCA指数衡量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基本呈上升趋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政府的支持力度、R&D经费强度和专利密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也呈正向关系,而R&D人力强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呈负向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以知识产权保护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璇  
高技术企业竞争情报部门的绩效与该类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将影响竞争情报部门绩效的多种因素归结为"领导"、"情报部门目标设定"、"部门间互动"、"个体特征"和"组织环境"5类因子。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因子对竞争情报部门绩效均具有影响力,且前3个因子影响力较大。研究结果对提升高技术企业竞争情报部门绩效有较大参考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受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后的多渠道传染,传统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及后起国家间的力量消长经历较大调整;以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体系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战后创立的多边贸易、多边金融和国际协调机制遭遇严重挑战,由此,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着重考察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六大变化领域,分析论证了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转移、国际经济协调酝酿新的共治机制、国际金融重回强监管环境、新兴和未来市场贸易地位上升、国际投资大三角格局分化和国际生产供应链位移等变化特征,并探讨上述变化对美国经济的振兴和再度繁荣可能产生的多重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