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5)
2023(9542)
2022(8214)
2021(7763)
2020(6266)
2019(14286)
2018(14168)
2017(27761)
2016(15368)
2015(17200)
2014(17539)
2013(17016)
2012(16215)
2011(15046)
2010(15644)
2009(15078)
2008(15313)
2007(14022)
2006(12813)
2005(11973)
作者
(44399)
(36937)
(36739)
(35299)
(24122)
(17607)
(16670)
(14087)
(13944)
(13706)
(12853)
(12433)
(12265)
(12005)
(11962)
(11423)
(10966)
(10906)
(10905)
(10570)
(9761)
(9115)
(8982)
(8735)
(8471)
(8406)
(8365)
(8216)
(7426)
(7289)
学科
(60096)
经济(59990)
管理(50580)
(45148)
(39107)
企业(39107)
方法(22795)
(20003)
(18466)
数学(18064)
数学方法(17746)
(17311)
中国(16715)
业经(15229)
(14328)
理论(13100)
(12938)
银行(12919)
(12640)
贸易(12634)
(12488)
金融(12485)
(12422)
(12326)
(12311)
(12241)
(11391)
财务(11355)
财务管理(11326)
企业财务(10765)
机构
大学(234665)
学院(231460)
(97170)
经济(94933)
管理(84747)
研究(80836)
理学(71096)
理学院(70276)
管理学(69138)
管理学院(68685)
中国(63571)
(53147)
(49333)
科学(45478)
(41008)
财经(40108)
(37597)
研究所(36313)
(36117)
中心(35839)
(32997)
(32792)
师范(32568)
北京(31522)
经济学(30874)
(29539)
财经大学(29521)
(28615)
业大(28176)
经济学院(27444)
基金
项目(138538)
科学(110316)
研究(106728)
基金(101238)
(86325)
国家(85556)
科学基金(73306)
社会(68572)
社会科(64839)
社会科学(64824)
(52214)
基金项目(51640)
教育(50264)
(44827)
自然(44739)
编号(43978)
自然科(43670)
自然科学(43655)
自然科学基金(42920)
资助(42101)
成果(40105)
(32552)
课题(31644)
(31565)
重点(31562)
(29258)
(29136)
(28629)
教育部(28621)
国家社会(28104)
期刊
(117661)
经济(117661)
研究(79193)
中国(48842)
(42649)
管理(34078)
学报(32322)
(31591)
科学(30814)
教育(30782)
(29666)
金融(29666)
大学(25603)
学学(23706)
财经(21804)
农业(20608)
(18772)
技术(18558)
经济研究(17983)
业经(16993)
问题(15220)
(13887)
国际(12323)
世界(11681)
理论(11505)
现代(11087)
(11061)
图书(10687)
(10477)
论坛(10477)
共检索到37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有财富效应、资产结构效应和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三种理论。当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等原因 ,货币政策主要由信用可能性效应这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补充地位的渠道来传导 ,传导效率较低。要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就必须提高金融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程度 ,提倡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参与 ,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使得财富效应和资产结构效应渠道能逐渐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东  
简单地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以及所实施影响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不同目标的货币政策都会寻找到一个包含有多种传导渠道的机制组合来为其服务。从理论上采讲,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来实施,而这些渠道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存在要求,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不尽一致。本文将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这些渠道进行重新梳理,并给出笔者的看法。这项工作对探讨中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可能途径显然是很有益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光友  邱长溶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及评介,并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我国当前以信用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刚  
随着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货币政策传导问题的理论争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特殊性及西方理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英军  侯绍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敏  
在货币关系日益重要的今天,货币政策正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工业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是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传导渠道的内在性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几种可能的途径,它们主要是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这些渠道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之中,只是因为一些条件上的差异,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得不够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安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在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货币观点和信贷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素梅  周光友  
我国当前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扈文秀  王锦华  黄胤英  
本文首先基于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视角,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托宾Q值、货币政策及经济走势进行梳理总结,探索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走向的启示意义,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美联储的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保持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刺激创新型企业融资,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复苏房地产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随着股票市场在货币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托宾Q值逐步显现。2007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我国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但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金融市场资金持续紧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育新  
商品市场对货币政策具有回波效应 ,这种回波效应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将可能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当前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甚理想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买方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异化。因此 ,修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成为确保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前提 ,具体修正措施 :一是重视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二是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目标的参考值 ;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规范化的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欧洲中央银行建立了货币传导研究系统对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的国别和部门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欧洲中央银行制定和评估货币政策的有力依据,也为我国中央银行深入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