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1)
2023(10700)
2022(8925)
2021(8260)
2020(6595)
2019(15011)
2018(14478)
2017(27482)
2016(14647)
2015(16454)
2014(16505)
2013(16842)
2012(16182)
2011(15119)
2010(15207)
2009(14550)
2008(14317)
2007(13114)
2006(11806)
2005(11214)
作者
(44689)
(37421)
(37191)
(35635)
(24155)
(17952)
(16880)
(14349)
(14295)
(13405)
(13136)
(12459)
(12336)
(12225)
(12051)
(11576)
(10972)
(10921)
(10840)
(10117)
(9507)
(9115)
(9000)
(8738)
(8468)
(8402)
(8281)
(7619)
(7582)
(7319)
学科
(89430)
经济(89357)
管理(40000)
(36108)
方法(33541)
数学(29420)
数学方法(29098)
(29070)
企业(29070)
中国(22297)
(17825)
地方(17601)
(15864)
贸易(15852)
(15744)
(15540)
(15421)
业经(15038)
(14636)
(14634)
金融(14632)
(13280)
银行(13270)
(12906)
地方经济(12779)
环境(11360)
(11123)
(10758)
理论(10724)
农业(10042)
机构
大学(239140)
学院(232481)
(116093)
经济(114202)
研究(90763)
管理(82669)
中国(71045)
理学(69967)
理学院(69089)
管理学(68007)
管理学院(67542)
(52105)
(51154)
科学(49698)
(46476)
财经(41956)
研究所(41843)
经济学(39557)
中心(38648)
(38350)
经济学院(35289)
(33389)
北京(33387)
(33145)
(31647)
财经大学(31336)
(30718)
师范(30502)
业大(28149)
科学院(27405)
基金
项目(142414)
科学(113866)
基金(108951)
研究(102880)
(95525)
国家(94854)
科学基金(80466)
社会(71124)
社会科(67794)
社会科学(67774)
基金项目(54926)
自然(49309)
(49012)
自然科(48266)
自然科学(48252)
自然科学基金(47467)
资助(46512)
教育(46194)
(43415)
编号(37049)
(34389)
重点(32509)
成果(31958)
国家社会(31891)
(31314)
中国(30261)
教育部(30080)
(28357)
人文(28248)
(28225)
期刊
(133565)
经济(133565)
研究(82549)
中国(45129)
(39339)
学报(35948)
管理(34685)
科学(33906)
(29999)
大学(27802)
(26873)
金融(26873)
学学(26176)
财经(24334)
经济研究(23666)
(21276)
农业(20292)
教育(20213)
技术(17904)
问题(17773)
(17668)
国际(16774)
世界(15929)
业经(15772)
统计(13854)
技术经济(13726)
(11687)
(11568)
经济问题(10634)
决策(10548)
共检索到370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东辉  刘超  陈浩  
一、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日落"与"日不落"的争论由来2011年中国在入世时,忍辱负重接受了极为不利的入世条款,即15年内对中国反倾销可以适用"替代国"例外规则,这就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及其(a)项和(d)项的规定,亦称替代国规则"日落"条款,或非市场经济地位"日落"条款:"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西  曾学文  
2004年6月,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做出了初步评估意见,认为中国还没有完全达到其反倾销法律规定的市场经济标准。欧盟评估的这一结论引起了国内政界、学术界的不满,也引发出国内学术界和媒体对向欧盟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的疑问与争议。本文从中国是否应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能否算是市场经济国家和如何看待欧盟的初评意见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芳   邹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制约。本文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研究对象,参照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卫东  余敏友  
一、引言歧视我国出口货物的非市场经济方法,原指我国某些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欧)在反倾销调查中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出口货物适用替代国方法(surrogate country approach)或生产要素方法(factors of production approach)之类非常规方法来确定倾销幅度和反倾销税;现指其他WTO成员(包括欧盟和美国)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艳  
作为较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中国至今仍被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款明确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应于入世后15年终止。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即将步入"后非市场经济时代"。届时,第15条(d)款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影响,面对美欧等国坚持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我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因为未雨绸缪方能有备而无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世春  叶全良  
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棘手问题,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国。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措施解决它。本文从“入世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它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阐明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危害及其不良影响,探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各种途径与方法,研究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替代国选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运婷  王皓  史龙祥  
"入世"15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快速提升,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2016年底中国是否能够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和欧美的意见存在分歧。由于市场经济地位是否被承认将深刻影响中国被"反倾销"的成功概率,因此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十分重要。欧美等经济体不愿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法律、经济、政治利益等。对此,中国政府应积极应对,加强外交努力,督促欧美等经济体履行WTO义务,同时不断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双双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涛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因素,给我国的外贸经济造成了直接的损失。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模糊性和矛盾性,我们既不能对其置之不理,也不能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视为解决全部贸易摩擦的唯一法宝。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我国应当在WTO体制内外,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作用,通过贸易、经济和政治等途径应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美  
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企业一般被适用非市场经济的歧视规则,这一规则使得中国产品更容易被确认为倾销并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在自由贸易观点与贸易保护观点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摩擦的中心。中国目前要做的是改变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中的被动地位,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晓郁  
一段时期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一词屡屡见诸报端,一些学者甚至将“入市”与“入世”相提并论。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文章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的关系,从而提出要采取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的对策主张,使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掌握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芳文  
在对华反倾销中,欧美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中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由来、欧盟和美国对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张璐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d)段的第二句话,规定反倾销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第15(a)(ii)段在2016年12月11日到期。运用WTO争端解决机构常用的解释方法分析可知,该条款的到期同时导致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终止,非市场经济方法不可能基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其他条款继续被使用。美国倾向采用的"举证责任转移说"不符合条约解释的规则,欧盟尚未通过的修改反倾销法的提案也违反GATT和《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以及上诉机构在阿根廷诉欧盟生物柴油案中的裁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