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8)
- 2023(4736)
- 2022(4042)
- 2021(4107)
- 2020(3209)
- 2019(7378)
- 2018(7498)
- 2017(12368)
- 2016(7884)
- 2015(8974)
- 2014(9244)
- 2013(8374)
- 2012(7886)
- 2011(7528)
- 2010(7911)
- 2009(7286)
- 2008(7058)
- 2007(6827)
- 2006(6464)
- 2005(5847)
- 学科
- 济(25371)
- 经济(25236)
- 教育(19847)
- 管理(15430)
- 中国(14458)
- 业(13035)
- 理论(11766)
- 企(11335)
- 企业(11335)
- 学(9798)
- 方法(9446)
- 农(8303)
- 地方(7769)
- 业经(7355)
- 教学(6722)
- 和(6660)
- 财(5611)
- 发(5536)
- 农业(5430)
- 数学(5414)
- 数学方法(5279)
- 制(4842)
- 发展(4700)
- 展(4577)
- 地方经济(4368)
- 技术(4344)
- 社会(4197)
- 研究(4114)
- 经济理论(4050)
- 革(3943)
- 机构
- 大学(116074)
- 学院(109268)
- 研究(43066)
- 济(33211)
- 经济(32121)
- 管理(32096)
- 教育(29848)
- 范(28116)
- 师范(27967)
- 京(27602)
- 理学(26647)
- 科学(26417)
- 理学院(26093)
- 中国(25476)
- 管理学(25345)
- 管理学院(25106)
- 师范大学(23115)
- 所(21987)
- 研究所(19883)
- 江(18819)
- 北京(18676)
- 中心(18010)
- 财(17690)
- 州(15266)
- 技术(15023)
- 院(14872)
- 农(14599)
- 职业(13791)
- 财经(13706)
- 业大(13511)
- 基金
- 项目(65984)
- 研究(56170)
- 科学(52995)
- 基金(44059)
- 家(37824)
- 国家(37318)
- 教育(34305)
- 社会(34135)
- 社会科(30711)
- 社会科学(30697)
- 科学基金(30542)
- 省(26103)
- 编号(25852)
- 成果(25339)
- 划(25012)
- 基金项目(22374)
- 课题(21380)
- 年(18226)
- 自然(17395)
- 资助(17075)
- 自然科(16949)
- 自然科学(16947)
- 重点(16757)
- 自然科学基金(16646)
- 部(16372)
- 规划(15963)
- 发(15477)
- 项目编号(15440)
- 性(15336)
- 教育部(14745)
共检索到18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么加利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系统发挥着系列基础教育功能:培养民族性格、传播基本的生存知识技能、民族成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种功能从根本上表现出与西南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生态相适应的一面,构成了区域内各民族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表现出相应的保守性。优化区域内校外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功能应做到:拓展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之"基础"内涵、强化对正规学校教育资源的吸收、加强区域内社会教育系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社会教育系统 基础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舒予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巴纳赛(BelaH.banathy)为代表的几位长期致力于教学系统开发和模型设计的美国教育技术学家,以新的视野开拓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的设计思想(TheDesignofaMacro-s...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杨玉兰 王金花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关键词:
清代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巴纳斯和赖格卢特所构建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学校教学设计理论的不同在于:关注社会转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以此为背景提出了“以学习经验为焦点”和“2000学习圈”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描述和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精神与现实意义,进而揭示出对我国当代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彦新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论ABSTRACTUnderthemarketeconomicstructure,thelibrary'ssoclaleducationalfunctionsmustnotbeweakenedwhiletheinformationfunctionofthelibraryisemphasized.Emphasisshouldbeputongivingplaytothefunctionsofmoralenlightenment,developmentofmtel...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萍 梁积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民族基础教育不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供给不足等问题。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应采取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完善"双语"教学,实施"三语"教学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成效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张宏波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荟 孙振东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除了具有一般地区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如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多民族共校中不同民族学生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特色性均衡问题等,都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研究者只有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出该地区所特有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从而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倪胜利
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是致力于外部条件的改善,内源性发展是其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内源性发展的教育战略,必须从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和民族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激发源动力、提高子系统的自主性为逻辑起点,多元文化教师培养正是这样一种基于底层的文化建构。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均衡发展 多元文化教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丽娟
云南边境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源自社会实情,在这一地区的现代教育萌芽之时,其社会实情就成为教育特殊性的主要参考要素。进入21世纪后,这一地区的教育生成为更加复杂的态势,学生失学、流失、厌学和国际教育竞争成为这一地区的互动因素。要应对这一局面,必须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对这一地区的适应性,并引导建立起"知行合一、影响广泛"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云南 边境民族地区 教育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玉昌
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不明显,县级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不健全,信息化思维难以从基于内容向基于数据转换等问题突出。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程发现,造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因是基础设施普及难度大,统筹机制不健全和包括资金、技术、师资在内的支撑环境不健全。要提升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应突破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窗口,依托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加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民族地区资源为基础,进行西部地区特色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创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将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第十一战略专题调研组 朱新均 张再兴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确保党对教育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坚强领导,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前
近些年来,在国内外教育界,逐渐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叫做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英文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缩写为STS。所以,STS就成为这个新兴的教育领域的简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怀银 尚瑞茜
解析"社会教育资源"一词既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社会教育资源的系统了解,又有利于推动社会教育资源实践的开展。广义的社会教育资源是指能够保证社会教育实践进行的各种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资源及条件。狭义的社会教育资源指除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教育资源外可供社会教育活动利用的一切资源总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种类形式的多样性、使用对象的宽泛性、功能发挥的两面性、生成过程的动态性、开放方式的复杂性。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严格区分。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宋谱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国民素质。而社会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全纳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教育类型,是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枢纽。尤其在我国步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更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中国社会教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的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进,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蕴含的内容、功能和形式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会深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首先要对中国社会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演进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关键词:
社会教育 历史演进 未来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