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10)
2022(2696)
2021(2712)
2020(2444)
2019(5607)
2018(5709)
2017(10358)
2016(6013)
2015(6858)
2014(7121)
2013(6948)
2012(6903)
2011(6454)
2010(6753)
2009(6659)
2008(7165)
2007(6898)
2006(6169)
2005(5776)
2004(5268)
作者
(18909)
(15651)
(15559)
(14902)
(10255)
(7669)
(7253)
(6168)
(6075)
(6033)
(5486)
(5345)
(5232)
(5224)
(4916)
(4814)
(4746)
(4644)
(4620)
(4587)
(4161)
(3885)
(3849)
(3706)
(3704)
(3590)
(3521)
(3410)
(3220)
(3177)
学科
(21339)
经济(21299)
管理(17447)
(16631)
(13323)
企业(13323)
(8240)
方法(7786)
(7394)
(7003)
中国(6622)
(6205)
理论(5934)
数学(5518)
教育(5403)
农业(5390)
数学方法(5316)
业经(5055)
(4652)
银行(4646)
(4629)
贸易(4624)
(4506)
金融(4504)
(4485)
(4396)
(4068)
(4067)
财务(4044)
财务管理(4026)
机构
大学(97971)
学院(92803)
研究(34233)
(33522)
经济(32599)
管理(30170)
中国(27004)
理学(24278)
理学院(23913)
管理学(23327)
管理学院(23123)
(22359)
科学(20361)
(19047)
(18468)
(16761)
(16755)
师范(16657)
(16288)
研究所(16093)
中心(16022)
北京(14843)
财经(14189)
师范大学(13580)
(13420)
(12639)
农业(12567)
业大(12561)
教育(12521)
(11622)
基金
项目(50774)
研究(39942)
科学(38743)
基金(35254)
(30458)
国家(30090)
科学基金(24307)
社会(23733)
社会科(22175)
社会科学(22167)
教育(19816)
(18651)
成果(17773)
编号(17493)
基金项目(17379)
(16798)
资助(15119)
自然(14353)
自然科(14004)
自然科学(14000)
自然科学基金(13752)
课题(12773)
(11997)
重点(11584)
(11181)
项目编号(10611)
(10600)
教育部(10326)
(10302)
大学(10259)
期刊
(44796)
经济(44796)
研究(34781)
中国(23816)
教育(19480)
学报(17313)
(16795)
(15807)
科学(13896)
大学(13539)
学学(11926)
管理(11668)
(11205)
金融(11205)
农业(10082)
财经(8675)
图书(8502)
技术(8059)
(7506)
书馆(6574)
图书馆(6574)
(6202)
问题(6150)
(6035)
国际(6020)
业经(5759)
世界(5757)
经济研究(5686)
(5319)
论坛(5319)
共检索到162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弈通  
补贴的专向性(specificity),又称补贴的特定性,是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以下简称SCM协定)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根据SCM协定第1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专向性补贴才受该协定的约束。该协定仅以专向性补贴为其调整对象,是因为此类补贴可导致资源配置的人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发生。从SCM协定之下补贴专向性的涵义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这项概念体现了限制滥用反补贴措施的立法目的。从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展开的反补贴调查以及专向性的判断标准在这些调查中的适用情况来看,由于SCM协定要求成员方对专向性的认定应该在肯定性证据的基础上予以清楚证明,而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补贴调查中适用的"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萌  
财政补贴通过对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范围、补贴环节等的设计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普遍性的财政补贴和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的财政补贴不会引起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的扭曲,而针对特定企业、部门或行业的补贴容易引发不同企业间发展经济环境的不公平,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作用、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厘清财政补贴经济与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目的是对财政补贴规制进行解释,在制订财政补贴的时候有效避免专向性,从而避免反补贴调查。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仲平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法律专向性的分析边界限定于争议所涉措施。但当争议所涉措施构成另外一项更为宽泛的、整体补贴计划的一部分时,法律专向性的分析边界应拓展至较为宽泛的、整体补贴计划。基于专向性判断应在多边贸易体制的贸易目标和成员方合理的政策主张之间维持平衡,法律专向性分析边界的拓展,应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2条第4款的约束之下,借鉴美国反补贴法中的"完整联系检测法",用肯定性证据予以明确证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仲平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法律专向性的分析边界限定于争议所涉措施。但当争议所涉措施构成另外一项更为宽泛的、整体补贴计划的一部分时,法律专向性的分析边界应拓展至较为宽泛的、整体补贴计划。基于专向性判断应在多边贸易体制的贸易目标和成员方合理的政策主张之间维持平衡,法律专向性分析边界的拓展,应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2条第4款的约束之下,借鉴美国反补贴法中的"完整联系检测法",用肯定性证据予以明确证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惠玲  
在对华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美国对中国国有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等补贴项目等适用长期以来采取的外部基准做法,以政府干预扭曲市场为由拒绝使用中国的国内价格来计算补贴利益,人为抬高了补贴税率。WTO上诉机构的裁决肯定了外部基准适用的合法性,并加以一定的条件限制,但这些限制条件需根据个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种个案抗争给中国的应对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应该主动利用WTO改革的时机,澄清ASCM第14条的使用条件和前提限制,规范各国反补贴当局的行为,减少随意性,同时在国内加快进行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力争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萌  
自2006年以来,国外对华反补贴案已有不断蔓延之势,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究其原因,除了出口产品规模和数量庞大之外,存在一定数量的与国际承诺不符的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补贴的专向性是因对象不同而实行的不同的补贴待遇,所以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可能会引起国际贸易的扭曲,招致反补贴调查。我国的财政补贴种类繁多,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财政补贴有非常强的专向性,繁杂而缺乏统一规划的各类补贴与WTO框架下所承担的义务相冲突,极易遭到反补贴起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斌  曹佳佳  
反补贴与反倾销相似,同样存在价格比较及其基准的确定问题。文章通过考察美国的反补贴立法和对华实践,试图揭示其对华反补贴价格比较基准的原则和方法。虽然美国反补贴法不同于反倾销法,未对"非市场经济"作特殊规定,但调查当局在反补贴立法和以往对市场经济国家实践的基础上,通过2006年以来的一系列对华案件,基本形成了一套基于外部基准的价格比较方法,用于度量中国政府向涉案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和要素(包括资金、土地)的补贴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华  盛建明  
对不公平贸易措施实施制裁不仅局限于倾销进口的产品,也适用于受到补贴的进口产品。通过补贴方式,以较低的价格向其它国家输出产品,并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重大损害,也是不公平贸易的一种方式。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基本上相同,但反倾销案件被经常性地提起,而反补贴案件则较少。以欧盟为例,从1979年到1995年,有12起反补贴案件,其中8起征收了反倾销税。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搜集外国提供的补贴资料比搜集国外市场价格更加困难。不仅如此,也由于补贴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各国只有在存在补贴的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采取反补贴行动,否则可能引起报复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沅潮  
2002年12月,加拿大针对美国贸易委员会(USITC)向原产于加拿大软木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措施,在WTO框架下提出了磋商要求,从而开始了为期近4年的两国软木贸易争端诉讼审理。在该案件的审理中,不仅同时涉及了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合并使用问题,而且还涉及了应采用DSU第11条款的评审标准和ADA第17.6条款中的哪一个评审标准,来作为双反并案调查时的专家组评审标准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荣珍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主要对象国。由于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出口国政府的各项补贴政策,规避反补贴调查已成为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反补贴调查发生后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案件中涉及的税收补贴类别,深入探析税收补贴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期总结经验,对今后我国调整、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有所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斌  
反补贴与反倾销相似,同样存在价格比较及其基准的确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目前两个主要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立法和实践,发现两国确定反补贴价格比较基准的一般法律原则显著不同。在此前提下,在对华反补贴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两个差异:一是在外部基准还是国内基准适用问题上的基本待遇不同,二是价格比较基准确定的具体操作程序不同。但同时,两国在对华反补贴价格比较基准问题上存在一个共同点,即是否适用外部基准取决于各自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或在同一产品反倾销调查中的市场导向产业认定。这一共同点可能成为其他WTO成员今后启动对华反补贴调查时决定是否采用外部基准的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尤浩  
2010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裁定,不支持美国企业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而进行司法审查。法院主要理由是美国商务部的决定不是"最终决定",从而根据"成熟原则"而不具备可诉讼性。本案涉及人民币汇率在被假定低估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反补贴协定下的补贴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企业难以证明存在着补贴的专向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斌  
反补贴中度量补贴利益的价格比较及其基准,尤其是与反倾销"替代国价格"类似的"外部基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国2004-2013年所有对华反补贴终裁案件800多项可诉补贴项目的统计和比较,旨在为全面掌握中国在反补贴中的待遇现状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基本结论是:(1)外部基准对华适用情形广泛,但国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外部基准对华适用频率显著高于内部基准。因此,尽管2016年后中国在反倾销中不再受制于替代国价格,在反补贴价格比较问题上,也非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待遇质的差别,但由于反补贴针对要素市场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外部基准的全面而频繁适用,对中国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顺波  于金娜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造林实现碳吸存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文章将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研究中,以实现碳吸存为目标,构建了造林补贴标准的测算框架;并以陕北造林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得到考虑碳吸存效益的退耕还林补贴标准为:1~21年为2405元/hm2·年,22~34年为1294年/hm2·年,该标准高于陕北现行的造林补贴标准。讨论了该框架的适用条件及局限性,以期为实施的生态造林补贴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春林  
美国在2005年颁布《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后,将反补贴的国内立法适用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体的输美产品。贸易救济权是平等赋予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仅仅从规则本身来看,美国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于法有据。但它是在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定势思维的惯性下启动的,是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倡导的公平贸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规则背后隐藏着贸易保护主义动机的对华贸易壁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