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9)
- 2023(3818)
- 2022(3326)
- 2021(3081)
- 2020(2974)
- 2019(6720)
- 2018(6739)
- 2017(13175)
- 2016(7297)
- 2015(8160)
- 2014(8300)
- 2013(8125)
- 2012(7425)
- 2011(6813)
- 2010(7165)
- 2009(7028)
- 2008(6985)
- 2007(6421)
- 2006(5605)
- 2005(5173)
- 学科
- 济(32871)
- 经济(32841)
- 业(22160)
- 管理(21563)
- 方法(20725)
- 数学(18484)
- 数学方法(18013)
- 企(17840)
- 企业(17840)
- 险(10855)
- 保险(10763)
- 中国(9156)
- 财(7820)
- 学(7528)
- 银(7294)
- 银行(7291)
- 理论(7207)
- 制(6997)
- 行(6869)
- 融(6342)
- 金融(6341)
- 农(5431)
- 务(5381)
- 财务(5351)
- 财务管理(5333)
- 业经(5119)
- 企业财务(5064)
- 策(5006)
- 和(4584)
- 贸(4579)
- 机构
- 大学(112782)
- 学院(109996)
- 管理(43508)
- 济(43402)
- 经济(42447)
- 理学(36707)
- 理学院(36335)
- 管理学(35208)
- 管理学院(35016)
- 研究(32975)
- 中国(29407)
- 京(23584)
- 财(23397)
- 科学(20783)
- 财经(18550)
- 所(16990)
- 经(16728)
- 江(16458)
- 中心(15749)
- 研究所(15270)
- 北京(15236)
- 农(15222)
- 业大(15110)
- 财经大学(13875)
- 经济学(13681)
- 范(13609)
- 州(13578)
- 师范(13507)
- 经济学院(12204)
- 农业(11903)
- 基金
- 项目(69383)
- 科学(55053)
- 基金(52037)
- 研究(48217)
- 家(45051)
- 国家(44725)
- 科学基金(39065)
- 社会(31008)
- 社会科(29417)
- 社会科学(29407)
- 自然(26568)
- 省(26309)
- 基金项目(26108)
- 自然科(26019)
- 自然科学(26016)
- 自然科学基金(25520)
- 资助(23898)
- 教育(23102)
- 划(22750)
- 编号(18833)
- 成果(15793)
- 部(15653)
- 重点(15436)
- 教育部(13653)
- 科研(13558)
- 创(13509)
- 课题(13185)
- 人文(13044)
- 大学(12984)
- 发(12892)
共检索到165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绍阳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深入发展 ,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其中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所占比重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然而 ,由于我国《保险法》对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产品的补偿方法未加以明确 ,导致保险人在该类产品的后续服务中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理赔服务中 ,当客户存在重复保险以及其他第三方在先给付的情况下 ,尽管大多数的保险条款已经明确规定了“若已通过其他途径支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的 ,保险人承担剩余部分医疗费用的保险责任” ,但因为法律未明确规定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的补偿方式 ,使上述条款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从而理赔纠纷不断 ,导致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的经营似乎处于边缘地带 ,直接影响了损失补偿型人身保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庹国柱 刘万
传统观点认为,代位追偿权只适应于财产保险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但在社会保险中有人认为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在正讨论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也将其列为专条。本文分析认为,人身伤害赔偿实际上由两类组成:一是针对物质性损失的补偿;二是针时肉体痛苦和精神性损害的赔偿。对于前者,由于涉及的是与人身伤害相关的费用和收入的填补,可以适用代位追偿权,对于后者,由于精神损害赔偿不具有足额补偿性,则不适用。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我们只能就费用和收入补偿这一块,可以行使代位追偿权。
关键词:
工伤保险 社会保险 代为追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学术界对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范围存在争议,为求逻辑上周延,损失补偿原则以适用损失补偿合同为宜。从功能上分析,损失补偿原则具有遏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禁止不当得利等社会功效。
关键词:
保险合同 损失补偿 适用范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洸华
根据保险原理,保险不具有补偿职能.因为全体被保险人的损失,并未得到来自全体被保险人以外的补偿,在固定资产等损失中,赔偿额可能大于损失额,这与补偿定义不符,由于受损者总是少数,因而获得补偿者总是少数,故补偿不是职能.根据保险本质,保险具有保障职能.因为受损和未受损的被保险人,都受到了保险人提供的保障.根据保险险种,补偿仅是实现保障职能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而已.养老金保险,保证保险、人身险等都不提供补偿.根据保险实践,正确理解保障职能不仅有利于端正保户投保动机,且有利于展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饶世权
人身保险单质押是权利质押。目前实践中主要以人身保险单的现金价值权为出质标的,从法律和质权的安全性考量,法律上应当明确人身保险单所表彰的投保人的现金价值权和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受益权均可以出质,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可作为出质人,而有关风险由质权人来考量和控制。人身保险单质权的设立和公示为确保交易便捷和安全,应当以登记制度为宜。人身保险单质权的实现可以是收取和证券化后转让质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曙娜
一、道路成本的确认 道路的成本主要是指建设和维修道路的成本。在补偿道路的成本时,应考虑使用道路所产生的外部成本,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使交通流量达到最佳。外部成本可以划分为使用者对使用者的影响(有时也称作“俱乐部影响”)和使用者对非使用者的影响。在前一种类型中,交通状况以拥挤为特征。从道路使用者不顾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的交通状况造成的影响这种意义上说,拥挤问题对单个的使用者来说是外部性的,但对所有的道路使用者这个“俱乐部”而言,它又是内部性的。运输网络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熊瑞文
一、医院补偿机制的内涵医院的补偿机制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卫生资源的耗费进行弥补和充实的方式和途径,也就是对医院经济活动的耗费有补偿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些要素运转和作用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医院在经济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得到足额的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正鹏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公益性福利事业。医院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福利事业的载体。文章从分析医院耗费和补偿两个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了保证财政投入、调整收费标准、理顺管理机制、优化收入结构等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医院耗费 医院补偿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正昕
保险合同是经济合同中的一种,它除具有经济合同的共性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保险合同遵循的四个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合同与一般经济合同相区别的要素。四个原则是保险合同履行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保证,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处理索赔的依据。 在这四个原则中,保险利益原则(也称可保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的首要原则,它是保险合同的效力条件。如果保险合同没有保险利益原则,其他三个原则就不能成立。无论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所投保的保险标的是生命、财产还是潜在的赔偿责任,他都必须同保险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向明 岑敏华
保险竞合与重复保险既有相同点又有截然不同之处,在损失补偿原则下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普遍存在。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竞合并无特别规定,保险竞合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实务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引发争议。在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笔者建议应根据保险合同责任竞合的类型,在法理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依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来规范和处理保险竞合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寇平
理应补偿严寇平湖南岳阳市国土管理局我认为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星光公司完全应当补偿李小明两层房屋面积。理由如下:一、李小明加盖的房屋不一定在违章建筑的时间界限以内。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原则》第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红
应该补偿齐红编者按:"理在何方?案例刊登以来,收到不少读者的来稿,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们欢迎这样的讨论,并希望今后大家更踊跃地为本栏投稿。那么,究竟理在何方呢?请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齐红的文章──"理在何方?"一案涉及的违章建筑拆迁问题,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琰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科技保险风险补偿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得到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情形下政府最优风险补偿策略及保险公司最优努力水平的显示解。结果显示,最优边际激励系数不再恒大于零,其随着政府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增,随着保险公司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减,随着科技保险业务盈利水平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
科技保险 风险补偿 委托-代理 风险厌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琰 殷俊明
打破"经济自利人"假定,将代理人公平偏好心理因素引入科技保险风险补偿合同。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研究公平偏好倾向和风险厌恶对风险补偿合同设计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边际补偿系数随着保险公司公平偏好强度及委托人的风险厌恶系数的增加而递增,但随着保险公司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减。当风险厌恶系数取值适中时,保险公司公平偏好的引入显著增加了合同的边际补偿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