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8)
2023(2976)
2022(2586)
2021(2322)
2020(2139)
2019(4875)
2018(4787)
2017(10263)
2016(5508)
2015(6613)
2014(6433)
2013(6610)
2012(6501)
2011(6100)
2010(6169)
2009(5834)
2008(5784)
2007(5352)
2006(4636)
2005(4119)
作者
(15715)
(13320)
(13143)
(12648)
(9002)
(6525)
(5928)
(5311)
(5038)
(5030)
(4786)
(4649)
(4382)
(4326)
(4224)
(4136)
(4064)
(3904)
(3793)
(3752)
(3447)
(3288)
(3223)
(3156)
(3107)
(2966)
(2900)
(2787)
(2666)
(2593)
学科
(32648)
经济(32612)
方法(20106)
(19081)
管理(18724)
数学(18370)
数学方法(18307)
(15224)
企业(15224)
(8736)
(7637)
中国(7128)
(5543)
财务(5536)
财务管理(5521)
(5408)
企业财务(5379)
地方(5365)
业经(5315)
(5281)
贸易(5280)
农业(5261)
(5077)
(4990)
金融(4988)
(4517)
理论(4488)
(4333)
银行(4333)
(4089)
机构
大学(93119)
学院(89399)
(41594)
经济(40971)
管理(35825)
理学(31092)
理学院(30808)
管理学(30520)
管理学院(30324)
研究(25780)
(21284)
中国(20379)
(18145)
财经(17448)
(15899)
经济学(14556)
(13854)
经济学院(13350)
财经大学(13009)
中心(12810)
科学(12605)
(12389)
师范(12336)
(11804)
北京(11275)
(11181)
(11056)
商学(10673)
商学院(10613)
业大(10362)
基金
项目(56065)
科学(45629)
研究(43702)
基金(43132)
(35604)
国家(35265)
科学基金(31318)
社会(30445)
社会科(28978)
社会科学(28972)
基金项目(22392)
教育(21638)
(20402)
资助(18552)
自然(18263)
自然科(17866)
自然科学(17864)
自然科学基金(17606)
(17268)
编号(16979)
成果(15304)
(14583)
教育部(13528)
国家社会(13107)
人文(13004)
重点(12333)
课题(11921)
大学(11904)
社科(11520)
(11441)
期刊
(43149)
经济(43149)
研究(30187)
(17388)
中国(14585)
学报(12616)
管理(12035)
财经(11150)
(10983)
金融(10983)
科学(10849)
教育(10550)
大学(10532)
学学(9710)
(9468)
(9149)
技术(6925)
经济研究(6859)
问题(6626)
业经(5832)
(5639)
农业(5299)
统计(5230)
技术经济(5015)
图书(4683)
理论(4517)
财经大学(4464)
(4402)
世界(4245)
商业(4193)
共检索到132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旭勇  
新《行政复议法》第45条规定复议机关有权调查取证,但是未明确可以调查收集哪些证据。依据《行诉法解释》第22条第1款和第135条第3款,复议机关可以为原行政行为补充调查取证,并据此作出维持复议决定。复议机关补充调查取证的实质是,把原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修复为符合法律规定,面临一系列难以化解的合法性质疑。“行政一体化”理论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理论主张复议机关全面调查取证,但前者颠覆了行政复议的性质,错误地把行政复议作为后续行政程序,后者仅以“未再启动新的法律程序”目的为基点,忽视行政复议的监督与救济功能。在监督行政与救济权利的视野下,即使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复议机关调查取证的范围也应当限于程序性事项、核实当事人证据三性、证明原行政行为违法或申请人实体诉求成立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郁云岚  王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章剑生  
合法性审查、适当性审查是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被申请行政行为的两个审查标准。适当性审查与行政诉讼合理性审查表述不同但内容一致。合法性审查是形式合法性审查,适当性审查是实质合法性审查,因此,适当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构成了一种从“从形式违法到实质违法”的双阶审查方法。在形式合法性已经确认的前提下,针对被申请行政行为的内容,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从合目的性、结果可接受性和利益权衡三个面向作适当性审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胡尊锴  彭枫  
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审计机关的权限主要包括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含查询权)、行政强制措施权、提请协助权、移送权、处理处罚权、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其中,调查取证权在审计工作中特别是查处大要案线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谓审计机关攻坚克难的"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根民  
2019年3月21日,公民张某向A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举报王某未经依法批准新建了两处房屋,涉嫌违法建设。A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到举报后,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拍摄现场照片,并于2019年4月16日向A市自然资源局发函,请求对王某建设房屋的行为是否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核实。A市自然资源局经核实,于2019年4月22日向A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作出回函,认定王某建设房屋的行为未完成规划审批和规划验收程序,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A市自然资源局对举报事项涉嫌违法状态的事实认定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程世云  徐黎明  王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誉泽  杜宏伟  
审计复议诉讼是被审计单位的重要行政救济手段,为监督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文章以2019—2020年全国审计机关534个行政复议诉讼案例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审计复议诉讼存在较为突出的“信访化”特征,已经成为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的新路径,但由于缺少规范引导,群体性、反复性、多头性非理性化复议诉讼案例不断增加。假设验证发现,地区经济环境和法治水平、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审计信息公开的期望差距、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误读和制度规制缺失都对审计复议诉讼“信访化”程度有较大影响。基于此,研究从制度建设、信息公开、行政救济告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琳  
本文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为契机,通过现有制度的协调从而实现两部行政基本法律能够在受案范围、审理标准、法律适用、当事人资格、权利救济等方面加以衔接,实现两部法律的良性互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凌云   董佳乐  
2023年《行政复议法》修改的重要内容即构建了以变更决定为核心的行政复议决定体系。这一修改更加贴切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行政复议也能够进一步避免程序空转,真正发挥出解决行政纠纷的“主渠道”作用。但是,抽象而出的规则面对复杂具体的个案,仍会存在诸多理解和适用上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对新法中的变更决定条款作出解释,进一步细化其实践运用。具体而言,在事证明确类案件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基于两种理由作出变更决定,一是适用依据正确,但是行政行为内容不适当,包括明显不当和一般意义上的“不适当”,以是否具有规则性条款或者裁量基准,建立双重审查标准体系;二是未正确适用依据,包括违法和不当适用依据的情形。在事证瑕疵类案件中,行政机关原则上适用变更决定,但事实认定过程对专业性要求高以及案件事实疑难复杂的情形,可以适用撤销决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涤  
2019年12月,某市A区城管执法局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自委")送达《案件协查通知单》,要求其对某商贸中心的砖混简易结构房屋是否取得规划审批手续及相关情况进行协查。市"规自委"经核实,发现上述房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将核查情况告知城管执法局。据悉,2010年12月,商贸中心与某物资集团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取得该房屋的使用权,房屋实际所有权人为某物资集团。2020年5月,房屋所在地的供电公司向该商贸中心发出《停电通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根民  
B市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B局)向王某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李某认为其作为利害关系人,未征求自己是否同意建设的意见,损害了自己的相邻权,属于违反法定程序,请求A省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A厅)依法撤销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A厅经审查后向李某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定李某与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受理条件,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驳回李某的申请。李某认为其向A厅提交的申请,不是行政复议申请,A厅向其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违法,向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决定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铁勇  
《行政复议条例》实施9年来,对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庆国  
税务行政复议作为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一项法律制度,通过对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已有证据的审查,进而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举证责任是保障税务行政复议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是税务行政复议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本文对税务行政复议举证责任分配、补充证据的条件和适用规则、复议机关取得证据的适用规则、申请人举证时限及举证责任范围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阐释,对税务行政复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