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3)
2023(14657)
2022(12365)
2021(11667)
2020(9867)
2019(22891)
2018(22481)
2017(42122)
2016(23195)
2015(26346)
2014(26375)
2013(25401)
2012(23237)
2011(20939)
2010(21186)
2009(19734)
2008(18677)
2007(16753)
2006(14423)
2005(12890)
作者
(63013)
(52325)
(52250)
(50080)
(33203)
(25391)
(24252)
(20517)
(20186)
(18767)
(17921)
(17678)
(16616)
(16504)
(16417)
(16157)
(16100)
(15334)
(15225)
(15117)
(13066)
(12811)
(12780)
(12196)
(11953)
(11867)
(11720)
(11669)
(10507)
(10490)
学科
(87379)
经济(87289)
管理(61658)
(61072)
(50410)
企业(50410)
方法(42622)
数学(37578)
数学方法(37015)
中国(32984)
(27608)
金融(27604)
(25695)
(25689)
银行(25664)
(24814)
(24737)
教育(21586)
业经(19688)
(19206)
(19128)
地方(18922)
理论(18774)
(16994)
农业(16953)
财务(16932)
财务管理(16893)
(16814)
贸易(16802)
(16359)
机构
大学(323498)
学院(319661)
(124735)
经济(121942)
管理(118737)
研究(103743)
理学(102483)
理学院(101324)
管理学(99327)
管理学院(98702)
中国(79386)
(67297)
科学(61815)
(59864)
(50831)
中心(50513)
(50047)
师范(49637)
(48527)
(48316)
财经(48227)
研究所(46188)
业大(44506)
(43685)
北京(42407)
师范大学(40303)
经济学(39473)
(39250)
教育(38597)
农业(38027)
基金
项目(211313)
科学(167522)
研究(160738)
基金(151163)
(129717)
国家(128501)
科学基金(110846)
社会(100458)
社会科(95162)
社会科学(95135)
(84707)
教育(81193)
基金项目(79485)
(71994)
自然(69703)
自然科(68135)
自然科学(68115)
编号(67688)
自然科学基金(66878)
资助(61484)
成果(56968)
重点(48902)
课题(48622)
(48344)
(46403)
(44670)
教育部(42552)
创新(41494)
项目编号(41465)
(40996)
期刊
(130834)
经济(130834)
研究(99994)
中国(65836)
教育(61226)
(48401)
学报(47467)
(43548)
科学(42499)
管理(41050)
(39569)
金融(39569)
大学(37590)
学学(34073)
技术(31956)
农业(28580)
财经(24780)
业经(21726)
(21339)
经济研究(20740)
问题(17554)
职业(15955)
(15158)
统计(15111)
(15027)
理论(14981)
图书(14943)
技术经济(14934)
(14058)
(13726)
共检索到47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兴蓬  雷江华  
人权运动推动下产生的融合教育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的内在生成机制和外在演进方式也有所不同,面临着多维的困境,制约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融合教育理解的不同视角、融合教育理念的不同层面、融合教育理论的不同成分、融合教育理想实现的不同路径来探讨融合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期获得对融合教育更丰富和深层的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君芳  
公平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最为期许的价值追求之一,构建完善的教育公平机制是教育领域实现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必然步骤。当前我国教育公平机制的弊端在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不能协调经济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抑制某些制度性因素对教育公平的损害,无法真正实现受教育者个性自由发展的目标。因此,通过建立平等性、差异性、补偿性和评价性四维一体的教育公平机制,教育公平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实现才有望成为可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波  张崎静  
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过度干预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责任缺失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资源劣势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制度缺陷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对此提出了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出路: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约束相应主体的责任,促进教育资源向高职院校倾斜,改革高职院校体制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庆辉  
<正>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发集团)从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党建与人才工作、党建与生产经营、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四个维度深化“党业融合”,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华发集团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王莉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将面临城镇化"陷阱"——缘于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严重障碍而生成的多重经济社会风险与危机,主要表现在城市社会"二元"化、农民工群体边缘化和人口转移泡沫化、短期化。农民工社会融合困境有着经济社会成因,其中,制度障碍、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主观障碍是主要根源。跨越城镇化"陷阱"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推动农民工的社区参与和文化融合,培育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扫除社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治理,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目标有机植入社会治理之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刁龙   陆文一   王维昊   王亚男  
基于身份认同危机理论,通过对南方某小学的“弃业”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资源教师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异质性层级压力及其制度归因。研究发现,资源教师在纵向上,受到由扭曲激励机制带来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与失效协同机制带来的自下而上的道德压力;在横向上,受到由边缘性身份制度带来的发展压力与模糊性身份制度带来的杂务压力。四方面异质性层级压力扭曲了资源教师的教育实践,引发了身份认同危机。为有效缓解资源教师实践困境,应积极扭转逆向激励机制,改善资源教师聘用和晋升体系,明确资源教师工作边界与职责,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百通   朱芝洲   李静  
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似乎成为“天然的常态”,这是产教组织场域参与主体、关系系统和制度环境等结构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困境之策在于:主体层面,要正视利益诉求,价值共创共享,提供产教集体行动的持续性动力;关系系统层面,要创新组织形态,提升结构化程度,稳固产教集体行动的共生性空间;制度环境层面,要完备制度性要素,刚柔相济,形成产教集体行动的约束性力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小波  叶学文  
普职教育融合符合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是解决我国教育现实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社会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认同仍存在较大偏差,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沟通不足、纵向融合不畅等问题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加快转变"重普轻职"旧观念,以课程建设为纽带加强普职教育横向融合,以打通升学渠道为载体加强普职教育纵向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莉莉  
本研究针对N高校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的典型个案经验进行研究,认为构建"需要为本"型支持环境、"特普融通"型创新机制和"资源整合"型实训体系是高等融合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还需要着力破解教师融合教育能力不足、残疾学生教育排斥、就业创业路径不畅等困境,并尝试通过优化精准教育扶贫机制、创新融合教学方式、拓宽就业创业路径等策略,积极推进高等融合教育体系建设和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多淑杰  易雪玲  黄新谋  沈孟康  
基于四维分析模型从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持续度与有效度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展开调查。调查设计了政府、院校、企业、教师四个版本调查问卷,选取全国45个政府及相关部门,238家企业、20所院校和319位教师,采用在线调查系统进行。结果显示:校企合作主体广泛,合作内容宽广,合作受众普遍性比较高,但当前合作主要以中浅层次合作为主,在合作中学校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合作平均时间集中在2-5年,合作持续度不高,尚未达到满意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璐   陆威   林静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治世之道,从古至今不缺应和者,该书起于救时之弊,是当时治国的纲纪准则,具有救世之用。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维论作为社会主义品性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礼义廉耻这一种内化于人并外放于物的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现代社会的新要求。文章从如何将四维论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弘扬四维的当代意义入手,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新克  赵文平  
澄清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技术技能人才在人与技术的逻辑关系中存在,探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问题离不开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逻辑视角。运用美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关于人—技关系理论来审视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可以揭示出以下四维能力结构形态。基于具身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扩展其自身身体的能力;基于解释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理解技术人工物的能力;基于他者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知觉技术内在逻辑的能力;基于背景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体认技术文化世界的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刘烁  
研究目标:基于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程度。研究方法:AF方法、CSPI指数、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Logit回归。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不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但存在不可忽略的不平等,且教育、社会融合、社会保障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女性较男性贫困,老一代较新一代贫困,且男女及新老一代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工作强度较强及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可加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但却减缓了收入贫困。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个人层面考虑了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维度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不平等程度,并探讨了性别及新老一代多维贫困差异。研究价值:为进城农民工如何减少多维贫困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西果  宋婕  
本文从剖析"国库一本账"的内涵入手,对实现"国库一本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客观论证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和完善国库管理能力、促进更好履行全面经理国库职责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喜祥  程兰诗  王荣辉  
基于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多学科视角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壁垒进行审视,建议多维度创设产教融合环境,宏观层面要完善制度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区域产教融合良性生态系统;中观层面要以优化集团化办学为手段,建立产教利益共同体;微观层面要融通各方资源协调落实"五对接",协同共生推进,实现产教融合政策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