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9)
- 2023(2827)
- 2022(2452)
- 2021(2467)
- 2020(2071)
- 2019(4575)
- 2018(4843)
- 2017(8426)
- 2016(4918)
- 2015(5599)
- 2014(5773)
- 2013(5627)
- 2012(5428)
- 2011(5260)
- 2010(5558)
- 2009(5429)
- 2008(5666)
- 2007(5585)
- 2006(5132)
- 2005(4721)
- 学科
- 济(18247)
- 经济(18214)
- 管理(16594)
- 业(13623)
- 企(13354)
- 企业(13354)
- 学(7695)
- 方法(7447)
- 理论(7227)
- 教育(5365)
- 中国(5185)
- 教学(5094)
- 业经(4870)
- 制(4752)
- 数学(4734)
- 和(4550)
- 数学方法(4495)
- 技术(4432)
- 财(4357)
- 农(4218)
- 策(4183)
- 划(3558)
- 贸(3225)
- 贸易(3220)
- 体(3173)
- 工作(3150)
- 易(3107)
- 银(3082)
- 银行(3075)
- 融(3008)
- 机构
- 大学(84998)
- 学院(80094)
- 研究(27245)
- 管理(27144)
- 济(25393)
- 经济(24493)
- 理学(22237)
- 理学院(21879)
- 管理学(21233)
- 管理学院(21086)
- 中国(19857)
- 京(19116)
- 科学(18090)
- 范(15433)
- 师范(15306)
- 所(14703)
- 江(13934)
- 财(13809)
- 研究所(13085)
- 师范大学(12522)
- 中心(12497)
- 北京(12265)
- 州(11502)
- 农(11498)
- 教育(11410)
- 财经(10565)
- 业大(10403)
- 经(9353)
- 技术(9290)
- 系(9262)
- 基金
- 项目(45284)
- 科学(35337)
- 研究(34540)
- 基金(31867)
- 家(27762)
- 国家(27475)
- 科学基金(22938)
- 社会(20188)
- 社会科(18870)
- 社会科学(18863)
- 教育(17641)
- 省(17091)
- 基金项目(16390)
- 编号(15429)
- 划(15359)
- 成果(15298)
- 自然(14587)
- 自然科(14295)
- 自然科学(14292)
- 自然科学基金(14043)
- 资助(13090)
- 课题(10843)
- 重点(10287)
- 项目编号(10124)
- 部(10038)
- 年(9030)
- 大学(8987)
- 创(8855)
- 教育部(8772)
- 发(8747)
共检索到133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甘永成
本文着眼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从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建构这两个维度,阐明知识建构过程及其特点,并详述了虚拟学习社区对知识建构的支持功能,提出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的评价标准。本文认为,从知识的“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应采用协作知识建构,把概念性的知识和丰富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正是在虚拟学习社区这种丰富的情境中,不同的知识得到频繁的使用和反复的建构,学习者的知识的质量逐渐从底层向高层螺旋上升,学习者逐步成为专家型的学习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娜娜 安宽洙
在"互联网+"时代,成人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知识建构水平是评价成人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成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知识建构浅层化、吸引力下降、模块与功能设计同质化、情感交流不足、教师参与交互频度不足等问题,并从提升知识建构效能的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成人学习 虚拟社区 学习共同体 知识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晓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阐述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含义和投入学习理论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作用。
关键词:
投入学习理论 虚拟学习社区 教育技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国民 阳红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在其职前教育中建构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对其顺利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及其未来的专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各高师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仍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性知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虚拟教研社区依托现代网络技术,联合教育专家、教师及职前教师构建一个开放、动态、交互的虚拟教研平台,让职前教师在其中实现教师角色的社会化及实践性知识的初步建构。
关键词:
虚拟教研社区 职前教师 实践性知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静 李卫东
[目的/意义]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研究指出,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社区优化方法对知识流动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将三者结合起来挖掘他们对知识流动的共同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足。[方法/过程]文章从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结构与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的交互作用出发,采用2×2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并引入社区优化方法这一变量,分析不同策略组合的知识流动效果,以及多因素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机理。[结果/结论] BA无标度网络中采用权威策略和WS小世界网络中采用情感策略的知识流动效果更优; BA无标度网络中知识流动效果对核心地位的知识专家有较强的依赖性,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现象; WS小世界网络中知识流动效果对社区网络结构表现出更强的稳健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运营管理措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敬达 杨思洛 邱均平
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流环境,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的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关键词:
学术虚拟社区 知识交流 模式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沈惠敏 娄策群
【目的/意义】通过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和共生互利进行结合,可以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持续进行。【方法/过程】采用生态学领域的共生互利的理论来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共生互利主体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共生互利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以及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利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共生互利的保障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虚拟学术社区 知识共享 共生互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红亮
当前人们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解还相当模糊。由于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虚拟学习社区能揭示出虚拟学习社区的许多新特征。本文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社区的定义、要素以及虚拟社区的内涵,然后着重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区特征,强调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和社区意识的重要性,最后从社区性质和功能的角度把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远程教育型、校园教育辅助型和社会教育型三类。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区 社会互动 社区意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晓兰 李文莉 王其云
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仅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也同样可以进行学习。网上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community,VLC)提供了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环境。而且,通过VLC还可以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VLC,描述了VLC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还给出了一个使用Groove软件来构建VLC的案例,最后对案例的结果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终身学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廖伟伟 赵呈领 万力勇 李青
混搭(Mashup)技术作为Web2.0时代一种新型聚合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代表了未来软件和系统平台应用的一种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践了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基于混搭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构建了基于混搭社会性软件的专业虚拟学习社区,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关键词:
混搭社会性软件 虚拟学习社区 教学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佐成
社会资本在一定场域中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城市虚拟社区是人类活动的新的场域,市民进入该场域,投入时间和精力营造网络关系,从而融入虚拟社区网络之中。通过融入社区网络关系之中,获取社区社会资本。在此基础上,获取人力、经济和政治资本。
关键词:
城市虚拟社区 社会资本 互联网 网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唐国庆 张磊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虚拟学习社区知识贡献行为的激励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过程]从内外生激励视角出发,在整合激励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实验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实证研究部分,选取多个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用户群体为样本,采用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211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知识预期和地位预期显著促进用户"为我"知识贡献意愿,情感预期对"为我"知识贡献意愿没有影响;社区规范、主观规范和感知地位正向促进"为他"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贡献 激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洁 廖貅武
基于顾客参与理论,结合虚拟社区特性,将虚拟社区中顾客参与划分为交互式信息提供和在线参与创造两个维度,研究了不同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交互式信息提供和在线参与创造对新产品的新颖性、上市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共享在交互式信息提供、在线参与创造和新颖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交互式信息提供和上市速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在线参与创造和上市速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能够丰富顾客参与理论,而且还为中国企业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虚拟社区实现产品创新提供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建鹏 李颖庭 周利琴 范昊
[目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探寻健康医疗专家知识的有效抽取和融合,为医疗健康知识服务和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知识融合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虚拟健康社区专家知识融合的系统框架,以社区的疾病百科、科普文章为基础并结合相关标准文档构建高血压疾病本体知识库,通过对医患问答平台的文本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和知识融合实现专家知识的有效扩充;同时,在D-S证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实现"高血压并发症—抗高血压药物"的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将该融合框架应用于高血压领域,实现了高血压疾病本体知识库的有效扩充,揭示了虚拟健康社区专家知识组织、知识融合与知识服务间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