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4)
2023(5097)
2022(4405)
2021(4012)
2020(3388)
2019(7750)
2018(7836)
2017(14237)
2016(7667)
2015(9073)
2014(9443)
2013(8800)
2012(8329)
2011(7817)
2010(8139)
2009(7666)
2008(7538)
2007(7010)
2006(6305)
2005(5813)
作者
(23757)
(19772)
(19534)
(18553)
(12537)
(9369)
(9066)
(7682)
(7452)
(7017)
(6623)
(6613)
(6546)
(6439)
(6197)
(5932)
(5767)
(5739)
(5626)
(5605)
(5132)
(4839)
(4779)
(4750)
(4398)
(4376)
(4373)
(4313)
(4031)
(4020)
学科
(28911)
经济(28869)
管理(19150)
(17712)
贸易(17704)
(17151)
(15343)
(12967)
企业(12967)
方法(10360)
中国(8983)
理论(8348)
(8299)
(8013)
(7840)
金融(7832)
(7376)
数学(7364)
关系(7321)
数学方法(7247)
(7159)
(6858)
(6635)
地方(6615)
(6509)
银行(6495)
业经(6397)
(6317)
教育(5867)
国际(5853)
机构
大学(117919)
学院(116432)
(47790)
经济(46690)
研究(44029)
管理(37011)
中国(32963)
理学(30164)
理学院(29751)
管理学(29182)
管理学院(28958)
(26056)
科学(25512)
(23551)
(22813)
研究所(20505)
(19118)
中心(19116)
(18926)
财经(17955)
(17508)
师范(17305)
北京(16573)
(16121)
(16092)
业大(15509)
(15264)
农业(15069)
经济学(14819)
(13989)
基金
项目(69617)
研究(53878)
科学(52667)
基金(48103)
(42252)
国家(41904)
科学基金(33619)
社会(31898)
社会科(30201)
社会科学(30193)
(26742)
教育(25213)
基金项目(24310)
(23042)
编号(22911)
成果(20923)
资助(19987)
自然(19943)
自然科(19451)
自然科学(19444)
自然科学基金(19057)
课题(17160)
重点(16285)
(15546)
(15310)
(14350)
(14000)
项目编号(13929)
(13897)
大学(13305)
期刊
(57668)
经济(57668)
研究(40170)
中国(25924)
学报(20769)
(18581)
教育(18445)
(17577)
科学(16320)
大学(15775)
管理(14687)
学学(14560)
(14251)
国际(14235)
(12007)
金融(12007)
农业(11806)
技术(10268)
经济研究(10161)
财经(9830)
问题(9320)
业经(9069)
(8598)
世界(7624)
图书(7053)
(6938)
贸易(6938)
(6283)
(6199)
论坛(6199)
共检索到194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超勋  李骏阳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催生出服务功能强大的全球性贸易平台,与此同时,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受到城市的制约,虚拟国际贸易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中心形式开始呈现出端倪。文章在研究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中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虚拟国际贸易中心的必备条件。遵循与实体贸易中心功能一致、市场运作和政府推进、虚拟和实体良性互动的原则,文章构建了虚拟国际贸易中心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其内部的功能模块,提出了虚拟国际贸易中心构建和运行的支撑要素并得出了结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骏阳  
虚拟国际贸易中心不是实体国际贸易中心的网络版,而是建立在网络贸易平台基础上、能够支配实体贸易资源的虚拟组织。它不依附于特定的城市,而是以信息港为核心,其创新之处在于集聚功能强、能级大大提升、体制灵活等。虚拟国际贸易中心可在B2B电子商务网站基础上升级而成,也可在实体贸易中心的基础上升华而成。建立虚拟国际贸易中心需要突破管理体制、贸易政策等瓶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国杰  
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似乎一直没有破题,一些贸易新型业态、免税购物等功能尚未破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上海面临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新机遇,未来应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免税购物功能以及离岸贸易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向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迈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克华  彭羽  
贸易方式决定贸易功能,并最终反映和决定了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本文从香港贸易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离岸贸易对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影响,并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庆  
为解释国际贸易的起源、机制及其福利效果等问题,贸易理论的发展先后经过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等几个阶段。不同的理论对其所处时期的国际分工均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正是客观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演变使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及国际分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虚拟经济已经取代实体经济,成为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这一改变对国际分工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本质上,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美国凭借其发达的虚拟经济将其他国家变成了其金融殖民地,这一特征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寄生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晓红  
一、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香港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都市空间,使得香港在开埠之初就已确定了贸易都市的发展道路。贸易是香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不能想象一个贸易业萎缩的香港,会有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志阳  
近代上海是在白银通货短缺的货币环境中崛起的,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上海崛起的货币因素。本文以白银通货为中心线索,论述了上海开埠初期“以货易货”的外贸交易制度,使得上海不仅成为丝茶等土货出口的集散地,也成为棉布等洋货进口的集散地。以上海钱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体系,缓解了白银短缺对于贸易扩展的阻碍,同时使得进出口商品在上海的集散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得上海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外贸总汇”之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的战略决策,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战略构想。要实现这“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贸易必须先行。如何在21世纪前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是当前急迫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作些探索和思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从世界城市视角来看,国际贸易中心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是全球商贸流通网络化的中心节点,具体表现为技术、功能与制度等三个层面的"节点"特征。这些国际贸易中心基本同时都是"信息港"、"服务港"、甚至"自由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斯云  
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经历了起步、形成、巩固3个阶段,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对外贸易传统、专门人才和贸易主体的"集聚效应"、内外贸易的一体运作带来的两个市场资源集中配置、完善健全的服务体系和适于创业的社会环境等。对外贸易推动了近代上海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工业中心。今天上海重建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有内外贸易的共同发展;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周边城市群建立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要有相关行业的均衡发展;要有开放的促进贸易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火灿  
上海曾是远东的重要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日渐丧失了。如今,改革开放和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重建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亦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卫平  
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海要建设成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形成以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三大中心为基础的21世纪国际经济大都市.通过上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之建成,最终确定上海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世界的期望随两极格局瓦解而体现出的全球经济关系从分裂走向联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世界按地域划分已形成20多个大小不等的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区域经济的活力,同时在更高层面上揭示了区域经济走向更加一体化的世界趋势.全球经济引力重心已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一趋势之出现,既因世界经济发展现实所促成,也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玉良  高耀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超  许长新  田贵良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2005年-2009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我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逆差,由此决定了虚拟水净进口量的逐年增加,2005年-2009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约有900亿m~3虚拟水净输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金融危机引起了我国农产品贸易中逆差的持续加大,2008年我国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量首次超过1000亿m~3,意味着对虚拟水进口依赖程度的显著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贸易的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改变,而从贸易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同时研究认为,应将虚拟水贸易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